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報告·鄉村振興進行時 | 產業興旺視點】
“95后”丹巴大學生辭職回鄉開民宿:鄉村振興圓我夢
“中國最美鄉村”
丹巴縣是川西高原最早啟動鄉村旅游的涉藏區縣之一,有著“大渡河第一城”和“美人谷”的美譽,經過近二十年的長足發展,其“古碉藏寨美人谷”的形象名揚八方。
2005年10月,由《中國國家地理》發起組織的“選美中國——中國最美的地方大型評選活動”全面揭榜。以甲居藏寨、中路藏寨、梭坡碉樓為核心的“丹巴藏寨”依靠93.2分的得分雄踞榜首。
彩虹下的中路藏寨。趙云鵬攝
評委之一的攝影家王建軍這樣寫到:“我長期以來驅車奔馳在四川川西高原,美麗的丹巴就坐落在川西高原的深山峽谷中,大渡河從山間奔騰流過。丹巴的藏寨就依山傍水,面向太陽,坐落在山腰。其中,最有特點的是中路、甲居等村寨,它們和大自然渾然一體,表現出中國西部那種天人合一的神奇和壯美景觀。”
從此,“中國最美鄉村”成為了丹巴又一張傲人的名片。
丹巴在哪里?
2001年1月,法國SPOT-4衛星從太空拍攝了一張神奇的圖片:
地球上有一個五條山脈和五條河流以360°輻射環繞的綠色漩渦,這個漩渦的中心,是一座修建在山崖之上的白色的城市。
隨后,法國科學家們宣布,他們在中國西部橫斷山區,發現了“地球之花”。
根據人們辨認,這個“地球之花”就是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藏語里被稱為“諾米章谷”的丹巴。而“諾米章谷”一詞,在藏語的意思恰好就是“山巖之上的城堡”。
大金川、小金川、革什扎河、東谷河、大渡河,五水環繞。
夾金山、夢筆雪山、黨嶺雪山、雅拉雪山、白鶴山,五山合圍。
群山大河的中心,是在嘉絨藏族中至尊無上的“嘉墨墨多”——墨爾多神山。
山腳下,便是現在的丹巴縣城。
苦惱
“2014年以前很多人都出門打工,留在村子的就靠傳統農業,普遍收入不高。年輕人出去了都不愿意回來,村里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基卡依村黨支部書記經常對外來采訪的記者這樣回憶。
中路藏寨、甲居藏寨、梭坡碉樓群,是丹巴縣現存最完好的嘉絨藏寨,離丹巴縣城不遠,卻又都保留了嘉絨藏族最原始的建筑和最原生態的生活方式。自上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發展民宿旅游。“江西苗寨一天曾吸引了3萬多游客,甲居藏寨國慶黃金周7天也就4萬人,最多的一天4000余人。”這是丹巴一個鄉干部的苦惱。究其原因主要是藏寨交通條件有限,同時藏寨核心區承載量不足5000人,其他村條件更差,游客來了容納不下。
2014年以來,當地決定以全域旅游推動鄉村振興,完善基礎設施,打造集觀光、度假、休閑、體驗融合的田園綜合體。
中路晨光。趙云鵬攝
緣起
中路藏寨,藏語意為“神和人都向往的地方”。整個藏寨處于平坦的山腰,大地如同手掌般呵護著這個正對墨爾多神山的村寨。
中路位于丹巴縣墨爾多山鎮,以墨爾多神山為中心的嘉絨藏族文化積淀深厚,現存古碉88座、傳統藏式建筑600多座。近年來,隨著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的推進,原本隱于深山的丹巴藏寨“走出深閨”,越來越為人所知。
德吉,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丹巴姑娘,出生成長在中路藏寨。外出求學的她對家鄉有著無盡的眷戀,離家越遠,思念越深。
德吉。德吉供圖
德吉家是整個中路最早開始經營民宿的那一批。
父親貢布從1997年開始,就利用自家碉房的20多個房間辦起了德吉農莊。一開始,游客前來,只能單純地欣賞美景,后來,貢布又加入了一些當地的歌舞、美食等以豐富行程。
盡管內容上不是太豐滿,但如今,德吉農莊年接待量超過5000人,來自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的全國游客為德吉一家帶來純收入20多萬元。
這些,卻不是女兒德吉想要的全部。
艱難逐夢
對于村子的改變,德吉感受很深。“以前路很爛,游客在山腳下上不來,你看現在,柏油路修到了每一戶家門口。”
受父親的影響,德吉自小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擁有一家自己的民宿。
但她想要的和父輩的農莊又不完全一樣。
德吉看來,所謂旅行,更多的是體驗,是一種不同風土人情的交流,而不是換張床睡一覺,走馬觀花拍個標準游客照就走人。
德吉說:“希望以我的這個民宿為載體,能讓嘉絨藏族文化代代流傳,也讓游客感受原滋原味的嘉絨藏族文化。”
中路藏寨。趙云鵬攝
