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自己的新家,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酒房鄉埡口村豬食箐小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王朝蘭一臉幸福。她說,以前在老家,主要靠“盤”土地種莊稼過日子,一年的收入也不過兩萬多元,搬遷到這里之后,全家四口人,三個都有穩定的工作,收入增加了,生活方便多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保山市施甸縣受交通、環境、資源的制約,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很重。四年來,施甸縣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要求,圍繞“能搬縣城就不搬集鎮、能搬集鎮就不搬中心村”的思路,建成了34個安置點,讓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農戶搬進了新家園,開啟了新的生活。
王朝蘭一家于2019年5月搬遷到縣城小高層安置點。搬遷到縣城后,王朝蘭在當地掛包幫干部的幫助下,來到住房樓下的保山大華海瀚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扶貧車間上班,從事電子產品加工。她的丈夫蘇華則在安置點內擔任小高層聯絡員,負責聯絡安置點內所有住戶,幫助居民解決生活問題。王朝蘭的女兒也通過勞務輸出到深圳打工,兒子則在施甸二中上高中。
“搬進新村,不僅住房好了,而且收入高了。”一年多前,施甸縣木老元村的村民阿福開從水溝腳村民小組搬到了集鎮的安置點。在鄉里工作人員的鼓勵下,他們一家三口到山東打工,七萬多元的打工收入成了一家人多年來的“第一桶金”。
據了解,結合安置點所在區域實際情況,施甸縣通過配套推進產業扶貧、建“扶貧車間”,為搬遷群眾提供“點餐式、配餐式”職業技能培訓等方式,在有效解決搬遷戶就近就地就業的同時,為搬遷群眾自主創業奠定了基礎。目前,施甸縣在易地搬遷安置點周邊規劃建設了15個養殖小區和農產品交易中心,并通過鄉村公共服務崗位開發,幫助2200個貧困勞動力實現了就近就地穩定就業。(趙祖樂 楊林元 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