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特別報道)
帶著泥土芬芳 觸摸發展脈動
圖①:福建分社記者劉曉宇(右) |
編者的話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國克服疫情影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春節前夕,本報精心組織“新春走基層”報道,派出多路記者,走進脫貧攻堅主戰場,走到創新發展各領域。本期報道選取幾篇年輕記者的感悟,與讀者一起見證脫貧摘帽的喜悅,致敬堅守崗位的奉獻,記錄奮斗者的拼搏。
火熱
對準焦距觀察鄉村
本報記者 蘇 濱
從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到彝族風情小鎮,這次新春走基層,我見證了貴州六盤水海坪千戶彝寨的巨變。
在這里,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能看見既有收入、又能顧家的那份幸福;彝族刺繡發展成產業,能感受文旅助力鄉村振興的那份喜悅;許多年輕人紛紛回鄉創業,能體會眾人齊心投身鄉村建設的那份火熱。為破解“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困境,海坪走出一條“旅游+扶貧”的特色新路,鞏固了脫貧成果,銜接了鄉村振興,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何把這個題目寫出新意?對記者而言,只有對準觀察鄉村的“焦距”、延伸寫作時間的跨度,才能舊土孕新芽,老樹開新枝。脫貧只是第一步,好日子還在后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為了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只有咬緊這個主題,“加油干”才有方向,“怎么干”才有辦法。
深入基層,才能觸摸時代發展脈動。在千戶彝寨,村寨有產業,群眾有活干,大伙兒鉚足勁頭向前奔。待鄉村蝶變之際,我要再來看看。
新貌
挖掘素材呈現精彩
本報記者 李 蕊
臨近春節,我接到采訪任務,到濟南天橋區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區社區采訪老舊小區改造。這是個老話題,報道視角大多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服務提升等方面。如何寫得鮮活,寫出精彩,我感受到了一絲壓力。直到走進社區、探訪居民,我心中的答案才逐漸清晰。
80多歲的關玉琴老人,6年前搬離,但每天坐公交車回來,這個社區有何“魅力”?深挖這個故事,我找到了社區文化的線索。在社區展覽館,我了解到,這個老舊小區竟然有20多支文化隊伍。社區工作者細細講述,如何通過文化型社區建設,讓一個人心渙散的社區變成溫馨家園。75歲的張新萍老人,講至動情處,激動地朗誦起自己寫的詩。
做報道要善于“挖深井”:不是面面俱到、四處鑿眼,而應找準角度、挖深挖透。物質精神同時“小康”,才是全面“小康”。我的報道思路清晰了,以關玉琴的故事為主線,聚焦文化型社區建設,挖掘這背后的精彩和鮮活。一個故事講到底,透過居民新面貌看小康。
若不是走進社區,和他們面對面,這一眼“深井”,絕對“挖”不到。
堅守
匆匆一瞬銘記在心
本報記者 徐馭堯
如果不是在西藏工作,大概沒法體會王勝全“在甘巴拉哨所工作20多年”這句話的分量。
在海拔5200米的觀景臺,抬頭仰望,遠處的制高點有一座隱約可見的雷達站,那就是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游客們登上觀景臺就已氣喘吁吁,更何況一直堅守在更高的山頂。
常年在高海拔地區做維修管護等工作,王勝全數十年如一日愛崗敬業、履職盡責。心悸、心痛等高原反應如影隨形、疼痛無比,他咬緊牙關,默默堅持。我問王勝全,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他回答道:“我是黨員,甘巴拉培養了我,我不去誰去?”
一句反問,震撼人心。一生行動,比什么樣的豪言壯語都更直擊人心。采訪堅守在高海拔地區的干部,經常遇到這樣的感人故事,王勝全只是其中之一。采訪中,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談不上偉大,我們只是在做我們應該做的事”。也常有人問我在西藏工作苦不苦,我會告訴他們:“記者采訪只是匆匆一瞬,他們工作是堅守一生。”這片土地值得我們為它做得更多。
激情
與奮斗者同頻共振
本報記者 姚雪青
今年“新春走基層”報道活動中,我來到了熟悉的耿車鎮。這個江蘇宿遷的電商小鎮,改革開放之初從廢舊塑料回收產業起步,逐步形成區域經濟發展的“耿車模式”,享譽大江南北。2016年,當地徹底禁止廢塑工業,讓耿車切換了發展模式。
35歲的邱雨,是鎮上最早轉型做電商的年輕人之一。工作現場他忙得手腳不停,一方面加班加點、統籌兼顧,一方面搞人員培訓、商議對策。面對采訪,他既談到了發展前景,也不回避問題:環保成本、競爭激烈、轉型升級……他幾乎無所不談,真實可信,可親可敬。
邱雨只是大時代下的一個普通人,正是一個個“邱雨”在轉型路口的關鍵選擇,構成了奮斗路上的一幅幅生動畫面。家具訂單由單件購買向全屋定制,消費升級正成趨勢;電商帶動低收入群體就業創業,有效助力脫貧攻堅。
聆聽這些故事,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創業者勇立時代潮頭的激情。他們是參與者、見證者和受益者,采訪他們的記者同樣也是。一個電商小鎮,反映了各行各業的新發展、新機遇。在這里,能觸摸到我們國家奮進不停歇的發展腳步。
