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糧倉裝滿“放心糧”“安全糧” 專家:靠科技
人民網成都2月8日電 (朱虹)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重大使命,四川省在水稻生產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路和舉措?
2月8日,在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上,四川農業大學教授馬均認為,水稻核心的技術依然是要靠科技創新來實現品種和技術的突破,并在生產上進行推廣應用。具體是在三個方面:
一是抓牢綠色高效突破性重大品種的培育。通過種質資源的創新和利用,利用現代的生物技術,使水稻品種的產量品質和抗性等躍上一個更高的臺階。四川農業大學主持的水稻生物育種重大項目,通過多學科多行業聯合攻關,已有不少品種獲得四川省“稻香杯”優質稻評比的獎勵,品質、產量達到農業農村部超級稻標準,即將投入生產應用。
二是加速技術的轉型升級。四川將大力發展和應用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多目標平衡的核心生產技術。一方面,要創新高效生產技術,解決“國家要糧、農民要錢”的瓶頸問題,我們將通過全程機械化的精準播種、精確施肥、水肥一體化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實現輕簡高效、節本減投、提質增效技術的突破,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并且推動水稻生產的規模化;另一方面,是補齊生產技術短板。丘陵區是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重點和難點,丘陵區的機械化程度相對較低,我們即將開展的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項目,組建產學研推用一體化創新聯合體,研發、制造丘陵山區水稻智能化育插秧機械,補齊丘陵區水稻生產機械化、信息化技術和裝備短板,大幅度提升四川省丘陵區的水稻生產機械化綜合水平和現代化水平;第三則是突破綠色安全農業生產技術的瓶頸。四川農業大學準備通過多學科的交叉,從品種選育和篩選、栽培技術、土壤改良等方面著手,力爭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保障天府糧倉裝滿“放心糧”“安全糧”。
三是積極探索農業技術推廣的新途徑、新模式。馬均說,將繼續堅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田間地頭作為農業科研的主戰場和學生的課堂,進一步完善水稻“一優兩高”(優質高產高效)生產競賽活動模式,真正解決農業技術從實驗室到試驗田,再到農戶大田轉化的難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