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20時許,瀘州支援湖北醫療隊又有55名醫護人員返瀘 瀘州新聞網記者 李佑天羽 攝
市民迎接返瀘醫護人員。瀘州日報記者 徐勤勇 攝
4月3日晚上8點多,又有55名白衣戰士歸來。卸下肩上的重任,他們回到了闊別多日的故鄉。他們是救治眾生的英雄,他們更是這座城市的榮光!
瀘州—武漢 出發已不再平凡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從他們離開瀘州奔赴武漢的那一刻起,他們已不再平凡。
1月25日,庚子鼠年第一天,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的35名醫護人員背起行囊,作為瀘州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前往成都集結,加入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參與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發熱七、九病區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35名醫護人員深夜到達武漢,次日即直奔醫院病區。35名醫護人員和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發熱七、九病區醫護人員被稱為“鋼七連”,聯合奮戰,拯救患者。3月14日,發熱七、九病區住院患者清空;3月18日晚,九樓ICU(重癥監護室)清空;3月19日,七樓ICU清空。35名醫護人員累計治愈出院122名確診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癥25人。隊員周凱、高曉嵐、梅松濤在ICU病房開展和參與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15例、持續床旁腎臟替代治療6例、體外膜肺氧合4例。
2月13日,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20名醫護人員從瀘州出發到達成都,組成四川省第七批、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前往武漢。2月15日,隊員們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負責十病區的救治工作。“我們醫療隊到來,這個病區才開始收治確診患者,前后收治了80多名確診病人。”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劉英說,隊員們分批分區域分時段工作,最長的一天工作近10個小時,沒有輪休一天。3月15日,病區絕大多數患者康復出院,極少數患者轉入協和醫院本部,終于清零。
在武漢的日子,他們是醫生,是護士,是保姆,是服務員,是清潔工,是搬運工,也是患者的朋友……平凡的他們,經歷一段不平凡的過往,注定此生難忘。
武漢—瀘州 持續的勇往直前
“川鄂一家親,共飲長江水……”“風雨與共,守望相助,攜手奮戰,感謝有您!”“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
55名白衣戰士難忘武漢用最高的禮遇送別他們,感謝他們為武漢拼過命。
在劉英和隊員們看來,奔赴武漢,大家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換了一家醫院上班。在武漢救治一線,瀘州醫療隊隊員們與全國各地醫療隊及武漢的同仁一起,為疫情而戰,彰顯了“天下醫生是一家”的團結和默契。每個人都在為武漢拼命,為生命而戰。
55名白衣天使也感謝武漢留給他們此生難忘的記憶,賦予他們未來繼續勇往直前的力量。
新華社等央媒關注的患者“胖哥”邵某康復出院,這是一次生命的拯救,更是跨越地域的溫暖。“胖哥”是瀘州醫療隊救治的患者,體重重、血管難找,每次打針醫護人員特別仔細,他見到一次醫護人員就感謝一次。更讓胖哥感動的是,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護師楊梅對他說,汶川地震時,湖北乃至全國各地給予四川很多支持和幫助,這次四川的醫療隊是懷著感恩的心來武漢的。
正如影星周星馳為瀘州隊員乃至所有的白衣戰士們打call:“看到你們為了挽救生命全副武裝,我非常感動。你們是我心中的蓋世英雄。”
瀘州—未來 榜樣的力量無窮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武漢一線的病房里,共產黨員是抗疫一線的中堅力量。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李多教授,黨齡23年,參與過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蘆山地震等抗震救災工作。這次在武漢抗疫一線,他帶頭穿上防護服,篤定地走進隔離病房。“這是我的專業,也是我的職業,越困難越要上。”李多說。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劉英博士,帶著醫院的19名醫護人員堅守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劉英還有一個身份,擔任四川省第七、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聯合黨委委員、院感控制管理組組長,不僅負責防護物資查驗,駐地、所管病區感控,還要確保全隊隊員健康調查、預防保健……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90后”護師邱少平,出征抵達武漢天河機場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一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感動無數人。在武漢的日日夜夜,他用行動詮釋一個年輕黨員的誓言。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的羅英說,到武漢的抗疫一線,圓了她17年前的夢。2003年非典,因為懷孕,羅英沒能去支援前線。這次,從醫院發出倡議書到遞交申請,再到決定出發,30個小時,她如愿以償。到武漢第一天,羅英第一個上,她先去熟悉環境了解病人,回來后把病區情況、患者危重程度、注意事項等詳細告訴其他隊員。
“孩兒立志出川關,不勝冠肺誓不還。”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的劉操,在武漢期間不懼感染、不畏疲勞,50多天一直堅守,治愈了患者,也收獲了患者送來的錦旗。
榜樣力量創造的奇跡,更能影響身邊的人。55名白衣戰士中,出發時有黨員21名,凱旋之際又有12人新發展成為預備黨員,16人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
回到瀘州,在更遠的未來,脫下防護服、防護口罩和護目鏡的他們,仍將繼續履行著這代人的使命和擔當。(瀘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