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壓路機、開槽機、樁工機械、叉車、起重機等非道路移動機械的車主請注意,成都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域“提標”了。
昨日,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并解讀了日前成都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關于劃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據悉,本次發布的《通告》是對2018年劃定的高排放禁止區機械使用標準的調整,原市級劃定的高排放禁止區范圍不變,禁止使用機械標準由“國一及以下”提高至“國二及以下”,不涉及各區(市)縣自行劃定的高排放禁止區(重合區域除外)。也就是說,此前是禁止國一機械使用,現在是國一國二均禁止,只有國三排放標準機械可以使用。本次市級調整后,各區(市)縣2021年底前要同步完成調整。
對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
作出積極貢獻
成都為什么和這些機械“開杠”?原來,大多數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柴油作為燃料,排放物以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為主,是造成灰霾、光化學煙霧等大氣污染的元兇。據專家研究測算,一臺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排污量相當于50—80輛一般機動車的排污量總和。高污染非道路移動機械尾氣排放已成為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強非道路機械管控勢在必行。
據了解,2018年發布的《關于劃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的通告》,是全國最早劃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的城市之一。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史鴻樂介紹,通過劃定高排放禁止區以及配合市級多部門協同現場檢查、專項督查、違規處罰等多項管控手段,對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實現了有效監管,規范了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使用范圍,促進了老舊機械的淘汰,取得了積極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底,全市共備案登記非道路移動機械64783臺,規模居全國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第一。相較于2018年,國一及以下機械備案占比下降了5.81%,國二機械備案占比下降了17.52%,國三機械備案占比增加了21.94%,電動機械數量逐步增加。
經核算,通過劃設“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區”等一系列管控措施,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排氣污染物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氮氧化物(NOX)減排效果明顯,排放量進一步降低,對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的改善也作出了積極貢獻。
“下一步,在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方面,我們除了提高高排放禁止區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標準以外,還將建立進場施工機械需出具三個月內檢測合格證明及機械動態管理等機制,繼續加大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督抽測力度,持續改善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史鴻樂表示,成都市已全力開展移動源專項攻堅,一系列攻堅措施正在有序推進。據悉,《通告》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2018年發布的《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劃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的通告》同時廢止。
從“油”“路”“車”三方面
抓好移動源污染防控
會上,還通報了2021年二季度大氣和移動源攻堅情況及下一步工作計劃。據市“三大戰役”辦有關負責人介紹,4月初開展的以移動源、工業源和城市面源大氣污染防治為重點的二季度攻堅行動在穩步推進中。
工業源攻堅方面,生態環境部門組織對3204家家具制造行業企業的綠色化發展績效考核進行分級定檔工作,指導7585家涉VOCs排放企業完成自檢自查自測;經信部門會同生態環境部門持續開展“散亂污”工業企業清理整治“回頭看”,排查工業企業5618家,督促問題整改9個。
工地及其他面源方面,市“三大戰役”辦推動住建等七部門聯合出臺《成都市重點管控區域施工工地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導則》;市住建局印發出臺《成都市綠色標桿施工工地技術標準》(2021年修訂),積極開展建設工地天幕防塵項目試點工作,巡查檢查工地42901個次,對違規企業實施信用扣分62.75分。
同時,在移動源方面,2021年以來,全市持續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督抽檢,并加大問題非道路移動機械查處力度。截至5月23日,組織檢查工地及企業1656家,檢查非道路移動機械3416臺,檢測機械2137臺,發現問題機械145臺,立案33件,處罰24件,處罰金額14.17萬元。
對于移動源污染防控下一步工作計劃,市生態環境局機動車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從三個方面著手進行。在“油”方面,提前兩年實施《車用汽油》國VI(B)標準,強化油氣回收監管,打造綠色加油站;在“路”方面,推進貨物運輸“公轉鐵”,構筑城市綠色出行體系;在“車”方面,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促進老舊車輛淘汰,強化對柴油貨車的管控,分時分區域對不同排放標準柴油貨車進行控制;擬建立柴油車遙感監測(含黑煙車抓拍)等非現場執法處罰機制,嚴厲打擊尾氣排放超標車輛上路行駛的違法行為,做到超標必罰。(成都日報記者 繆夢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