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讀
目前,眾多生豬養殖戶面臨生豬養殖“投入成本過高、周轉資金不足、養殖選址難、品牌效應弱”的難題,如何破解?民革四川省委提交的《穩定和做大做強我省生豬產業的幾點建議》集體提案,建議從政策扶持、產品轉型升級、加強營銷推廣等方面入手,以“組合拳”擦亮“川豬”金字招牌。民革四川省委調研發現,近期,我省全力恢復生豬生產,出臺多項舉措成效明顯,但仍存穩產保供壓力大、川豬品牌效應不強等問題。
為長抓疫情防控穩產能,提案建議,生態環境部門可會同農業農村部門建立禁養、限養劃定制度,明確區域內生豬生產者平穩過渡的詳細政策,對大型規模化豬場開工建設審批開通綠色通道。同時出臺防控專項補助政策,對企業配置非洲豬瘟檢測設備設施等進行補貼。
提案建議長遠規劃布局疫情防控和流通體系建設,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立生豬生產消費跟蹤監測、分析預判和預警體系,為生豬消費精準畫像。要引進、扶持一批大型龍頭企業,并引導其配備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環控、防疫設施裝備,鼓勵中小養殖戶與龍頭企業開展寄養代養合作,提升規模化水平。
在用地保障和財政金融扶持上,提案建議可將養殖基地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每年按需預調預留,并提高糞污資源化等附屬設施用地占比。由政府牽頭設立貸款擔保基金,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生豬行業,并落實好貸款貼息、能繁母豬補貼等支持政策。
在營銷推廣強品牌上,提案還建議要打造市場認可度高的拳頭產品。借鑒金華火腿與金華豬緊密捆綁的模式,支持企業研發生產適銷對路、凸顯川豬風味特點的優質肉食品,用拳頭產品打響川豬知名度。(四川日報記者 邊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