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4月30日電 (朱虹)隨著國家“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進,環評編制單位資質取消后,在川注冊環評編制單位從30家發展到近500家,這些環評編制單位質量參差不齊,給環評質量管理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也給重大項目推進帶來一定影響。如何才能管理好數量如此龐大,并且還在不斷增加的環評編制單位?4月29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舉行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銀昌通報了環評質量考評“紅黑榜”制度有關情況。
2020年,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創新機制,建立了環評質量考評“紅黑榜”制度,通過正面激勵和反面警示相結合的方式,倒逼環評編制單位提高編制質量,引導幫助企業擇優選擇編制單位,同時建立健全環評市場誠信體系,促進環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通報61家 查處力度處全國前列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紅黑榜”制度初見成效,環評編制質量差、業務能力不足、責任心不強的單位一次或多次上榜,“紅黑榜”宣傳引導、信用累計、警示懲戒等作用逐步加大。
從質量情況來看,環評質量差的文件存在許多共性問題,比如降低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導致預測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范圍出現偏差;主要污染源或污染因子遺漏,導致提出的環保措施缺失或不足等等,這樣的環評文件根本無法發揮源頭預防、決策參考、改善環境的作用。
從市(州)對環評管理監管及處罰力度來看,截至目前,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共抽查復核了894份環評文件,共對61家編制單位及93名編制人員予以通報批評和失信記分,累計失信記分155次,查處力度位于全國前列。
從環評編制單位被查處情況來看,已有重慶九天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等10家單位被列入“限期整改名單”, 安徽通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被列入“重點監督檢查名單”,重慶豐達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被列入“黑名單”。其中德陽顯眾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中環立新環保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在全省范圍內被通報并失信記分2次。
5年內不受理 高壓懲治“黑榜”企業
環評編制工作做得好不好,“紅黑榜”上一目了然。那么,如何激勵“紅榜”企業更上進,“黑榜”企業積極整改呢?
實施雙罰制。對環評文件存在質量問題的,無論環評編制單位或編制人員都必須承擔各自的失信后果,任意一方進入失信名單,開展后續環評工作或者報送環評文件時,都會受到全國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更加嚴格的監管或限制。
落實環評失信懲戒機制。目前,“紅黑榜”共有三個層次名單,層層遞進、懲處力度不斷加大,違法成本不斷提高。同時,實行“一處失信、全國公開”,“多處失信、全國受限”的跨地區懲戒。
有效引導企業擇優選取環評編制單位。“紅黑榜”動態更新監管信息,建設單位可以避免選擇業務能力差、出錯幾率高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