溫度
用心記錄用情講述
本報記者 竇瀚洋
章水鎮里梅村,是浙江寧波海曙區海拔最高、位置最偏遠的建制村。鎮上有一支衛生健康巡回服務隊,堅持到這里送醫10年。春節前夕,聽聞服務隊又要進村,我跟隨上山。
里梅村在四明山700米之上,沿著盤山路有1個多小時的車程。與繁華的海曙城區相比,深山里的里梅村略顯冷清,七成是留守老人。面對這些用普通話交流不太順暢的村民,我暗自思索,怎樣才能更好地走近他們。
村民很少與外界接觸,見到陌生人有些緊張。我沒急著采訪村民,而是先在一旁觀察。村民不知道有記者采訪,與服務隊的自然交流讓我捕捉到不少溫暖畫面。服務隊與村民就像親戚一般熱絡,服務隊醫生對每家每戶情況都了如指掌,可謂行走于高山鄉間的家庭醫生。服務隊忙著問診,我也在村子里四處看看,跟村民熟悉了以后拉起了家常。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人都應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服務隊堅持10年不容易。記者采訪要踐行“四力”,只有與群眾心貼心零距離,才能寫出有溫度的新聞報道。走在山間小路探訪農戶,歸來時已是華燈初上。服務隊隊員給我點贊,我告訴他們說:“我只是新聞的記錄者,你們才是記者筆下的‘主角’。”
耐心
仔細聆聽奮斗足音
本報記者 王永戰
對于記者而言,“新春走基層”是每年的必修課,如何寫出好的新聞報道,貼近基層、接地氣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只關注到群眾生活的變遷,那只是寫出了現象,沒有抓住背后的本質。脫貧之后,要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鄉村如何振興?關鍵在人。因此,我想尋找一些鄉村能人,看看他們怎么干,仔細聆聽他們的奮斗足音。帶著這個思考去采訪,報道就會更深入、更鮮活。
在四川德陽旌陽區,我見到了米粉加工企業的負責人楊強。以前,楊強在江西開網球俱樂部,后來看準家鄉的稻米產業,回鄉做起了米粉加工。
過去,米粉加工大多是靠小作坊加工生產,楊強覺得思路得換,模式得改。于是,引進智能設備、機械化生產、尋找技術專家、創新產品門類……經過不懈努力,楊強的企業逐漸成長為年營業額達1000萬元的米粉廠,帶動了當地村民致富,也間接推動了稻米產業的發展。
帶著這些思考,耐心尋找故事和人物,寫文章自然思路順暢,才真正抓住了村民脫貧、鄉村振興的本質。
貼近
看真景物寫真感情
本報記者 王錦濤
甘肅甘谷縣磐安鎮西坪村,地處三縣交界處,自然稟賦差,產業基礎弱,全村將近2/3的人家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后,2020年11月該村實現整體脫貧。“到底有多窮?”村民王國平搓著布滿老繭的雙手告訴我,早些年,吃頓白面飯,得是年三十,不是舍不得,真是沒的吃。
不是不想變,是不知該咋變。過去這些年,貧窮如大山,壓得王國平們腳步蹣跚,無處突圍。那最后咋脫貧的?王國平告訴我,發展特色產業,種架豆王,搞養牛場。為找準脫貧路,各級干部遍訪農戶、調研分析,鎮黨委書記甚至在村里駐扎了3個月。走出火爐正旺的屋子,我看見村里新刷上的標語: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精準扶貧的扎實推進,不僅讓老百姓吃飽穿暖,更重要的是,鼓舞了每一戶貧困戶增收的干勁。
新春走基層,為的是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就是要用“人人可為,人人能為”的奮斗,鼓勵群眾走上全面小康之路,譜寫鄉村振興的序曲。“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當我行走在西坪村,或親見,或聽聞,無不是真景物、真感情,收獲良多。
責任
時刻關注群眾所想
本報記者 鄭洋洋
確定采訪易地搬遷時,我剛看完電視劇《山海情》,故事里的情節仍印在我的腦海里。帶著這些故事和感動,我來到了山西呂梁市嵐縣。當地有三個搬遷點適合采訪,其中一個在縣城,兩個在鄉鎮。去哪個呢?我最終決定去鄉鎮,那里肯定會有我想挖掘的新鮮故事和動人情懷。
在搬遷點門口,一棟棟整齊劃一的住宅樓分外顯眼。詳細了解,原來這里的大多數居民以前都生活在窮山窩的窯洞里。如今,社區配有扶貧車間、公益崗位,還有政策支持和養殖補貼等。當地干部告訴我,扶貧不是一時,而是要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際上,在開展扶貧工作之初,當地就已謀劃好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
有一個細節讓我至今難忘。采訪對象講述變化時,首先提到的是孩子們的上學條件得到改善,這是脫貧戶最關心的——讓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講述老百姓最關心的事不正是黨報人的責任嗎?我以此為切口,從脫貧后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狀況寫起,反映脫貧攻堅的成效和群眾獲得感,稿件很快寫成。扶貧效果到底好不好,用真實的細節來呈現,讀者自然能從報道中真切地感受到。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25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