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社區統戰最后“一公里” 提質人文青羊宜居“幸福城”
成都青羊區積極探索創新社區統戰工作新方法、新思路,形成“黨建引領+統戰創新+社會治理”工作模式,涌現出西華門社區“新文藝聚落”、琴臺路社區“青羊之源·文韻琴臺”等一批統戰特色社區,實現“一街道一特色、一社區一品牌”的社區統戰新格局,全面提質“幸福城”建設,讓社區百姓感受到“幸福感”。
堅持“統戰+基層治理”
聚焦“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努力探索實踐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創新路徑,青羊區少城片區積極融入社區發展治理“頂層設計、資源整合、統籌協調、重點突破、督導落實”的“五大行動”,從治理主體、治理方法、創新特色、治理效果、治理影響、公眾參與六個方面,充分發揮統戰人才優勢,深挖文化資源,講好少城故事。
青羊區社創支持中心作為區級樞紐平臺,大力培育發展社會組織和社會企業,凝聚新階人士,打造“青益+”社區志愿服務品牌,組織3210名志愿者開展大型志愿服務活動10場,受益群眾達1.2萬余人;啟動14場“送服務、進社區”活動,通過流動推介、集中路演等形式,為社區提供100余項貼近鄰里需求的品牌項目。
堅持“統戰+文化創意”
創新統戰文化服務形式,不斷達到雙贏效果。西華門社區結合天府廣場地理優勢,聯合省科技館、省美術館等十多家場館成立全國首家黨建文博聯盟,創新提出“黨建引領·文化統戰”的建設目標,推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形成“同心同行、共商共議”的聯盟互動新局面,逐步形成了“紅領天地新文藝聚落”品牌。
目前,西華門社區已擴展統戰共建單位16家、“民間音樂聯盟”等新文藝組織17家,累計開展統戰文化服務活動50余次、大型文化統戰品牌活動5次,服務人次超10萬人次,線上互動參與人次超200萬人次。
琴臺路社區圍繞“青羊之源、文韻琴臺”特色建設,積極聯絡轄區各民主黨派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創新曲藝文化的宣傳方式,繼承和發揚傳統天府優秀文化,形成了共建共贏社區統戰工作新格局。
堅持“統戰+產業發展”
青羊區針對產業園區企業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共性和個性問題,實施“青商培育”同心行動,先后舉辦了“新時代、新機遇、新發展”等為主題的30余期民企大講堂,邀請西南財經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專家學者現場授課,全區各街道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共有2000余人次商(協)會和民營企業負責人參加培訓學習。
圍繞市民需求,堅持商業化邏輯,在社區層面加快發展體驗服務、共享服務、綠色服務、定制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態,有機植入新經濟應用場景,建成百花小院、小關文創咖啡、3/4今站、寬窄匠造所、少城·視井、WeParK玩湃社區足球公園等新經濟場景和社區消費場景。
升平社區探索推進“商圈”統戰工作,將分散在區域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和資源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以建設“統戰之家”為抓手,搭建“同心驛站”“商居聯盟”“社區集市”等平臺,發揮基層統戰“調節器”作用。
堅持“統戰+對外開放”
聚焦國際資源,高能級擴大青羊“國際朋友圈”,建成清水河外籍人士社區服務中心1個,開展“Hello鄰居”鄰里節、“琴臺歡歌 錦繡青羊·社區Style”品牌活動,組織國際文化課堂和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班等類型的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主題活動12場(次),赴寬巷子社區開展領事保護“走基層”公益宣傳,舉辦專題圖片展5次,鞏固和提升了轄區公民的領保意識。
清波社區攜手臺灣云林縣古坑鄉華山社區積極開展線上“蜀文化之旅·蓉臺社區文化云端交流活動”,開辟線上“云交流”,蓉臺兩地200余人參與交流,零距離傳遞同胞親情。
西華門社區著力打造臺灣“孫阿姨廚房”品牌活動,通過“端午”“中秋”等主題活動,讓美食作引,傳承“家文化”,營造“兩岸一家親”良好氛圍。
安康社區充分發揮僑資源豐富優勢,圍繞“僑之家”建設,探索形成了一個“僑之家”工作網、一個僑情數據庫、一批僑界達人、一個溫馨之家,聚焦社區公益事業。
堅持“統戰+群眾工作”
推動群眾廣泛參與社區統戰發展,激勵社工提升專業水平,打造“青·智說”悅學行動品牌,以點對點“問診”等方式,有效提升社區統戰成員和居民骨干參與社區統戰提升工作。以視頻、音頻的方式在微信公眾號開通“星期五課堂”,通過社區書記講、院落骨干講、專家講,提升社區統戰實操能力。
根據青羊區少數民族多、宗教場所多的實際,在西華門社區打造嵌入式社區民族示范點,持續開展“愛尚民族工作站”建設,圍繞民族文化、民族特色、民族融合打造“民族驛站”特色品牌,組織“講好民族團結成都故事青羊篇章”等各類分享體驗和主題沙龍活動,促進社區和諧穩定。青羊區以打造小社區“一枝獨秀”“微景觀”為落腳點,逐步形成大統戰“百花齊放”新格局,社區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王凡、實習生孫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