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學黨委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充分發揮學校與董事單位共建與產學研聯合辦學優勢,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中心,積極探索共建模式下的“三全育人”新機制,立德樹人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工作背景
近年來,學校聚焦“共建與區域產學研聯合辦學”的體制優勢和辦學特色,逐漸構建形成“四維共建”(省部共建、局省共建、董事會共建、對口支援共建)的特色辦學格局,服務國防科技工業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能力顯著增強,人才培養工作邁上新臺階。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好“三全育人”工作的“關鍵點”。學校黨委始終堅持和加強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將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充分利用董事單位紅色教育和國防教育資源,特別是“兩彈一星”精神,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持續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以“四個融合”工程為牽引打造一流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斷加強對立德樹人工作的頂層設計和組織領導。
(二)加強學科共建育人,共謀“三全育人”的“契合點”。學校著力從資源和需求出發調整優化專業學科體系,加強與共建單位的溝通協作,共同尋找人才培養的“最大公約數”。學校先后與董事單位開展高層互訪300余次,簽訂協議270余項,聯合舉辦本科專業5個、碩士點12個,在4個學科方向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共建材料科學一級學科,與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共辦工程力學專業。通過學科專業共建,人才培養目標更加明確,培養層次更加完善,培養質量大幅提升。
(三)注重人才共享育人,抓好“三全育人”的“著力點”。一是加強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隊伍聯動,促進兩支隊伍在立德樹人過程中互學互鑒,優勢互補。從董事單位聘請了15名院士參與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舉辦系列學術報告100余次;二是加強學校、科研院所、企業三個主體聯動,構建“三位一體”育人聯動模式。450多名高水平研究人員或高級工程師擔任學校特聘教授、兼職教授、產業教授,學校14位教授被董事單位聘為博士生導師。根據中廣核集團人才特殊需求,推出了“3+1”和“1+2”菜單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模式;三是加強“四維共建”聯動,拓寬人才培養覆蓋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釋放立德樹人活力,縱深拓展“三全育人”理念。
(四)推進協同創新育人,聚焦“三全育人”工作的“突破點”。學校積極實施科研攻關項目、研究生創新計劃、大學生科研苗子工程等多元化產學研協同育人計劃。通過實施“產權明晰,共建共管;資源優化,特色鮮明”的共建共享運行機制,共建實驗室47個,聯合共建研究所(中心)21個,建立實習(實踐)基地301個,其中,國家級工程實踐中心3個、國家級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1個。與董事單位共建“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四川省協同創新中心”“新型含能材料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極端條件物質特性聯合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究平臺。通過實施“學術交流,聯合攻關;成果共享,技術共用”的科研合作運行機制,與共建單位聯合申報國家重大專項等315項,承擔了一批重大國防軍工科研項目,授權發明專利500余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46項。董事單位在校設立獎學金30余項,對鼓勵學校學生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立志成才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將科研創新實踐活動引入學生學習全過程,極大豐富了全方位育人載體,引領學生熱愛科研,潛心科研,實現科研與育人的融通和對接。
通過以上措施,學校探索構建“三全育人”新機制工作取得實效。課程建設穩步提升,多門思政課程入選教育部“精彩一課”、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蒲杏顺尚э@著,學校獲批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協同創新中心,2個學科群獲批四川省一流學科建設,3個學科進入ESI前1%,居省屬高校第1位,自然指數中國內地高校排名穩居全省第3位。實踐育人特色鮮明,在所有董事單位共建實訓基地,國家大學科技園成為“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俱樂部”;課外科技活動成績喜人,在“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排名中穩居全國高校60位左右;青年志愿者組織、社會實踐團隊、研究生支教團隊等多次獲得教育部、團中央和省級表彰。近三年,共有9個基層黨組織、10名黨員獲省、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1個黨支部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科技扶貧團隊作為四川省內唯一一所高校團隊成功入選全國第三批50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經驗啟示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落實“三全育人”的根本保證
實踐中深刻認識到,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才能把特色和優勢轉化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能力。要落實好“三全育人”工作,就要使學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有效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人品,讓他們用智慧和能力服務于國家、民族和人民,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促進全要素融合融通,是提升“三全育人”的核心動力
“三全育人”必須在“全”字上下功夫,有效地統籌整合各方面資源和要素是加強“三全育人”的核心動力。要聚焦“人員融合”和“資源融合”,加強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聯動,校內人員和校外人員互動,思政工作人員和教學科研人員齊動,促進各類人員在立德樹人過程中互學互鑒、各展其才、優勢互補。要融合平臺、學科、場地、主體資源,縱深拓展“三全育人”理念,通過資源的有效融合融通,實現育人過程的連貫性、育人目標的聚焦性、育人途徑的多樣性。
(三)拓展共建與區域產學研聯合辦學體制優勢,是推動“三全育人”的關鍵
協同推進“三全育人”,要通過縱深拓展“四維共建”的特色辦學體制,以充分釋放辦學活力驅動快速提升辦學水平,以辦學水平的提升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要積極探索形成“三主”聯動的育人機制,即:堅守學校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的“主陣地”作用,發揮科研院所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主引擎”作用,聚焦大型企業在服務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窗口”作用,通過“以人為本、優勢互補、一體貫通、良性互動”的三方聯動機制,形成學校與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聯合育人經驗辦法,共建背景下政策支持、人才培養、交流溝通等優化育人格局的經驗辦法,從頂層設計、組織領導、運行部署、落地生效、評價評估、反饋提升全過程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共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