馮雨濛 劉曉莉 廖永艷
2024年04月15日14:04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黨員教育培訓是一項旨在提升黨員素質、加強黨的建設的一項長期工作。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黨員干部要想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和能力水平,就必須不斷加強學習。對于干部教育和培訓來說,培育一支忠誠、廉潔、負責任的高質量專業干部團隊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目前,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中還存在一些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情況和問題,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不斷探索適應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要求、適應時代和形勢需要的新路子、新方法,不斷加強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政治性、思想性,提高培訓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
首先,培訓前充分調研,聚焦需求導向。
在培訓過程中,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進行需求分析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這是確定培訓目標和制定培訓計劃的基礎,也是確定教育培訓內容、方式的依據和進行效果評估的前提。因此,精準地“把脈”培訓需求,將是“萬里長征”中的首要一步。
“按需施教”是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核心理念,決不能為了培訓而培訓。在干部教育培訓中必須樹立以學員為本的理念,堅持“干什么訓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將組織的要求、崗位的需求和個人的需求融合在一起建立“三圈模型”,既順應組織要求又能滿足事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需要。其中,組織需求是首當其沖的,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滿足組織需求的集中體現,應圍繞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去確定教育培訓的具體目標與內容,將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轉化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內容融入課程中。崗位的需求是由黨員干部的崗位職責所決定的,具有多樣化的特點。這就要求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要分層分類推進,明確相同層次、類別、崗位干部的需求,從而更有針對的結合崗位需求開展培訓,提高針對性。此外,還應給予個人需求足夠的重視,激發黨員干部學習動機和興趣、避免出現“要我學”“被動學”的尷尬局面。
探索建立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需求調研制度,推動施訓需求“科學化”。在培訓需求調研分析時,圍繞中心工作、聚焦基本任務、結合黨員干部的特點,通過座談了解、隨機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廣泛征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意見建議,準確把握黨員學習訴求和參訓意愿。借鑒使用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經過歸納、概括、整理,科學地規劃培訓項目,并根據實際需求來精確地確定教學課程、內容和方法,有效解決黨員干部“需求”與教育培訓“供給”之間的矛盾。始終堅持精準對接和按需施教的原則,不僅開設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教育等“必修課”,還要增加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基礎課”。既要抓好當前的“即時補”,也要規劃著眼于長遠的“針對學”。不僅要對普通的黨員干部進行培訓,還要注重對重點骨干的培養,確保通過教育培訓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素質和能力。
其次,培訓中加強管理,確保教學效果。
一是科學選育師資團隊,加強師資力量。培訓質效的關鍵在于黨員教育師資,當前優秀師資難求、課程供需不匹配等是各地各單位普遍面臨的堵點痛點,要從黨員干部教育師資選、育、管3個環節下功夫,積極探索“多維度”“更立體”“全方位”的師資選育模式。嚴格選拔政治素質硬、理論水平高、工作經驗豐富的優秀人才納入師資庫,同時拓寬師資來源渠道,從先進模范、離退休專家、致富帶頭人、等群體遴選師資;通過“教育+實踐”培養模式提升師資能力水平,建立師資評價指標體系,實行“能進能出”動態管理。
二是探索靈活多樣的培訓新形式。隨著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內容和方法不能再停留在單調枯燥的說教和形式主義的過場,必須與時俱進,積極通過創新的形式、豐富的內涵開展教育培訓。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對理論性、政策性強的教學內容,辦好“理論課堂”;對需要實地考察的教學內容,可開設“移動課堂”采取現場教學方法;緊跟互聯網信息技術新發展,積極探索黨員干部教育“云+”模式,搭建“云課堂”打破時空限制。
三是加強學員和培訓紀律,切實改進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學風。為防止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做做樣子”“走走過場”,必須要加強教育培訓的過程管理,嚴肅課堂紀律,強化學員管理。嚴格遵守執行《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進一步加強學員管理的規定》《黨校工作條例》,強調學員身份,樹立學員意識,大力弘揚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堅持把從嚴的組織紀律管理與從嚴的學員自我管理結合起來,將“嚴以治教、嚴以治學”的要求貫穿于培訓始終。積極研究制定學員考核評價體系,將學習情況與工作水平提升、個人發展結合起來,激勵黨員干部從“要我學”變“我要學”。
最后,培訓后跟蹤問效,注重結果運用。
培訓效果評估是對培訓設計的驗證,對培訓實施過程的跟蹤并對培訓的結果進行測量,回答“培訓做得怎么樣”的問題。實踐證明,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評價是強化教育培訓管理的關鍵途徑,同時也是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的一個核心環節,對以后的培訓工作有糾偏和指導作用。然而,在實踐中,很多黨員干部培訓都存在評估意識不足、評估方式單一等問題,導致“一培了之”,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為科學、有效地開展培訓評估,可采用柯氏評估模型,從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結果層這4個維度進行深入的評估。首先進行反應評估,可直觀了解黨員干部對所參加培訓課程、講師和培訓安排的滿意度。其次進行學習評估,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測量黨員干部對理論知識、技術能力的掌握,探索“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第三是行為評估,除了加強對培訓內容的理論學習考核,更要注重培養黨員干部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將理論層次知識上升為實踐層面,可設置相應的培訓內容“跟蹤系統”,不定期檢查黨員干部的實際工作效率與改善程度,以此來檢驗培訓內容的實效性與否。最后是結果評估,考察通過培訓到底給組織帶來了哪些改善,為后期培訓投入提供參考。在具體實施時,各地各單位首先應加強對培訓評估的重視和經費投入,靈活選擇科學、客觀、高效的評估方式,如上級部門和領導不定期檢查、培訓主辦方跟蹤監測或邀請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價,在實踐中探索更加合理的評估方法,確保黨員干部培訓評估落到實處。
在新時期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對于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促進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新形勢新任務下,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工作,要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注重培訓需求調研,探索建立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需求調研制度,改進教學方式;二是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培訓新方式,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運行機制;三是重視培訓效果評估,堅持將培訓成果轉化情況作為提升教育培訓質效的有力抓手,增強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穿透力和引導力。
作者簡介:
馮雨濛,講師職稱,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與高校黨建;劉曉莉,副教授職稱,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理論;廖永艷,副教授職稱,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與高校黨建。
相關專題 |
· 四川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