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切實扛起扶貧的政治責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承擔對口幫扶任務6個,分別是涼山州美姑縣嘎姑乃拖村和馬洛村、巴州區青蓮村、簡陽市大堰村、蒲江縣洪福村、布拖縣的精準扶貧工作。通過黨委統籌安排、黨建扶貧、教育扶貧、技能扶貧“四大措施”,脫貧攻堅工作卓有成效。2017年,學校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脫貧攻堅‘五個一’駐村幫扶先進集體”,也是200個先進集體中唯一一所高職學校。
一、具體做法
(一)黨委高度重視,統籌安排部署
一是黨委全面統籌負責,班子成員分工協作。黨委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對口幫扶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并將精準扶貧工作列入領導班子自身建設內容。每個黨委班子成員聯系一個扶貧點,先后帶隊深入扶貧點、貧困家庭調查研究近50余次、走訪群眾百余人次,精準制定了幫扶實施方案和實施路徑。
二是精準選派駐村干部,群眾高度認可。學院根據扶貧點不同情況,制定了駐村任職黨員干部暨第一書記的具體要求,結合了個人專業特長選出更加適合貧困村、貧困戶的干部。經過層層考核,學院先后派出了7名優秀黨員干部駐村,均獲得當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評價。
三是黨支部主動作為,全員參與幫扶。各黨總支(直屬支部)主動作為,走訪摸清了每戶困難家庭底子,掌握了每個人的基本情況,分析當地貧困家庭致貧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制定了符合家庭需要、滿足個人意愿的幫扶措施,做到扶貧措施精準到戶、精準到人,在學院內部形成了上下聯動、主動作為、人人參與的工作局面。
(二)實施黨建扶貧,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一是加強村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按照“幫錢幫人幫物、不如建個好支部”的思路,完成了美姑縣嘎姑乃拖村等幫扶點的黨支部換屆,選優配強班子隊伍,把致富帶頭人選為支委成員,建立黨員崗位責任制,帶領廣大村民奔康致富。
二是支部開展結對幫扶,貧困家庭實現全覆蓋。學校20余個基層黨組織分別與20余戶貧困家庭結對子,通過購買柑橘樹苗、農業工具、雞崽豬崽等發展種植、養殖業。借助專業自身優勢,學校利用無人機技術為蒲江縣大塘鎮洪福村柑橘園噴灑農藥過程中,遇到無人機不能從下至上噴藥問題后,校企合作開發了無人機植保設備,申請了發明專利,進一步提升了學院的科研水平,同時也為當地村民節約生產成本2余萬元。
三是加強陣地建設,開展政策宣傳講解。學校出資20余萬元建設簡陽市大堰村文化走廊(文化院壩),并捐贈臺式計算機2臺、打印機1臺;為蒲江縣洪福村出資1萬元修建黨員宣傳欄2個,為村委捐贈黨員閱讀書籍50本、專用筆記本50本;針對巴中市清蓮村無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問題,學院出資14萬元修繕翻新原村小學墻體翻新、裝修教室8間。
(三)實施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一是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為貫徹實施“一村一幼”學前雙語教育計劃,學校出資80萬元為美姑縣建設2所幼兒園,解決了當年當地78名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和38名孩子接受義務教育的難題。學校還組織教職工為美姑縣依波窩村小學捐贈3萬元用于購買學習用具,籌集5萬余元購買過冬衣物和體育器材等。學校幫助當地適齡幼童全部入學,全部聽懂、會講普通話。
二是組織開展師資專項培訓。2016年7月,學校與美姑縣教育局對接,先后選派5名專業教師開展為期6天的學前教育師資培訓,培訓學前輔導員102名。2017年6月,美姑縣選派的31名幼師,到學校開展為期8天的集中教學技能提升培訓。
三是資助困難家庭學生完成學業。黨委堅持扶貧要先“扶智”“扶根”的原則,為當地特困戶曹述富、困難戶黃建國的孫子到學校學習機械加工和汽車維修專業提供機會;為殘疾家庭唐元吉的兩個孩子唐文麗、唐靈鳳捐助學金和生活費;發起“一日一蛋”活動,為馬洛村、嘎姑乃拖村幼兒園貧困兒童提供了一年免費午餐。
(四)實施技能扶貧,提升當地產業發展能級
一是開展農民實用技能培訓。學校調研發現,當地多數農民無任何技能,外出打工找不到工作。為確保每個貧困戶掌握一門技術,現已完成7期共1023人在電工、砌筑工、灰土回填、墻面刷涂、中餐點菜、燈具安裝等實用技能工種中培訓。經過培訓后的農民外出務工,收入顯著提升。
二是發展羊雞牛等養殖業。學校開展“決戰貧困、黨員在行動”示范養殖項目,在美姑縣馬洛村、嘎姑乃拖村,出資近7萬元為建卡貧困戶購買基礎母羊和草科雞,先后為兩村81戶貧困戶購買母羊187只、黑毛豬50頭,種植“青薯9號”土豆20余萬斤,戶均增值千元左右。學校還與當地企業合作建設優質肉牛養殖場,利用嘎姑乃拖村天然無污染的場地飼養肉牛100頭,,擬實現年利潤90萬元。
三是創新當地產業發展模式。結合巴中市巴州區清蓮村農產品種植不成規模的特點,確定了發展水果產業園區和觀光旅游園區的方案。學校投入5萬元建立產業試驗區,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帶動和發展鄉村農業休閑旅游產業。學校出資30萬元發展優質晚熟柑橘產業,協調該村合作社與四川維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供銷協議,直接解決了果農的銷量之憂。
二、主要成效
經過幾年不懈努力,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明顯,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得到提升,學校負責的所有幫扶點全部脫貧:美姑縣嘎姑乃拖村人均收入由2016年5347元提升到現在9665元,馬洛村人均收入由2016年4160元提升到現在的8310元;巴州區青蓮村人均收入由2016年3200元提升到現在的5000元;蒲江縣洪福村人均收入由2016年9851元提升到現在的16534元;簡陽市大堰村人均收入由2016年5000元提升到現在的14000元。村民“等靠要”的觀念逐步摒棄,“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思想蔚然成風。
三、經驗啟示
(一)村民思想觀念的轉變是要害
通過走訪發現,絕大多數幫扶村貧困群眾有“等靠要”的懶惰思想,缺少發家致富思想意愿和內生動力。按照“扶貧要先扶志扶智”思路,在駐村干部和村委班子的積極引導下,通過“農民夜校”“院壩會”等形式講述其他地區脫貧致富的案例,逐一走進貧困戶家中“手拉手”交流,使村民逐漸由 “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發家致富奔小康的意識明顯增強。
(二)激發村委的干事激情是關鍵
黨委按照“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的工作思路,通過學校黨總支與村委“結對子”,激發了村委干部帶頭脫貧致富的激情和信心。把有致富意愿、致富能力的“能干人”吸納到支委班子,帶動培育一批“致富人帶頭人”,通過項目幫扶,調動農民群眾內生動力。
(三)發展好當地產業是核心
黨委抓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關鍵舉措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保障,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發展產業,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產業扶貧整合當地土地、勞動等資源開展股份合作,通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創造就業崗位、帶動人員回流。
(四)打好控輟保學攻堅是根本
學校黨委組織駐村干部健全控輟保學目標責任制,突出重點和難點地區,進行分類指導和重點突破,瞄準“開學前”的節點,全面監測確保一個不漏;緊盯“開學時”節點,開學報到確保一個不少;鞏固“開學后”節點,分類施策確保一個不落。目前,美姑縣嘎姑乃拖村、馬洛村均無適齡兒童輟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