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生來就是英雄,只是選擇了無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役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身先士卒、向難而行、無畏病魔、勇敢擔當,沖在防治一線,他們的選擇讓我們為之動容,為之點贊,他們就是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的黨員醫務人員。
胡強:我不沖上去,誰沖上去
胡強,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危重癥醫學科的領軍人。面對這場充滿艱險和太多未知的疫情,作為共產黨員的他身先士卒,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帶領著他的醫療團隊,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我是一名老黨員,又是科室主任,我不沖上去誰沖上去,我不帶頭誰帶頭!”胡強說。作為主任,他不僅要查房了解100多位住院病人的病情,制定診療方案,遇到危重病人還要帶領團隊通宵達旦搶救,可他仍然堅持每天上門診,力求徹底排查每個患者,以保證住院病房的零傳染;他犧牲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加班加點指揮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并和院感科一起設計發熱病人走向流程圖,每天實時監測病情變化。他還多次為全院職工培訓新冠肺炎的最新診治方案。
作為院內和全市新冠肺炎防控專家,他每天不厭其煩、不辭辛勞的奔波于會診的路上,身處感染高危陣地。1月30日攀枝花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作為防控專家組長的他感到了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為了更清晰準確的判斷病情,他經常一天連續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有時凌晨3、4點鐘還在線上會診、指揮。不知多少次,中午早已過了飯點,下午大家早已下班回家,可他還在電腦前、閱片燈前研究病情……
他曾說過,我不是軍人,但作為一名醫者,當人民需要我時,我會像戰士一樣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當得知醫院在組建馳援武漢先鋒隊時,身為共產黨員的他第一時間主動請戰到前線,考慮到醫院和市里防治疫情工作的需要,院里沒有同意他去武漢。這一次,他默默選擇了服從,因為他知道,這里的人民也需要他,這里同樣是他保家衛國、報效祖國的戰場。
留守在攀枝花防疫一線的他,不僅事無巨細把好新冠肺炎的篩查關,為大家撐起“健康傘”,還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上想方設法,為他們筑起“生命線”。從第一例病人確診起,本就中西醫結合出身的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該院副院長卿麗華、中醫科主任張天鷹等中醫專家每天對定點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會診,摸清患者情況,然后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一人一策,一人一方”,科學應用中醫藥技術,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療方案。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沒有慌張,更沒有退縮,從“防疫戰”到與疾病的“肉搏戰”,在這個異常艱險的戰場上,從來沒有缺席過他的身影。在這場殘酷激烈的戰爭中,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默默付出,用實際行動把黨性完美詮釋。無論風雨滄桑,亦或歲月斑駁,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他勇敢承擔起了屬于自己的那一份使命。這就是他——一個共產黨人對初心的守望和責任擔當!
