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俺来也俺啦最新官网无码,青草青草视频在线观看2,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不用下载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科技創新生態不斷優化(高質量發展在身邊)

本報記者  黃曉慧  王偉健  宋豪新
2021年12月13日07: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開欄的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如何發力?鄉村振興如何深化?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有哪些路徑渠道?不同領域的人們對于高質量發展,都有著深刻的體會。

  今天起,本版推出系列報道“高質量發展在身邊”,采訪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領域一線工作者,描寫他們身邊的變化,講述他們奮斗的故事,透視經濟發展的脈動。敬請關注。

  

  中小科技企業孵化器負責人曲奕——

  區域協同 聯動創新

  前不久,國內首款便攜式心肺輔助系統的研發商——江蘇賽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維寧,獲得一筆來自上海的創投資金,為了更好地提升技術研發效率,他在上海張江設立研發中心。

  入駐張江后,王維寧的研發團隊迅速擴大,張江為其提供了醫療研發的全流程配套服務。而科研人員最關注的專利申報,也有綠色通道,從提交申請到獲批僅需半年,這讓王維寧贊嘆,這趟來對了。

  王維寧的張江之旅,與投資人兼孵化器負責人曲奕的推薦有重要關系。作為上海張江莘澤孵化器的董事長,曲奕有11年的中小型科技企業孵化經驗,他在張江的孵化器園區,已經入駐了幾十家中小型科技企業。

  “創新的主體是企業,中小型科技企業創新離不開人才,上海的人才高地優勢可以為創新加速。”在曲奕看來,以上海為龍頭的區域協同科技創新,在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迎來了契機。“上海的創新研發生態鏈完備度、高尖端人才集聚度,非常有利于長三角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除了孵化器負責人、投資人,曲奕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上海科技企業創業導師。這支由上海市為科技創業者量身組建的百人隊伍,主要由像曲奕這樣的資深業內人士組成。從創業指導到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大小煩惱,他們為成千上萬的科技創業者貼身服務。同時,上海穩定、豐厚的創業基金正為科技型企業注入活力,讓創業導師從志愿者變為下場和創業者一起干的合伙人。

  “每年,上海市的各類創業基金,都會給我們很大的支持,我們要做的就是為創業者找到匹配的創業基金。”曲奕說,“2009年,上海就放開了民營資本進入孵化器的限制,正是這種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土壤,培育了科技企業和孵化器的茁壯成長,也輻射帶動了整個長三角區域的科技創新”。

  科技成果轉化技術經理翁永妍——

  產研對接 加速發展

  “聽說蘇州研發出的壓電陶瓷新材料,在230攝氏度高溫下還可以正常工作,能不能給我們供貨?”11月初,蘇州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轉化技術經理翁永妍接到了一家大型企業的電話。很快,她就與攻克這一技術的欒鵬博士團隊對接,并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欒鵬博士團隊是一個解決了電子功能材料領域多項難題的國內優秀團隊,此前,團隊的不少成果都擱置在實驗室,難以走向市場。

  2020年6月,翁永妍的一次登門拜訪,讓事情有了轉機。“產研院是一家專門幫助科學家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機構,通過協調蘇州各層面的資源,為科技成果轉化搭橋,幫助有潛力的科研團隊將項目在蘇州落地。”翁永妍說。

  不過,與以往僅僅給錢幫助孵化技術成果不同的是,翁永妍更多考慮的是幫助科研成果找市場,幫助企業找技術,讓三方結成發展共同體。

  很快,在她的力推下,蘇州市產研院、蘇州高新區管委會、欒鵬博士團隊三方合力,注入了8000萬元的研發資金,并成立了蘇州思萃電子功能材料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由欒鵬出任公司總經理。

  事實證明,創新聯合體不僅提高了科技創新能力,還能夠快速實現產業化。不到一年時間,公司已與4家企業簽訂了價值3000多萬元的訂貨合同。今年11月份,公司的第一條新材料生產線已經投運,年產值預計達到5000萬元。

  無論是反復調研行業痛點、走訪企業交流對接,還是扎實學習先進理念、認真了解市場需求,作為一名曾經參與過6年技術研發工作、有著海外創業經歷和金融機構工作經歷的多面手,說到做好技術經理人的竅門時,翁永妍總結說:“技術經理人不僅要懂科技、善溝通,金融、管理、外語等也得有所涉獵。”

  不懈的付出給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進入蘇州市產研院兩年多以來,翁永妍成功推動了5個科研團隊在蘇州落地。翁永妍說:“企業對市場需求反應靈敏,只有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深化產學研結合,才能更好地推動科技創新發展。”

  高新區生物產業相關負責人鄧暉——

  明確權屬 激發活力

  “通過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我們全面建立了‘先確權、后轉化’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模式,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四川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局副局長鄧暉介紹,2019年,乘著四川全省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的東風,成都高新區與四川大學共建“成都前沿醫學中心”,構建了“共建、共管、共享、共服務”的合作模式。

  對改革感觸最深的,非一線科研工作者莫屬。作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一級教授,陳俐娟的另一個身份是成都賾靈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2019年4月至今,公司從初創十幾人的“兼職”團隊,迅速發展到如今50多人,公司估值也達到7億元。

  鄧暉介紹:“改革明確了科研人員與所屬單位是科技成果權屬的共同所有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面向院內科技工作者,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成果權屬中個人最高可以占到90%。”

  “改革讓我們在成果對外轉化、個人持股以及開辦公司時做到了有法可依,也極大激發了創業熱情。我被成都市激勵生物醫藥的政策與服務的理念深深打動,也是在這個時候萌生了創辦公司的想法。”陳俐娟說。

  “過去是‘甲乙方’,現在是‘合伙人’。”鄧暉說,政府建載體、學校引團隊,各司其職,共贏“立竿見影”。

  此外,按照項目發展規律,在創新研究階段,由四川大學提供課題申報、專利申請、公共技術平臺等服務;在孵化加速階段,成都高新區與四川大學共同提供包括概念驗證、公司組建、天使融資等服務;到了產業化階段,成都高新區提供土地供給、規劃建設、業務拓展等服務。“我們提供這樣一系列‘接力棒’專業化服務,就是為了讓科研人員能夠從其他事務中抽身出來,把更多精力投入科研。”鄧暉說。

  據介紹,通過試點,四川全省已在45家試點單位完成職務科技成果分割確權634項,作價入股創辦企業100余家,吸引投資近70億元。其中,四川大學已累計分割確權科技成果217項,科技成果評估作價超過20億元,企業直接投資近30億元。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13日 07 版)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