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成都的三個改變
漫步興隆湖畔,你會不會想到,同樣的時空下,極具科技感、未來感的場景正在上演?
液冷計算節點在暗室之中反射出金屬的光輝,因液體沸騰帶來的“氣泡”不斷躍動——這是成都超算中心的浸沒式相變液冷技術,對比同等算力規模、采用風冷技術的超算中心,這里每年可節電5000萬度,節省電量可供成都市1.7萬個家庭全年使用。
2018年前,這里尚是一個小土坡。如今,這里是城市新地標、新未來——目前,成都超算中心最高運算速度達到10億億次/秒,躋身全球超算前十,已為35個城市560余家用戶提供超算服務。
綠道蜿蜒、湖光滟瀲,一同成長的還有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2021年12月,與成都超算中心比鄰的天府永興實驗室揭牌成立,聚焦解決碳中和領域關鍵技術難題。生產、生活、生態在這里統籌布局: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這是綠色成都的一個注腳。
2022年伊始,成都踏上了新的進擊之路: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簡稱《總體方案》)相繼印發,支持成都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實踐和超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新的定位之一,正是城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示范區。
一座綠色低碳的城市,正在從生態、生產、生活的各個角落發生轉變。
綠色發展
從顏值到價值
“除了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其實成都還肩負了一個‘隱藏任務’:治理大城市病,促進大城市健康發展的先行示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是成都的“常客”。在他看來,《總體方案》有一句話很關鍵:著力健全現代治理體系、增強公園城市治理效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結合。
過去五年辛苦耕耘,成都邁入新征程:公園城市從“首提地”到“示范區”,從邁入“雙城”時代到駛進“雙碳”時代,從躋身常住人口超2000萬的超大城市到攀上GDP總量近2萬億元高峰……
成長帶來收獲也帶來“煩惱”。在李曉江看來,“大城市病”在中國普遍存在,比如空氣污染、交通擁堵、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缺、房價飛漲等問題,都是城市發展不充分不平衡造成的。
面對高質量發展時代考題,成都緊鑼密鼓地探尋下一步發展,尋求適合自身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即綠色低碳轉型。
2021年歲末,成都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優化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定》,提出要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優化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結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走出一條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生態環境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葛察忠看來,城市的生態與人文價值,不僅是其本身的價值,還有其提升帶來的城市宜居、人才吸引、產業發展、創新集聚等多方面的價值,“通過綠色生態建設,營造綠色宜居的生活環境和山水相宜的城市風貌,既可以保障城市生態系統功能健全,還有助于挖掘城市內涵,外顯城市底蘊,可以促進城市整體價值的提升。”
如今,成都的公園城市建設已從顏值走向價值。這里的價值,不僅是生態價值、經濟價值,更是城市內涵發展的長遠價值、人民幸福生活的人文價值。
今年年初,成都環城生態公園實現全線閉合,這一世界級工程串聯起了133平方公里生態公園、20平方公里生態水系、24平方公里城市森林、100平方公里生態景觀農業區。目前,成都已建成各類公園1300多個,累計建成各級綠道5000多公里,森林總面積80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0.3%,年碳匯量達205萬噸,生態價值逐步轉換為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城園相融的空間布局也正在構建。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將著力推動城市內涵發展、區域差異發展、城鄉融合發展,做優做強中心城區、城市新區和郊區新城,優化城鎮功能布局,形成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功能體系。
綠色產業
從轉型到招引
今年2月10日,成都金堂縣實施綠色低碳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打造綠色制造先鋒城市項目集中簽約,10個綠色低碳產業重大項目集中簽約落地金堂,協議總投資達129.4億元。
3月2日,成都市青白江區促進招商引智優化營商環境行動之綠色低碳產業鏈項目線上集中簽約舉行,多個綠色低碳產業鏈項目集中落戶,協議總金額達174億元。
3月31日,成都市舉行建圈強鏈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20個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落戶,綠色低碳是重點之一。