張榆玲:無悔無懼,堅守在守護人民健康的第一線
張榆玲,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師。
作為呼吸科一名青年骨干醫生,在攀枝花出現第一例疑似病人時,身為共產黨員的張榆玲同志就毫不猶豫地遞交了請戰書,主動請纓到市四醫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線。雖然年邁的父母眼里噙著淚,幼小的女兒哭喊著不舍媽媽,但她還是匆忙地帶了點簡單的衣物,強忍著淚水頭也不回地奔赴前線,留下逆行的最美身影。在救治一線,她用專業和敬業面對每一次治療,用真心和愛心照顧每一位病人。每日例行整理病人資料、查房、詢問病人癥狀情況、進行心理疏導;陪同病人進行相關檢查;學習新冠肺炎治療新知識,并根據病人病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每天她穿著全副武裝的隔離衣,佩戴成人尿不濕,在特護病房里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這十幾個小時中她盡量不吃不喝,緊張工作的同時還要承受體能的極限考驗。醫者仁心,黨員使命,她無悔無懼,堅守在守護人民健康的第一線。
牛瑞麗:腦海中只有抗疫工作
牛瑞麗,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機關后勤黨支部書記,院感科主任,醫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疫工作防控組組長。
疫情發生前,牛瑞麗已購好機票回老家看望年邁多病的父母,1月17日武漢疫情告急,各地加強防控,牛瑞麗果斷放棄休假。在醫院統一部署下,積極組織開展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培訓及防控工作,白天指導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重點科室以及抽調人員實戰防護演練,確定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影像檢查行走動線安排,物資保障協調、信息報送。晚上忙于各種預案、制度、職責及流程圖的制定。不計休息,忘記節假日,腦海中不斷思考的是各個環節、流程是否還有薄弱環節?醫護人員、消殺人員、保潔、維修工人的防護上是否還有潛在風險?1月29日晚,當我市第一例家庭聚集性疑似新冠肺炎患者4人在醫院就診的關鍵時刻,她無懼風險,主動趕往最前線,全程指導、協助患者就診轉院的院感防控工作。感控人的職責,共產黨員的擔當在一次次、一日日忙碌的行動中默默地體現。
潘虎:武漢前線的“男赴士”
潘虎,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急診科的一名男護士。
在疫情發生后,他主動請纓支援武漢。而他的妻子,也同樣在攀枝花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一線與疫情抗爭。2月9日他作為第一批攀枝花市援助湖北醫療隊成員之一,毅然背上行囊、奔赴武漢前線。2月12日正式進入武漢江漢方艙醫院,在前線工作中,他身著厚厚的防護服,拖著沉重的雨靴,戴著滿是霧水的眼罩全身心地投入到緊張而繁重的工作中。每班六小時,早上要提前一個半小時出門坐車,到達后立即更換防護服;下班脫換服裝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兩到三人一組,一對一的監督指導,有時換裝的過程可能會等待整整兩小時;上班的過程中,為了節約防護服,不吃不喝已經成了工作中的常態;下班后坐車趕回酒店,在酒店門口進行噴灑消毒,耳鼻道再次清洗及更換口罩帽子,回到房間還要自行消洗工作,單是洗澡就要求至少30分鐘……緊張工作的同時,他不僅要當好一名護士,同時還要成為患者在隔離病區唯一可以依靠的朋友,為患者加油打氣,減輕他們的恐懼,堅定他們戰勝病毒的信念。
休息時他說“是的,真的很累,一個班就可以達到10小時左右!但作為黨員,無需動員,只要對抗疫工作有幫助,我就會堅守在這里,我的累就不算什么,那都是值得的”。
譚述秋:無畏逆行,將風險留給自己
譚述,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急診車司機。
疫情發生后,醫院的急診、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就成為防疫工作的最前線,承擔著繁重的工作任務、面臨著巨大的感染風險。作為機關后勤黨支部的老黨員,譚述秋一直堅守在醫院急診車班的第一線,每日出車接診風險巨大,但他從未退縮。在出現疑似病人急需送往傳染病醫院的關鍵時刻,他作為二線備班原本無需前往,但面對險情他毅然主動請纓,承擔接送任務,將風險留給自己,無畏逆行。
萬兆燕:親自動手縫制防護服,為一線醫務人員筑牢防線
萬兆燕,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配送中心班組長。
在疫情發生后,作為配送中心班組長,她立即投入到發熱門診陪檢、收感染醫用織物、危重病人推送等工作第一線。在得知醫院防護服不合身的情況后,她立即組織會縫紉的科室員工,修改醫院庫存的四百套防護服。一人裁剪,一人縫紉,科室員工齊心協力,加班加點,中午不休息,晚上加班到十一、二點,其它人員一有空就配合修改,每天能修改完成三、四十套防護服,基本滿足了一線人員對防護服的需求。另外,由于醫院一次性帽子、口罩等物資緊缺,配送中心集體發揮創新精神,自給自足,用無紡布自制帽子、口罩和口罩內層墊墊巾(高壓消毒),一定程度緩解了防疫一線工作人員需求。(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