為了能早日實現自己的民宿夢想和積累經驗,德吉一邊在成都的醫院工作,一邊兼職當酒吧駐唱歌手和旅行團領隊,最多的時候一個人要打五份工。她甚至遠赴杭州,在京杭運河邊的一家民宿里學習經驗。
2018年,在得知家鄉開始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區后,醫學院畢業,在成都一家三甲醫院工作的德吉瞞著父母辭掉了工作,毅然回到家鄉中路,成了回鄉的第一個大學生。
對于德吉的這一選擇,最開始并不被親友理解支持,因為當地的傳統觀念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沒出息,才會回到村里。”
德吉說:“當時,老師和同學都想不通我為什么毅然決然選擇返鄉創業,因為我一直是他們眼里那個特別優秀的班長。但我只想說,返鄉創業對于那時候的自己來講,雖然是挺‘人跡罕至’的一條路,但我能感受到國家政策在不斷的扶持與鼓勵,家鄉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落后貧窮的面貌了。”
最開始,父親貢布也是反對者之一,累過苦過的老父親希望女兒能在城市中站穩腳跟,安個家,平平淡淡的生活。為此,父女倆有過爭論、有過冷戰,最終拗不過女兒的父親選擇了支持,轉而成為女兒最有力的支持者和大管家。
德吉堅持了下來,她圓了自己的“民宿夢”。
德吉康瓦
德吉,意為幸福;康瓦,意為宮殿。
德吉康瓦——幸福的宮殿,據說,這是東女國最后一位女王寢宮的名字。
這也是德吉給自己民宿取的名字。
德吉康瓦民宿。趙云鵬攝
利用自家的土地,民宿的建造嚴格按照當地傳統的工藝施工。
民宿主體為4層建筑,共設計23間客房。用當地特有的一種富含云母礦的石頭壘墻,中間夾的是黃土,厚實牢固又保暖,每個樓層板也是在木檁條上架細木、再架更細的柴枝,然后加很厚的黃土夯實,隔音保暖比混凝土還結實,最后架起方木骨嵌上原木地板。整棟民宿的施工也是請的當地經驗豐富的老工匠,全程手工打造。
屋頂四角構造上,同樣設置傳統碉樓的裝飾性構件。
建成的德吉康瓦民宿,以當地獨有的碉寨合璧的建筑形態高聳于中路藏寨高處,經過曲轉的林間小路來到山門前,沿石階而上,推開山門,進院就能看到遠遠的神山襯著眼前的寨房。兩棟碉房相互獨立又以廊橋相連。貢布大叔以兩個女兒的名字分別命名為“德吉樓”和“拉姆樓”,希望他們各自獨立又相互支持。
能眺望墨爾多神山的德吉康瓦民宿。趙云鵬攝
德吉為了打造民宿傾盡全力,并將整個過程上傳至短視頻平臺,同時不斷分享著中路藏寨的美景。2019年9月29日,她的民宿“德吉康瓦”正式開門迎客。截至2021年國慶前,平均每年可以接待游客上萬人,營業期間平均入住率達到百分之七十,在節假日甚至一房難求,往往需要提前2個月預定才能入住。
今天,這座有著23間客房的嶄新民宿儼然已成為游客必去的“打卡點”,在整個川西都小有名氣。
開民宿和回鄉創業已是潮流
“我趕上了鄉村振興的好時期,我認為未來返鄉創業會成為一種就業趨勢,越來越多的‘德吉’會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回來建設自己的美麗家鄉,青年一代本就應該肩負擔當和使命,把家鄉品牌打響,更何況我們當下處于互聯網新媒體時代,這正是年輕人的優勢。”作為當地第一個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德吉認為,“我們需要讓外界知道現在的藏鄉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的不僅是風貌,還有我們的思維。”
中路梨花開。趙云鵬攝
德吉的回歸,是丹巴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其他大學生回來了,外地投資者也來了。
截至目前,丹巴藏寨的核心區已發展各類民宿296戶,其中高端民宿30戶、中端民宿83戶、普通民宿183戶,總床位數達5246張。未來三年內,這一區域的民宿總戶數將增至500戶、總床位數達9000張左右,其中高中端民宿占比可能達到50%。僅僅德吉康瓦民宿所在的基卡依村,90戶家庭中就有20多戶開起了民宿,預計明年這一數據將翻一番。截至2020年底,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超過2萬元。
這些新增的民宿,將帶來更先進的服務理念,為中路藏寨注入一股股新的活力。很多年輕人也正在,亦或是已經投入到回鄉發展旅游的熱潮中。如今,“回家”,在丹巴籍大學生中已蔚然成風。
民宿的發展,隨之帶動的是旅游包車、農特產品的銷售,極大地帶動了當地旅游經濟,中路藏寨甚至丹巴,正在變得越來越好。
作者簡介
趙云鵬,網名“雪域修羅”,一個癡迷藏地風光和人文歷史的成都80后,最大的興趣愛好是攝影、寫作、研究藏地文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