“近年來,成都全力推進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集群發展,主攻光伏、氫能、鋰電池、綠色低碳服務四大領域,獲批工信部成德高端能源裝備集群、國家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氫能產業競爭力全國第四,光伏、鋰電池千 億級產業集群初具雛形。”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通威太陽能總投資200億元的金堂基地一期建成投產,東方氫能產業園、中航鋰電50GWh動力及儲能電池基地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成都目前已擁有國家級綠色工廠34家、綠色設計產品4項、綠色工業園區4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家。除了對現有企業開展低碳治理,成都也在實施能耗約束前置綠色招引。
以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為例,其曾是以工業為主的傳統園區,經過戰略轉型后,出于新的綠色環保要求,已不再引進一些不符合園區當下發展方向的產業。而針對園區內的存量產業,產業園也會督促其進行低碳轉型,幫助企業推動效率提升與節能減排。“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通過組織智能科技產業創新聯盟等平臺,多次帶企業代表去研學交流,潛移默化地‘植入’低碳理念。”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管委會產業發展部副部長林爽提到。
“成都已經在擬定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行動計劃。”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基本思路是通過優化調整制造業產業結構、構建綠色低碳技術體系、廣泛實施清潔生產、提升綠色市場主體競爭力、加快建設綠色低碳載體等,全面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構建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與制造業賦能綠色發展相互促進、深度融合的現代化產業格局。
對成都而言,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也是樹立未來發展優勢。成都還有更體系的規劃:
比如聚焦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氫能等新賽道新領域,以“龍頭企業+產業基金+領軍人才+中介機構”模式,開展“鏈主”精準招引,育強綠色低碳產業鏈主,發揮鏈主作用提升產業優勢。
比如發揮好重產基金、科創基金牽引作用,設立綠色低碳產業基金,建立完善“母基金+子基金”的全產業鏈基金體系。
比如支持綠色低碳技術攻關,以“揭榜掛帥”方式實施綠色核心技術攻關和重大技術裝備研發科技創新,解決產業“卡脖子”問題。
比如支持碳中和服務業和綠色金融發展,力爭到2025年全市綠色低碳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以上。
綠色生活
從小眾到潮流
綠水青山,也是成都市民的幸福與期盼。
在陽臺拍雪山、上龍泉山觀鳥、去綠道騎行、在公園里露營……這兩年,有很多小眾的愛好正在成都成為潮流。
2017年6月,一張“在成都遙望雪山”的照片橫空出世,也讓“在成都遙望雪山”這一群體持續“出圈”。在短短幾年間,這一社群從最初幾人發展為數千人。觀山愛好者制作的成都歷年觀山報告顯示:去年成都空氣質量實現近十年來最好水平,優良天數299天,優良率81.9%,市民可遙望雪山60余天。
在成都,還有一群觀鳥愛好者,他們拿著望遠鏡或攝像機,觀察鳥的棲居生活環境及鳥和整個生態的關系,甚至生物多樣性。成都觀鳥會會長沈尤是位資深“鳥人”。據其介紹,目前成都境內已知分布鳥類達500余種,“不同鳥需要環境不同,每種鳥吃的食物也不同,可通過觀察鳥的構成初步判斷環境情況,鳥是生態環境健康評價標準的一個指標。”
如今,在成都觀猛禽也成了一種教育方式,越來越多青少年參與其中。除了龍泉山觀猛禽,都江堰觀林鳥、青城山尋啄木鳥、邛崍訪鸻鷸等活動備受青睞。
資深跑友小文,最近解鎖了百公里的成都繞城綠道騎行,一路上麥田、野花、小橋、溪流、湖泊,風光旖旎讓人心曠神怡。休息間隙,小文熟練地點開“碳惠天府”公眾號,“給你們看看我的積分。”屏幕上,她的碳積分已經達到了900分,這意味著,在配套的“綠色商城”里,她可以用這些積分換取共享單車的騎行季卡或者熊貓的主題周邊。
積分從哪里來?“只要是綠色生活,都可以換積分”,這位“低碳達人”給記者“科普”,每天運動的步數可以兌換,騎單車出行可以加分,燃油車自愿停駛也可以獲得對應減排量,然后換算成碳積分。
據“碳惠天府”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成都出臺《關于構建“碳惠天府”機制的實施意見》,在全國率先探索“公眾碳減排積分獎勵、項目碳減排量開發運營”碳普惠建設雙路徑,并將“碳惠天府”碳普惠機制列入生態惠民場景,賦予公眾在相關場景消費行為的低碳屬性。目前,“碳惠天府”已在微信、支付寶、微博、抖音等多個平臺推出,吸引參與用戶超60萬。
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成都正通過低碳能源、低碳交通、近零碳社區等等方式,系統性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向深而行,新變化不斷發生。
最鮮明的感受是,成都這座城市的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都堅持公交優先發展理念,促進綠色出行成為市民最愿意、最依賴的出行選擇,打造以軌道交通為主體的公共交通體系。截至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開通運營里程達到558公里,中心城區“5+1”區建成區內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100%,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60%,綠色出行分擔率達到79%……“軌道、公交、慢行交通”三網融合的綠色交通出行體系,更多的成都人綠色出行、體驗城市、體驗生活,推動城市交通向綠色低碳轉變。
一個“人人關注、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城市綠色低碳生活圈,也正逐漸建立起來。(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