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國教育報第11版刊登了“五育并舉”的龍泉實踐。以下是正文:
2019年6月23日,《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印發,這是首個聚焦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明確要堅持“五育”并舉,著力解決素質教育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國家綱領性文件,地方如何落實落地?這考驗著教育人的定力與智慧。2020年5月12日,成都經開區印發《關于落實“五育并舉”推動龍泉驛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6月16日,又審議通過了《龍泉驛區落實五育并舉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而在出臺《方案》和《行動計劃》之前,龍泉驛區先后出臺了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由此,形成了“五育并舉”實施方案—行動計劃—四大工程十大行動—60個重點項目的完備實施體系。同時,時間表和路線圖得以明確:2023年,基本實現教育理念更新、設施設備配套、隊伍結構優化、課程資源豐富、評價體系完善。2025年,健全區域“五育并舉”全面育人支持體系。2035年,形成“五育并舉”全面育人良好教育生態。一張區域教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正在徐徐打開。
理念先進、施策精準的“‘五育并舉’龍泉探索”
作為成都“東進”的主戰場,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正在成都城市格局的“千年之變”下發生著深刻的變革。
變革之下,教育如何服務成都市城市東進?《方案》的出臺既是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等文件要求,深入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也是實現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建設“優教龍泉·教育強區”,打造“先進汽車智造區、美好生活品質城”的戰略需要,更是回應廣大市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期盼。
《方案》明確提出要樹立“五育并舉”教育教學觀,即堅持立德樹人、全面發展,堅持因材施教、綠色發展,并就落實“五育并舉”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4個方面12條具體措施。其中,在樹立“五育并舉”教育教學觀方面,提出了“立德樹人、全面發展、因材施教、綠色發展”的具體要求;在深化“五育并舉”教育教學改革方面提出了5條具體措施,涉及課程體系、課堂教學、教研科研、教育信息化、學校品牌建設的具體要求;在建設“五育并舉”干部教師隊伍方面,提出了3條具體措施,比如“引進和培養全科教師”的要求;在構建“五育并舉”監測評價體系方面,提出了“全面監測和科學評價,注重過程性、增長性、發展性評價”的具體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提出要建設“五育并舉”干部教師隊伍。一是強化師風,以德立人。二是提升素養,能力強師。三是賦能校長,強校興教。全面提升校長“五育并舉”的理論素養和課程領導力,大力選拔富有教育情懷、勇于擔當、實績突出的校長。實施校長素能提升計劃,實施名校長工作室建設工程,探索設立“龍泉驛區特級校長”,探索實施校長職級制改革。四是構建“五育并舉”監測評價體系。一方面健全體系,全面監測;另一方面明確導向,科學評價。
《方案》公布后,因其科學頂層設計和具有操作性的各項政策,獲得了教育專家和一線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評。資深教育專家紀大海認為,方案反應及時,立意高,謀劃長遠,具有一定先進性。
“去年,‘五育并舉’重新成了熱詞,作為校長的我很關注。”龍泉驛區洛帶小學校長陳瓊說,《方案》的出臺無疑是及時雨,為學校落實“五育并舉”指明了方向。
經開區實驗中學校長馬景云認為,《方案》的出臺對區域教育未來發展必將有著深遠影響。這是龍泉教育之福音,是龍泉孩子之福音,是龍泉百姓之福音。
“五育”融合,各美其美的龍泉實踐
天府之東,三千年的古蜀文化浸潤著龍泉山下一代又一代的“驛都娃”。龍泉驛區第五小學在校長吳璀的帶領下,將“五育”融合到學校的點點滴滴,在“閱書”“閱人”“閱事”的“生活閱讀”中體驗生命的成長,共赴教育的美好。
龍泉驛區第五小學有一項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的國家專利——“靈淑創客”課程理念。該理念基于傳統社會性別觀念和雙性化人格理論,根據女性和男性性別角色特征,以女性和男性性別角色的行為、態度、情感為基礎,開發并實施的課程。
