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多措并舉 讓農民工端上“金飯碗”、練就“硬手藝”
本月舉行的四川省第八屆農民工技能大賽上,成都小伙封正樂一舉創下佳績,在電工技能項目比拼中,他憑借嫻熟精湛的技藝拔得頭籌。實際上,在這場比賽中,成都參賽選手一展所長,獲得金牌總數第一、獎牌總數第一的好成績,展示了新時代農民工的昂揚風采。
優異的成績背后,體現的是成都農民工工作的精準有效、落地有聲。數據顯示,2021年,成都完成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訓超過50萬人,發放培訓補貼資金4.09億元,引導返鄉創業5500人以上,實現產值超過9.4億元。
成都隊選手封正樂獲得電工項目第一名。四川人社供圖
全流程促進四川農民工就業增收
強化技能培訓,能夠加速農民工轉型,增強他們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成都面向全市農民工群體大規模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分類培訓,提升了農民工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
在成都彭州市白鹿鎮,返鄉創業人員王安杰開起了自己的農家樂——“茂竹小院”。此前,他從未有過類似經驗,一開始便無從下手。彼時,彭州市就業局組織的農民工返鄉下鄉創業培訓正在各個鎮街開展,王安杰當即報名參加,接受了系統培訓。在此基礎上,當地人社部門還派遣兩位創業導師到家中指導,“面對面”答疑解惑,“手把手”傳授經驗。如今,“茂竹小院”日均收入最高可達6~8千元。
成都隊獲得四川省第八屆農民工技能大賽團體優勝獎一等獎。四川人社供圖
不僅僅是線下,在線上,精準有效的分類培訓也如火如荼地展開。成都人社部門利用“一根網線、一塊屏幕”,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移動智能終端等技術在職業技能培訓領域的應用。在成都于全國率先打造的全新數字職業技能培訓公共服務平臺——成都職業培訓網絡學院培訓平臺,升級建成四川省職業技能提升網絡培訓平臺,目前平臺上超過29萬學時的課程面向全省20個市州農民工免費開放。平臺通過匯集勞動者的網上學分、線下培訓記錄、職業資格證書等信息,建立了勞動者職業培訓電子檔案,與5000多家成都本地規模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用工需求收集機制,打通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最后一公里”。如今,平臺可為在線培訓農民工智能匹配推薦崗位信息,實現了“線上培訓—崗位推薦—就業跟蹤—培訓評估”的閉環服務,有效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的用工需求。
多措并舉為農民工創業添助力
適應農民工群體特征從“打工者”到“產業工人+返鄉創業者”,民工經濟從以往單一的勞務收入模式轉變成為“勞務經濟+歸雁經濟”這一變化。成都人社部門開展創業學習交流活動,舉辦后續創業服務專場活動。采取“以點帶面”的方式,重點培養“創業種子”,通過培養優秀創業典型,發揮示范作用,帶動更多返鄉農民工創業。
在成都黃龍溪古鎮,返鄉創業人員、黃龍溪龍見旅游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胡思在政府的幫助下,實現了對家鄉文旅資源的轉化。通過包裝升級、文化賦能,胡思將黃龍溪當地土特產轉化為極具特色的七大系列文創產品,通過價值梳理、組合打造,讓當地傳統民俗文化“火龍燈舞”得到全新呈現。現在,胡思正在和創業團隊一道,打造數千平的蓋碗茶文化基地,她感慨,“創業的經驗來自外出務工的磨礪,創業的底氣來自政府對農民工群體的大力支持”。
“扶上馬”還要“送一程”。據了解,近年來,成都市人社部門積極扶持農業園區設立農業眾創空間,建立返鄉創業培訓基地,以基地為載體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優質的見習、實習和實訓服務,吸引返鄉人員入園創業。目前,全市擁有30個鄉村振興就業創業基地,10個區(市)縣成為首批鄉村振興就業創業示范區(市)縣。
培育特色勞務品牌促進農民工就業
返鄉創業農民工胡思將家鄉的土特產進行包裝升級,深受市場歡迎。受訪者供圖
勞務品牌帶動就業能力強,是推動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和促進就業增收的有力支撐。在成都,“浣花女”“溫江花工”“金堂焊工”“邛州竹編”……這些耳熟能詳的特色勞務品牌早已成為成都勞務經濟發展的靚麗名片,促進農民工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截至2021年,成都發布了69個特色勞務品牌,3個項目入選省級“川字號”特色勞務品牌。
在彭州市,葛仙山鎮居民肖明芳通過當地就業局發布的勞務品牌培訓計劃,報名參加了月嫂培訓班,成功就業。50歲的肖阿姨已成為業內“明星月嫂”,月薪逾7000元。
在溫江區,“溫江花工”勞務品牌極大促進當地花木產業發展,幫助10萬人順利就業。高質量、高技能、高水平花木從業人員以“頭雁效應”助推當地花木產業升級,美名遠揚。
“2021年,成都已對超過2萬農民工朋友開展勞務品牌培訓。”成都市就業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四川出臺22條措施建設培育“川字號”特色勞務品牌,未來,成都將圍繞加強勞務品牌發現培育、加強勞務品牌從業人員技能提升等4方面,加快建設培育“川字號”特色勞務品牌,促進農民工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