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俺来也俺啦最新官网无码,青草青草视频在线观看2,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不用下载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整治撂荒地,探索多種套種模式

四川:擴種增面 不與主糧爭地

2022年03月15日07:26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擴種增面 不與主糧爭地

  開欄語

  四川是全國大豆產量第三大省。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落實國家大豆振興計劃,開展大豆科技自強縣建設和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試驗推廣。

  如何全面完成大豆擴種任務?新增擴種土地從哪來?種子如何保障?科技如何護航?四川大豆對全國來說意味著什么?圍繞這些熱點話題,即日起,四川日報全媒體推出“大豆擴種觀察”系列報道,一線探訪全省因地施策抓實大豆穩產增產情況,敬請關注。

  大豆擴種觀察①

  “咔咔咔……”3月11日下午,達州市渠縣中灘鎮花園村5組楊家灣,幾臺挖掘機正在忙碌。“已奮戰近10天,騰退低效失管經果林。準備打造萬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片,預計4月播種春豆。”中灘鎮黨委書記陳東冬說。

  為確保播面落實,四川省把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示范推廣任務分解到成都、自貢等18個市(州)。為落實任務,各地如何行動?記者兵分多路進行走訪。

  做大增量整治撂荒地 將任務層層落實

  “地膜邊緣要用細土掩實……”近日,巴中市恩陽區尹家鎮大埡口村撂荒地整治現場,恩陽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羅中平向村民示范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細節。

  大埡口村的這片70畝土地,一個月前還是無人管理的李子園。“立春后村里組織村民復耕。”大埡口村黨支書張華介紹,該村已復耕撂荒地、低質低效經作園157畝。

  不光大埡口村。記者走訪發現,各市州將任務逐級分解到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和具體地塊,確保播面落實。

  “多種一畝是一畝。”眉山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賈現文直言,今年眉山糧食生產的工作主線是“穩糧增豆”:利用補貼資金,做好生產要素保障,調動種植戶積極性。

  攻堅擴種增面,在不與主糧爭地的前提下,打造集中示范片被視為關鍵一招。

  達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楊勇介紹,該市完成53.5萬畝的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推廣任務,將在全市高標準打造50個百畝高產攻關點、25個千畝展示片、5個萬畝示范區樣板。自貢市榮縣通過百畝攻關、千畝展示、萬畝示范,大力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新技術,實現玉米大豆平衡增產。廣元市劍閣縣明確形成縣有萬畝示范區、鄉有千畝示范片、村有百畝示范點(片)的格局。

  盤活存量因地制宜 探索多種套種模式

  “大豆行距30厘米比較合適……”3月10日,廣元市劍閣縣公興鎮,該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暨春耕生產現場會上向村民們演示玉米大豆套作間作種植技術。

  四川省是玉米種植大省。有效盤活已有玉米地的潛能是四川省確保完成擴種任務的重要保障。

  劍閣縣有復合種植玉米大豆的歷史。但由于以往缺乏機械、技術粗放,復合種植占比較小。“今年計劃在南部的公興鎮等宜機化區域推行玉米大豆復合種植。”劍閣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羅映波說。

  巴中市把“常年種玉米的地”列為擴大大豆播面重點利用的“五塊地”之首,并印發“選配良種、擴間增光、縮株保密”技術方案。“經測算,在玉米不減產的情況下,每畝多收大豆約120公斤。”巴中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陳昌華說。

  各地還因地制宜探索“果+豆”“藥材+豆”等多種復合種植模式——自貢市富順縣依托現有高粱、水果等優勢產業,推廣“+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涼山州西昌市在全市10萬畝晚熟葡萄中設置4個試驗區,篩選適宜當地的套種大豆模式;巴中市巴州區今年計劃發展中藥材幼苗套種大豆2.6萬畝,占全區大豆種植面積的33%……

  創新模式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全社會參與

  走訪全省多地,記者發現,依托新型經營主體規模化種植,是各地擴種大豆的重要手段。

  中灘鎮的萬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片采取“大園區+小業主”模式經營。陳東冬介紹,他們將示范片劃分成若干個網格,招募大學生、新型職業農民等進行種植。龍頭企業為其提供種子、技術,并負責回購。

  劍閣縣發動現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玉米大豆復合種植,鼓勵支持新型職業農民、種植大戶等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培育一批以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為主的專業化服務組織。

  落實獎補政策和生產要素保障也很有必要。

  “除中央財政補貼外,對擴種大豆的農戶以及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給予每畝95元的現金補助,并按每畝2.5公斤發放種子。”榮縣種植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鄧榆千說。

  也有一些農戶主動參與進來。去年,遂寧市安居區石洞鎮雙祠堂村奉光榮家庭農場與四川農業大學課題研究組合作開展250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實現“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

  嘗到了甜頭的村民奉光榮說,去年底他又流轉了1600畝田地,宜機化改造后準備進行玉米大豆復合種植。(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袁城霖 文銘權 秦勇 燕巧 鐘帆 張蒙 何勤華 王若曄)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