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聲·聚焦“防災減災”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如何提高防災減災能力,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堅實保障?記者采訪了幾位全國人大代表。
——編 者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崔鵬:
加快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設
近年來防災減災實踐說明,遍布全國的群策群防與監測預警體系,及時發現險情組織避險,大大減少了人員傷亡;上下聯通的應急管理體系,快速響應,高效處置,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災害損失;平戰結合的應急物資備災體系,最短時間把救災物資派送到受災群眾手中,減少了災害對人民生活的影響;政府主導的災害救助與災后重建機制,確保以最快的速度高質量重建,讓受災群眾的生命安全、生活質量和生產水平大幅提升。
下一步應深化災害孕災機制和演化機理的研究,認識災害發育規律;常態化排查災害隱患,及早發現險情;同時應充分利用精細探測等先進的技術手段,獲取隱蔽信息,提高災害隱患判識準確性。預測預報和監測預警是最有效的防災舉措,應進一步提高精度。這就需要系統研究災害形成機理,認識災變過程和條件,確定災變閾值,提出預測預報預警指標、模型和基于新原理的方法;同時,利用北斗導航、高分衛星等新技術,提高災害預測預報預警的實時性和精確度。
(本報記者 王明峰采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黃岡市市長邱麗新:
科學精準施策做好防汛救災
當前,包括黃岡在內的多個地方正在全力以赴防汛救災。為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科學精準施策,確保安全度汛。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和災后重建,加快水毀設施修復,指導農民開展補種改種,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加強長江干支堤巡堤查險,對險工、險段、險河、險庫實行全天候巡查,對重點水庫、涵閘、泵站運行情況實時監測。
很多受災嚴重的地區是貧困地區和山區,災后恢復重建壓力較大。建議在中央預算內資金和項目、專項債券、一般債券中給予這些地區重點傾斜,加大資金、政策支持,支持受災地區城市防洪、水災修復等重大水利工程,幫助受災地區盡快恢復生產生活。
(本報記者 范昊天采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唐山市民政事業服務中心主任楊震生:
提高災害中的自救互助能力
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和在自然災害中的自救互助能力,是減輕自然災害影響的有效途徑。要努力實現防災減災科普宣傳融入各類人群,根據地域特色,加強臺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知識普及和災害自救互助知識培訓。
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傳統的方式和手段上,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選擇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使之入腦入心。減輕自然災害損失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方法是公眾應急能力建設。應急演練可以有效檢驗應急救援裝備配備指標、技術性能和預案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各崗位人員應急處置能力。建議多開展自然災害應急演練,以學校、單位、村鎮、社區為單位經常性進行各種防災訓練,鼓勵社會組織開展搶險救災演練,以便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做到臨危不亂,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本報記者 史自強采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一機集團黨委書記李全文:
完善應急救援儲備體系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應急管理與救援工作,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較好成效,同時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應急救援裝備不足或者裝備不能完全滿足救災救援需要的問題。
建議國家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儲備體系,從國家管理和市場主體兩個層面著手,加快補短板、堵漏洞,不斷提升國家應急管理與救援的能力和水平。國家從頂層規劃、政策引導及必要的資金投入等方面著手,強化應急救援儲備體系的統籌管理與協調。在國家政策引導下,相關企事業單位要主動擔當作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做好應急救援技術、裝備、物資等的研發、生產和儲備工作,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具體來說,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引導支持企事業單位加大應急救援領域技術投入;創新應急救援裝備器材、物資儲備模式;加大對應急救援產業支持力度。
(本報記者 賀 勇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6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