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耿福能:多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是我履職初心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作為連任兩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對這句話頗有感觸,并身體力行。
履職盡責,字里行間透露出為民那片情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來自不同的行業,如何正確履職,發揮好代表的作用,耿福能的理解是要發揮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扎根基層的特點,把人民群眾真正關心、關注的難點、堵點找出來,具象化成建議提出來,使它成為有效推動問題解決的動力。
作為一名從大涼山走出來的人大代表,耿福能對于生養他的土地,抱有一份深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堅持“從基層中來,到田間里去”。作為曾經脫貧任務最重的“三區三州”之一,四川省大涼山地區的脫貧攻堅事關全國脫貧攻堅的大局。作為一家從大涼山走出來的醫藥企業,耿福能深知,人民是企業發展的土壤,只有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才能實現企業更好地發展。耿福能創立“好醫生”品牌,初心和理念就是“做好人,制好藥”,做形象好、品質優、負責任的企業。
從1996年開始,耿福能就帶領好醫生集團堅持不懈地在大涼山開展中藥材產業扶貧工作,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組織模式,按照“提供良種、負責技術培訓、種出來的藥材實行保底價收購”的創新方式對中藥材推廣種植,最大限度地降低種植戶的種植風險。2014年,四川省工商聯部署精準扶貧工作的時候,耿福能主動選擇了地圖上最邊遠、最困難的幾個村,說:“試一試,看看我們能不能幫上忙。”就這樣,他一點點撬動了大山深處絕對貧困的大石。
談及為何二十多年來始終堅持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時,耿福能感慨道:“很多年前,我去過一個村子。當我看到孩子冬天在雪地里跑,腳上凍得全是紅色的血印子時,心里很難過。我的家鄉還是那么貧窮,我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多掙一些錢,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
產業脫貧,為鄉村百姓撐起致富那片天
生于涼山州的耿福能,對大涼山地區的彝族群眾、草木風物有著發自內心的深厚感情。他當選人大代表后,建設家鄉、造福群眾的決心愈加堅定。
從當選涼山州人大代表,到成為四川省第十屆、十一屆人大代表,耿福能深知平臺越高,肩負的職責和使命越重。從2003年開始,耿福能先后提出貧困地區如何加大扶貧力度、民族醫藥產業如何加快發展、增加彝區三房改造投入資金、資源開發保障當地居民收益、少數民族地區人才和就業、中醫藥產業如何助力區域地區發展的建議近30項。
自從201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耿福能對代表履職工作愈加熟練,以更加勤勉的工作態度和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投入到工作中去。在涼山州9個縣種植川續斷、附子、金銀花、木香、大黃、一枝黃花等中藥材,面積達3萬多畝,帶動1.5萬戶7萬多群眾走上穩定脫貧奔康的道路,并吸引全國18個縣市開始種植中藥材。為實現這一舉措,好醫生集團累計投入達5億多元。
涼山州布拖縣火燈村,地處海拔27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曾經飽受貧窮的困擾。耿福能帶領好醫生集團積極引導,典型示范,免費為當地群眾提供中藥附子良種,捐贈生產生活物資和加強技術培訓指導等,得到了彝族群眾的認可和歡迎。由于每畝附子收入是傳統農作物的5倍以上,全村每年種植附子收入達100多萬元,并在2020年以高質量脫貧摘帽,歷史性地告別了延續千年的貧困歷史。
2021年9月,金秋花開,耿福能前往火燈村調研,再一次看到了村民喜獲豐收的笑臉。村支書馬查阿俄種植的4畝附子長勢良好,交到好醫生附子收購點,當天就領到收購款28784元。談及生活近況,馬查阿俄說:“種植附子是家庭重要的收入來源,現在大米、肉,想吃啥就吃啥,可以負擔得起了。孩子也走出涼山,考上了四川文理學院,成為村里第一個大學生。我現在每月給他1000元生活費。”
種植大戶馬查力爾以前沒有走出過大涼山,小時候經常挨餓,兄弟姐妹四人,衣服從來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直到穿爛為止。在附子的“幫助”下,他修建了寬敞漂亮的獨樓小院,還養了50多只羊、3頭牛、1匹馬,從村里長期的貧困戶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明星”。 經濟條件的改善也讓馬查力爾的思想發生了變化,他把兩個孩子送出大涼山接受教育。
在2021年2月25日召開的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耿福能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稱號。
涼山州結束了長久以來貧困的面貌,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耿福能又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制定了新的規劃:未來5年內,在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一定實效的基礎上,好醫生集團擬計劃在涼山州種植中藥材達8萬畝以上,在四川省內其他縣種植中藥材7萬畝以上,在國內其他適宜地區的中藥材種植達到5萬畝以上,實現全國10個省20個縣70個鄉150個村發展中藥材20萬畝以上、產值6億元以上,帶動10萬余農戶每年增收6000元以上的目標;同時在全國推進建設30個共50萬畝中藥材GAP示范種植基地,助力跨地域促進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效能提升,以促進共同富裕。
