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5周年
制度創新激發開放型經濟活力(經濟聚焦)
核心閱讀
掛牌成立5年來,成都自貿試驗區在擴大對外開放、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等方面持續發力,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通過創新對外貿易制度、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營商環境,成都自貿試驗區的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有力助推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2年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區域(以下簡稱“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5周年。5年來,成都自貿試驗區堅持制度創新,積極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戰略,加快優勢產業集聚,在擴大對外開放、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發揮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試驗田”作用,推動成都從內陸腹地向開放高地轉變。
發揮多式聯運優勢,積極創新對外貿易制度
2017年4月,兩輛英國越野車在運抵荷蘭蒂爾堡站指定的監管倉后,獲得成都國際陸港簽發的首張“一單制”提單。這張提單使得貨物從蒂爾堡站通過中歐班列直接運抵成都國際鐵路港,實現“門到門”運輸“一單到底”。
掛牌當月,成都自貿試驗區成功簽發全國首張“一單制”提單,有效連接了中歐班列收貨和送達環節,邁出了探索陸路貿易規則的重要步伐。
2020年9月,成都國際鐵路港簽發首張連接中歐班列及東向“蓉歐+日韓”海鐵聯運大通道的跨亞歐大陸橋多式聯運提單。通過公、鐵、海相結合的多式聯運方式,實現“一次委托、一口報價、一單到底、一票結算”。
2021年12月,中老鐵路開通后,成都自貿試驗區又推出新舉措。
“為了保證貨物運輸時效、降低企業運輸風險,我們聯合平安財險探索全程服務模式,與多式聯運‘一單制’的服務功能進行銜接。”成都國際陸港運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首趟成都到萬象的中老鐵路國際貨運列車上,多式聯運“一單制”再次升級——增加了全程保險功能,貨物在運輸中集貨、裝箱、中轉、關務、交付、還箱等環節出現問題,企業可以獲得相應理賠。
以“一”帶“多”,多式聯運越運越暢,國際通道不斷拓寬。
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已聯通境外69個城市、境內25個城市,獲批全國首批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成都國際鐵路港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已成為連接歐洲、聯通世界的重要供應鏈物流通道。
與此同時,成都國際班列實現從單向到雙向穩定開行、從定制班列向公共班列、從單一貨品門類向多元化貨源的轉變。成都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數據顯示,目前成都國際班列的綜合重載率、單柜貨值等保持較快增長。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以前我們的紅酒主要采用海運,運輸時間長達40天。現在從法國波爾多出發,先花半天通過公路運輸到蒂爾堡,再由中歐班列運輸到成都青白江,基本12—15天就能到達。”紅酒進口商徐丹丹說,依托國際班列的貨運優勢,公司的紅酒在運輸時間、品類選擇、單品價格等方面都具備了明顯優勢,可以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銷售業績每年增幅保持在30%左右。
時間就是成本,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明也深有感觸。“進入綜合保稅區開展業務,幫助公司大幅降低了成本。”江明介紹,在綜合保稅區內,修理一臺發動機能節約10—14天時間、約40萬元物流成本。除此以外,公司持續投入開發新技術,降低客戶的總體維修成本,“這極大增強了我們的市場競爭力。”
這是成都自貿試驗區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的縮影。成都自貿試驗區通過探索綜合保稅區設備零配件便捷監管等創新舉措,全面提升通關效率,降低企業通關成本,進口、出口通關時間較掛牌時分別縮短63.24%、86.49%。
掛牌成立以來,成都自貿試驗區大力推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廣應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便利通關機制,擴大“兩段準入”信息化監管應用范圍,實現口岸平臺功能向國際貿易全鏈條拓展覆蓋。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認為,近年來,西部越來越明顯表現出外向經濟拉動增強、內生增長動力增強等新特點。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對拉動外貿增長有明顯作用。
以中歐班列為例,成都自貿試驗區青白江鐵路港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片區優先保障成都及四川產能需求,為300余家重點企業提供穩定的國際物流解決方案。同時,先后開行多個特色產品專列,與德陽、廣元、瀘州等15地合作布局中歐班列產業基地,推動多種四川優質產品和技術開拓歐洲市場。2021年,中歐班列省內貨源占比超70%,拉動四川進出口貿易額120億美元以上。
減少流程增加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2021年11月,成都鴻圖共聚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取得了一份特殊的營業執照——成都第一份通過登記確認制辦理的營業執照。公司工作人員雷霞很驚訝:“原本預估需要一周時間來辦理,結果只花了不到兩個小時就辦完了,沒想到效率這么高。”
通過減少流程、增加服務,企業辦事效率不斷提高,這是成都自貿試驗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結果。
開展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試點改革,探索將商事登記由行政許可向行政確認轉變。在申請人提出商事登記申請并作出信用承諾后,登記機關依法進行形式審查,將行政許可改為行政確認,通過登記確認商事主體資格和一般經營資格,簽發營業執照并予以公示,大幅縮短了企業辦理營業執照的時間。
為更好幫助企業解決在國際化運營中面臨的法律風險,2019年,成都市司法局牽頭在成都設立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成都國際仲裁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西南)中心和“一帶一路”中心外國法查明(西南)中心。三個中心通過與成都全市法院建立訴調對接機制,為國內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企業和個人在貿易、投資、金融、知識產權等領域的爭議提供調解服務。
成都自貿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得益于成都不斷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產業龍頭企業選擇落戶成都自貿試驗區。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成都自貿試驗區現已吸引了順豐西部總部等一批臨空產業項目和龍頭企業,中國儲運、廈門建發等供應鏈管理企業,以及多家國際貿易鏈主企業前來落戶。
自掛牌成立至2022年2月底,成都自貿試驗區累計新登記企業18.38萬余戶,累計新增注冊資本18025.09億元,其中累計新登記外資企業1655戶,累計新增外資企業注冊資本1788.32億元。成都自貿試驗區在商事制度改革和推進企業開辦便利化服務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將改革成果陸續在更廣范圍內復制推廣,產生了積極的示范效應,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26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