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疫情時代,如何面對疫情給旅游從業人員帶來的沖擊?大家如何渡過難關?近日,在四川日報全媒體全國兩會互動專題“你點題,我代言”活動平臺上,有多位網友就后疫情期間的旅游從業人員發展等問題向代表委員們提問。
網友留言:自己是一名旅游從業者。自從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旅游行業遭受打擊,我本人的收入也非常受影響。不僅境外游影響大,省內的旅游也大受影響,一些同事紛紛想辦法做兼職來提高收入。希望代表委員能幫我們支下招,面臨疫情沖擊,旅游從業人員應該怎么辦?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非遺保護協會副會長、四川省文聯主席鄭曉幸認為:“其實這是一個旅游從業人員轉型和充電的好機遇。”基于平時的調研,鄭曉幸發現,部分旅游從業人員無論是素質能力、應變能力還是適應能力,跟國外的導游比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在疫情沖擊下,一些旅游從業者如果還抱著以前的老觀念,是肯定不行的。“一定要趁這個機會加強充電和轉型。”
鄭曉幸認為,在疫情下,雖然傳統的旅游行業遭受了沖擊,但是線上旅游卻開始興起。旅游從業人員可以抓住線上旅游這個機遇,學習一些新技能,將自己的已有知識和網絡技術手段對接起來,創造一些短視頻、抖音等新的旅游產品,提供一些差異化或者個性化的服務。
另外,鄭曉幸還介紹,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農村的重點工作就是鄉村振興。我們四川有很多農村地區,這些地區要實現鄉村振興,發展文旅產業是重要手段之一。特別是民族地區,文旅產業的發展還有很大空間。旅游從業人員可以向鄉村下沉,制定一些個性化和定制化的精品鄉村旅游路線,先盤活周邊的旅游市場。“不要一直關注高端的旅游團,要多關注省內游客,多關注大家沒有去過的鄉村地區。”
鄭曉幸的看法,也得到了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多央娜姆的贊同。在多央娜姆看來,受到疫情影響,旅游從業人員現在的注意力不一定要聚焦熱門景區,還可以向城市周邊的鄉村和文創街區傾斜。
“在現在的情況下,長途的外地旅游效益肯定沒有以前好,旅游從業者可以設計一些微度假和周末游產品,把城市周邊的鄉村和文創街區利用起來,組織當地人游當地。”多央娜姆告訴記者,針對后疫情時代,成都目前已推出多條特色文創街區,這些街區就是一些非常好的業態形式。再加上成都周邊已有的景點、古鎮、綠道、川西林盤以及圖書館等資源,是很適合開發周末游、親子游、微度假等短途游產品的。
另外,多央娜姆還建議旅游從業者如導游等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聯網,進行一些景點和博物館的云介紹,擁抱新的線上業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