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鄧龍江:
勇于嘗試 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創新
開 欄 語
日前,出席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的860名代表全部產生。他們是經各級黨組織逐級遴選產生的杰出代表,承載著全省511萬名黨員和24萬個基層黨組織的重托。他們中,來自生產和工作一線的黨員代表有306名,其中,黨的十九大以來受到省部級以上表彰的有278名。
這些黨代表的先進性體現在哪里?有哪些值得“書寫”的故事?他們將如何履行好黨代表的職責?今日起,四川日報推出“黨代表風采”欄目,敬請關注。
【人物名片】
鄧龍江,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示范性微電子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黨齡35年。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發表論文200余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
【人物故事】
5月21日,星期六,鄧龍江來到單位換好衣服,匆匆步入實驗室。潛心研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30余年,加班加點對于鄧龍江已是常態。
“電磁輻射控制材料的應用很廣泛。”鄧龍江舉例,在消費電子領域,手機、電腦做得越來越薄,“那么在變薄的同時,怎樣把熱量和輻射控制好?這就是電磁輻射控制材料應用的一個方向。”
過程殊為不易。由于整體工藝水平落后,核心技術存在瓶頸,這一領域高精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鄧龍江帶領團隊在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基礎理論、制備技術、工程應用等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研究,特別是在電磁輻射控制材料的“薄型化”和“超寬帶”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我國該領域關鍵技術自主創新,保障國防安全,提升行業競爭力作出了突出貢獻。“我們不僅實現了關鍵指標的達成甚至超越,還在各環節進行改良和創新,最終打破了國外專利技術壟斷,實現自主設計與生產。”言語間,鄧龍江滿是自豪。
“在研發過程中,我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各方對于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支持不斷加強。”鄧龍江介紹,得益于電子科技大學推動的“一校一帶”計劃,成果轉化得到多方大力支持。從搭建平臺到項目投入、建成,再到產品生產,耗時較短,直接促進了我國在某些重大裝備領域的制造能力。“現在,我們還加強和航空、電子等領域的重點單位的合作,力求快速實現從技術研究到應用轉化,提升我們國家在相關行業的競爭力。”鄧龍江說。
作為行業“領頭羊”,鄧龍江還有長遠考慮。“一是做好人才培養,要起好帶頭作用,讓青年隊伍盡快成長起來。二是要把握學術研究的方向,進一步與地方經濟發展緊密結合。下一步,我們要圍繞這兩個方面持續發力,爭取做出更多成績。”
【感言】
作為黨代表,我將繼續培養好學生、帶領好隊伍,努力做好科研工作,不斷勇于嘗試和創新,為國家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伍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