在龍泉驛區,“五育并舉”其實并不僅僅停留在文件里,而是在學校教育中落地生根,成為一種教育自覺。和龍泉驛區第五小學一樣,他們有各自的探索與發展,生動活潑,各美其美。
在柏合九年制學校,流傳了幾百年的草編走進了課堂,“柏合草編我傳承”特色課程深得學生喜愛。而前身為鳳儀書院的龍泉驛區實驗小學,則將打造川劇特色項目納入學校藝術教育工作重點,開發《鳳儀川劇》校本課程讀本,傳承經典。龍泉驛區第一小學校把學生全面發展、生命成長放在首位,通過“1+課程”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個性發展,開發的博物館課程獲四川省立德樹人案例評選一等獎。
茶店小學校在日常性體育運動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學練中醫傳統養生的五禽戲和八段錦,在浸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強身健體。龍泉驛區第三小學校以日常生活為學習資源,開發“五子課程”(筷子、帕子、被子、扣子、盤子),以勞育德。青龍湖小學以融合式主題生態課程為載體,開展生態勞動體驗,如每年的“青龍湖畔我的家”系列活動,讓學生走進景區,向游客宣傳環保知識、低碳生活方式,將“五育并舉”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洪河小學結合客家藍染文化,以“藍染”課題為依托,把藍染文化納入校本課程研究,師生在藍染工藝的實踐與探索中,享受著過程之美和創造之美。
同安中學始終把學生的健康意識、終身意識、全民健身意識和交往合作意識作為教學和活動的重點,充分照顧學生的興趣愛好,滿足學生的需要。向陽橋中學在寒假制定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項目式學習手冊》,在職業體驗過程中融入勞動教育。龍泉驛區第七中學校確立了“育人從心開始”的理念,通過危機干預工作,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輻射引領作用。龍泉中學則探索教學方式變革,實施“分層‘走班’教學”,打造“五育并舉”精品課程,建立綠色生態的質量體系。十陵中學校將“五育”內容細化落實到各類課程的培養目標之中,融入滲透到教育全過程。
落地落細,求真務本的“三年行動計劃”
如果說《方案》是基于整個區域發展所做的頂層設計,那么各校如何在教育實踐中落實,則是方案落地的關鍵,《行動計劃》就發揮著這個關鍵作用。
《行動計劃》明確了“五育并舉”補短工程、強基工程、成鏈工程、示范工程“四大工程”,涉及理念引領、要素保障、師資建設、治理提質、課堂革命、科研賦能、機制保障、評價引導、協同育人、卓越建設“十大行動”。“四大工程”中的“十大行動”是構成區域“五育并舉”教育生態的關鍵環節,讓區域頂層設計與學校實踐結合得更加緊密,在百花齊放的同時,形成區域合力。
在卓越建設行動方面,龍泉驛區明確將全面提升教師“五育并舉”的教育學識和業務能力,提升校長“五育并舉”的理論素養和課程領導力,打造“一校一品”的“五育并舉”示范學校,以培養“五育”更協同、素質更優良、人格更健全、潛力更巨大的新時代好學生,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特別提出,將建立完善分段分層分類的培訓體系,培養各級骨干教師、卓越教師和教育家型教師。
龍泉驛區的《行動計劃》也明確了六大行動目標:在理念上,樹立“立德樹人、全面發展”“因材施教、綠色發展”的教育理念;在設施上,配足滿足“五育并舉”需要的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配套設施、設備和器材;在師資上,配足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教師,提高教師素能;在課程上,建立學段貫通、五育融通的課程體系,強化課程管理,提高課堂效益,突出科研作用;在機制上,完善“五育并舉”的高效運行機制,實施區、校兩級全面發展監測評價,構建學校、家庭、社區多元協同的育人體系;在成效上,培育一批“五育并舉”各學段的示范學校、名優校長、教學名師,形成在成都市范圍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五育并舉”區域實施成果。
目前,龍泉驛區將率先科學有序地推進第一階段任務。在落細落實方面,《行動計劃》制定了《落實“五育并舉”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2020—2023年重點項目》《落實“五育并舉”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2020年度重點項目》共60項,明確了每一個項目的推進時間、牽頭領導、責任科室。從相關領導到教育部門每一個科室負責人,都有牽頭項目,同時所有科室都將聯動參與。對《方案》的落細落地,不再只是學校或者校長或者某個科室的事情,而是全域全員都將參與的行動,每一個龍泉教育人都將參與“五育并舉”區域教育生態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