江山多嬌,中醫藥產業發展盡享那份愛
耿福能通過多年的實踐體會到,中藥材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模式能在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中發揮出獨特的優勢,不僅讓中醫藥這民族瑰寶煥發更多活力,還可以惠及更多群眾。
立于言,踐于行。耿福能帶領好醫生集團堅守行業本質,以中醫藥傳承創新為己任,不僅建立了中醫藥與干細胞研究院、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還與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等院校圍繞中成藥和生物醫藥主題持續開展課題研究,科研創新成果顯著,連續10年上榜工信部“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是“中國中藥制藥百強”和四川百強民營企業,成為當之無愧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近年來,耿福能提交的“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建立完整產業鏈,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大費壽比宣傳力度”“樹立文化自信,中醫藥文化從娃娃抓起”“開展中成藥四期臨床與國際接軌”“大力發展中醫藥現代產業體系”“支持發展中醫診所”“加快民族醫藥發展”“科學定義中醫藥”等中醫藥相關的建議達到37件。在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耿福能一次性提交了13件代表建議,內容涉及中醫藥創新、鞏固扶貧成果、鄉村振興、品牌和知識產權保護、中醫藥文化、基層醫療等主題。國家農業農村部專門回復了耿福能提出的“關于在脫貧摘帽地區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建立完整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并列出了詳細的發展規劃。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耿福能像一位高產的“作家”,以務實和勤奮為筆,以田間地頭和中醫藥為墨,將自己深入思考的建議書寫在大地上。在他當全國人大代表的9年多時間里,他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積極建言獻策,累計在大會、團會和小組會上進行了83次發言,提交了106條建議,共計16萬多字,涵蓋中醫藥發展、民生、健康、品牌和知識產權、科技創新等諸多領域。
將愛心送給大涼山 將民意帶到北京
耿福能十分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先后捐贈1.16億余元,體現出一個企業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涼山州境內,他先后投資興辦9家企業,向當地提供2000余個就業崗位,其中,有667名員工來自貧困家庭。他投資的布拖附子飲片廠、西昌制藥廠里,彝族員工分別占員工總數的90%和30%,員工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好醫生集團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應急工作組,下屬生產企業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組織全體員工放棄春節假期逆行返廠復工復產,24小時不間斷生產藥品和防疫物資支援疫情防控,先后對武漢抗疫一線和全國各地抗疫一線捐款捐物累計超過2000余萬元。
此外,耿福能作為四川省光彩協會副會長,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幫助貧困群眾、捐資助學,真實展現了好醫生“做好人,制好藥,關愛大眾健康”的企業理念。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過后,他在自身損失達2711萬元的情況下,向災區捐贈430余萬元的救災藥品和物資;將綿陽生產基地二期廠房無償提供給安縣中學和秀水中學學生復課使用,無償推遲企業建設投產;2013年雅安蘆山地震,集團隨即將價值70余萬元的捐助物資送抵災區;2014年云南魯甸地震,集團將急救藥品、飲用水、營養補充劑等價值150余萬元的物資送達災區。集團還投入上千萬元在浙江大學、四川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校設立“好醫生獎學金”,用于獎勵在科研創新方面表現優異的研究生及本科生。
截至目前,耿福能獲得了國務院扶貧辦2018年“ 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黨中央國務院2021年頒發的“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中央統戰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全國工商聯聯合頒發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民營經濟先進個人”,2021年民政部頒發的十一屆“中華慈善獎”,四川省政府頒發的“第二屆四川慈善獎-最具慈善愛心個人”,四川省慈善總會頒發的“2018年度四川省慈善總會‘四川慈善·因你更有力’愛心捐贈個人”等多項榮譽。
“在未來,我將繼續帶著責任與使命盡心竭力為民代言,更好地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耿福能談到,人大代表是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人民群眾,一定要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為改善百姓生活發聲,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多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