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廠里住了60億只小昆蟲
四川有個中藥工廠,約60億只昆蟲群居在10多個養殖車間,頭尾相接可繞地球一圈。它們的生活由AI精準管理,每天吃數噸重的美食,喝優質純凈水,在“小黑屋”生活約180天后被“粉身碎骨”,再送往中藥產品生產線。
這座工廠屬于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它養殖的昆蟲名叫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的一種,因為外形酷似家中常見的蟑螂,常常被大眾誤解。作為蜚蠊家族中體積最大的昆蟲,美洲大蠊是唯一可以入藥的品種。
美洲大蠊是如何被做成中藥的?這款中藥市場銷路如何?近日,記者來到這個工廠探訪。
安逸的小蟲子:人工智能當飼養員,專屬營養師配餐
“噓!小點聲,別嚇著它們。”穿上防塵白大褂,套上鞋套,記者跟隨工作人員進入養殖車間。成蟲間的門一打開,面前仿佛一個黑洞,只能感受到潮濕的空氣涌來,借助工作人員手電筒射出的光芒,才勉強看清周圍的環境。整個房間像建材倉庫,里面擺放著一排排“箱子”,工作人員稱之為“芯片”。每個“芯片”里,住著密密麻麻的美洲大蠊,甚至連墻壁上也是黑壓壓的一片。拿手電筒一掃,黑褐色的聚團突然流動起來,發出一陣陣“沙沙”聲,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
見到如此密集的美洲大蠊群落,記者不免“恐懼癥”發作。工作人員卻很淡定:“別擔心,它們其實更怕人。”原來,美洲大蠊生存習性特殊,晝伏夜出,喜歡黑暗,手電筒的光芒打擾了它們的美夢。
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廠長文建國介紹,美洲大蠊的整個生活史包括卵、若蟲、成蟲階段。在工廠內的一生雖然僅有半年,卻過得十分安逸。
工廠里設計了一套人工智能(AI)算法驅動的“智能制造”系統控制,遍布養殖車間各類傳感器,不斷收集和分析包括溫度、濕度、食量在內的80多種數據,還會監測生長相關因素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影響個體美洲大蠊的生長速度,從而調控它們的產量。“這套系統可以通過從先前的工作中自我學習來進行調節,不斷調整飼養方案。”文建國說,工廠為美洲大蠊配備了營養師,每天的口糧除小麥、玉米等糧食外,還有奶粉、果蔬以及部分微量元素。
在養殖車間生長6個月后,美洲大蠊們會經過揀選、清洗等一系列程序,送到中成藥加工車間。在這里高溫烘烤、“粉身碎骨”后,成為入藥原料,進入制劑加工階段,最終變成藥品走進千家萬戶。
走向現代化的中藥:基因研究搞清“有效性”,智能化改造拓市場
記者十分好奇,這種小蟲生產的藥品,能賣得出去嗎?“市場很不錯,全國各大醫院都有銷售。”文建國指了指工廠旁邊的建筑工地,遠遠望去,大部分建筑已封頂,不時傳來叮叮咚咚的聲音。“現有生產線已相對飽和,擴能項目正在加速建設中。”
文建國介紹,擴能一方面是應對現有市場的增長;另一方面,公司目前正在推進治療慢性心率衰竭、放射性口炎等方面的新藥研發,一旦獲得國家批準上市,就能立即投入生產。
拓展市場靠的是療效。相比西藥的單一分子結構,中藥的成分復雜多樣,很難回答“為什么有效”“是什么成分在起效”等問題。“在動物藥方面進行基因系統研究,就好比進行西藥分子研究,是中藥走向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說。
從一只昆蟲到一瓶藥的過程,是四川中藥邁向產業化、現代化的一個縮影。
美洲大蠊因18世紀在美洲被發現而得名,但中國早就有它的“棲息地”。《神農本草經》對其入藥進行了記載,《本草綱目》進一步進行了性狀描述。科學研究發現,美洲大蠊體內含有豐富的促生長因子群,包括多元醇類和多肽類等物質,能夠促進潰瘍創面的愈合。傳統中醫認為,美洲大蠊入藥有活血散瘀、解毒消疳、利尿消腫、治胃病等效果。
然而,傳統粗放的養殖方法缺乏規范性和標準化,導致美洲大蠊性狀不穩從而影響中成藥的有效性和質量。“我們用生產工業產品的思路飼養美洲大蠊,可以做到每一只的基因都是穩定的,就像復制粘貼一樣。”耿福能介紹,公司一直專注美洲大蠊制藥規范化研究,參與起草的美洲大蠊標準已載入《四川省中藥材標準》。2016年,好醫生集團和四川大學開展聯合研究,揭示了全球首個藥用昆蟲美洲大蠊的全基因組圖譜,更深入地解碼美洲大蠊的藥用價值。
走出工廠,叮叮咚咚的聲音越來越近,去年開工的新工廠要趕在年底啟動試生產。新建的數字化智能工廠,對現有產能進行了數字化升級,單一的智能化模塊將被打通,通過系統集成,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目前,一款以美洲大蠊為原料的藥品已獲得加拿大天然藥物上市許可。
未來,小小美洲大蠊作為原料的中成藥產品將走出國門,奔赴海外市場。(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寇敏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