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成都消防救援支隊嚴防死守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 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提起4月1日清晨6點過的那一幕,鄧海春心有余悸。鄧海春是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館長。這座掩映在瀘山半山腰叢林中的博物館,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隸制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是彝族人民的精神家園。
3月30日開始,涼山州西昌市經久鄉突發森林火災,火勢逐步蔓延,4月1日清晨向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逼近。為了確保博物館及館藏幾千件文物的安全,一場保衛戰迅速打響。
館內僅國家一級文物就有90件
火線逼近時“手都在抖”
火勢突變的轉折點發生在4月1日6時許。在那之前,雖然大火已經燒起來,看得見巨大的煙霧和火光,但總體來說,大火距離博物館還比較遙遠。
“作為本地人,這樣的山火平時也會見到,往往是燒一陣就自動熄了。”和同事們一起嚴陣以待的博物館員工灣渣木牛告訴記者,很多當地人和他的想法一樣,一開始認為不過是普通的小火情,并沒特別擔心。
然而他們想錯了。6時許,伴隨著太陽的升起,火勢突變。原本緩慢變化的火線像著了魔一樣,迅速蔓延到博物館周圍,最近的時候,距離博物館圍墻只有80米左右。
站在博物館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橘紅色的“火龍”搖晃著逼近。“那時候手都在抖。”鄧海春回憶,“博物館若是遭遇火災,損失是巨大的。”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建于1985年,占地45畝,總建筑面積達5000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民族博物館,館內收藏有彝族文物4000多件,包括黃金、珠寶、竹、綢絹等藏品。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就有90件,一件宋代的漆皮甲可謂是鎮館之寶。
將館藏文物迅速打包轉移
多管齊下降住逼近的“火龍”
除了擔心文物損毀,鄧海春還擔心員工和博物館建筑的安危。
3月31日晚,涼山州委州政府打來電話,指示擺在第一位的是人的安危,幾十名員工不能有任何閃失,這是鄧海春必須考慮的問題,但他期待的是可以三者兼得。但談何容易!
經過反復爭取,有關部門給了他3個小時的窗口期:從4月1日4時到7時,如果火勢繼續發展,必須立即撤離全部員工。這3個小時是他們轉移文物和保護博物館的唯一機會。
黑暗中,令人感動的一幕發生了,幾十名員工不顧安危,在庫房和廣場上來回奔跑,冒著不斷逼近的“火龍”將一箱箱文物搬到車上,轉移到山腳下。
慶幸的是,這時候涼山州藍豹應急救援隊聞訊緊急趕到,隊長王立波親自率領20多名隊員加入搶運大軍,一個多小時后,200多件文物就被轉移到了山下。
這時,大家并沒有松氣,想著如何才能保住博物館。
如有神助,成都應急消防隊的5臺消防車和幾十名隊員及時趕到,在博物館內架起了水炮車,嚴陣以待。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直接沖出博物館,一邊利用風力滅火器,對火龍發起反沖鋒,一邊打開消防水池,對博物館外此前已建成的隔離帶進行再次噴淋。多管齊下,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阻擊,加上風力變弱,火龍的勢頭被成功遏制了。
“消防水池和隔離帶發揮了重要作用。”鄧海春事后總結。
首先是隔離帶,早在幾個月前,博物館就找來專業消防隊伍,對博物館外隔離帶內的枯枝落葉進行了再次清理,讓火龍失去了可燃物,釜底抽薪;其次是容量為150立方米的消防水池,盡管是枯水期,依然隨時保持滿載,可以隨時調用。
8時許,消防隊對博物館周圍的煙點進行再次清繳,至12時許,煙點清繳完畢,鄧海春終于徹底放心:“博物館保住了!”(四川日報記者 梁現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