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豐收者 慶祝豐收節
八月桂花香,豐收喜氣揚。今年的9月23日是秋分日,也是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節日是社會記憶的載體,是文化發展的結晶。豐收節,正是這個時代的印記。
本屆豐收節的主會場,設在成都新津的天府農博園。有意思的是,成都的不少地名都可以用農耕文化來解讀。溫飽生活依靠“溫江”水利,青苗白米來自江水灌溉(青白江),豐衣足食帶來人流物流(雙流),新墾耕地要靠江河滋潤(新津)等等。還有著名的都江堰,更是農耕水利的文化圖騰工程,打造天府糧倉地,潤養蜀中兩千年。
寶墩文化遺址展館。新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古往今來,水稻養育了成都平原上的文明,也成就了無數個豐收年成。豐收節既展示了中國悠久的農耕文化,更承載了新時代的內涵。國家設立豐收節,營造了重農強農的濃厚氛圍、凝聚了愛農支農的強大力量,必將提升億萬農民幸福感、獲得感。自設立以來,豐收節活動影響越來越大,效果越來越好,這對于促進三農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提升國家實力、助力人民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天府農博園。新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人多地少還要保證糧食安全,靠的是勞動人民自古以來的耕耘不輟,以及在逆境中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農耕文化培育出的優秀品質,鑄就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占世界22%人口的奇跡,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豐收,豐收,偉大的時候。”一首老歌里這樣歌頌豐收。把豐收節慶活動提升到國家層面,全民一起慶祝,進一步說明了農業是強基固本的重要舉措,關乎國家發展的潛力和后勁。“本立則道生,本固則邦寧”,古老的智慧到今天依舊閃光。“食以安為先,民以食為天”,證明糧食安全和三農穩固是中華民族昂首闊步奮斗發展的根本。
收割機在地里奔忙收稻。廣漢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又是一年秋分到,華夏萬里秋收忙。在千山萬水之間,在千辛萬苦面前,無數農業工作者在壟上穿梭收獲,無數收割機在田間馳騁縱橫,用沉甸甸的收獲,抒發喜洋洋的心情。更多的人們,在豐收節的氣氛中分享著喜悅,表達著敬意。我們要抓住契機,積極謀劃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在農業農村現代化征程上步伐鏗鏘,讓廣大農民豐收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