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業展“宏兔”:力爭通過5年努力,規模突破10萬億元
人民網成都2月22日電 (劉海天)兔年伊始,四川工業布局展示新的宏圖:力爭通過5年努力,全省工業規模突破10萬億元。
今日15時,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金河賓館舉行“四化同步”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一場會議。在這個主題為“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高質量推進制造強省建設”的會議上,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翟剛,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楊昕,科技廳副廳長景世剛,教育廳二級巡視員程微夢分別介紹了有關情況,并圍繞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會議主持人黃怡介紹,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四川省委創新性提出以“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作為總抓手來統攬四川現代化建設全局,這是貫徹中央精神、立足省情特征、著眼長遠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相關部門將分別圍繞“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召開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劉海天攝
翟剛就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高質量推進制造強省建設的基本考慮,進行了簡要介紹。
他表示,新型工業化是我們黨基于百年工業化實踐的偉大理論創新,其在四川省的生動實踐,極大地提升了四川工業化質量水平。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四川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新的起點謀劃和推動四川新型工業化實踐,加速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制造強省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有力支撐了四川地區生產總值邁上5萬億元臺階,為四川與全國同步步入全面小康社會,作出了有力的貢獻。
2022年以來,中共四川省委先后作出“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以工業為主體建設具有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工業興省,大力實施制造強省戰略”等重大戰略部署,有力指引全省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戰勝重重困難,走出堅強曲線。2022年,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總量達到1.64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3.8%,比全國高0.2個百分點,較好地支撐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9%,達到5.67萬億元,為穩住全省經濟大盤發揮了“定盤星”“挑大梁”作用。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在四川這樣的人口大省、經濟大省邁步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必須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立足歷史階段和區域特征,加速制造強省建設。
四川將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力爭通過五年的努力,實現全省工業規模突破10萬億元,新型工業化取得明顯進展。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全力實施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計劃,就是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先進材料、能源化工、醫藥健康六大優勢產業到2027年在現有的基礎上翻一番。在六大優勢產業的關鍵和重點領域,如航空航天、清潔能源裝備、新型顯示等領域,著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產品、掌握一批與國際先進并跑或領跑的核心技術、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優質企業。與此同時,大力培育核醫藥、預制菜、無人機、機器人、動力電池等新興領域,前瞻布局量子信息、太赫茲、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搶占產業“新賽道”,夯實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引擎支撐,穩定和提升制造業比重。
二是充分發揮科技大省、人才大省優勢,以“揭榜掛帥”“賽馬”等方式實施產業基礎再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加速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推進高水平產業技術創新,打造全國重要的制造業創新基地。
三是著力推動產業成鏈集群發展,梯次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培育打造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特色消費品3個萬億級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快推動成都軟件和信息服務、成德高端能源裝備、成渝電子信息先進制造3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向世界級集群躍升,培育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千億級先進制造業特色產業集群。實施強鏈補鏈工程,強化能源和戰略性資源保障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四是強化優質企業培育。力爭通過5年努力,培育打造一批制造業“領航”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3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500家,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優質企業。
五是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落實質量強國戰略部署,狠抓制造業質量、標準和品牌建設,推動“四川造”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加快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堅持以數字化變革催生發展新動能。加快制造業綠色化轉型,全面開展工業企業安全環保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建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和要素資源差異化配置激勵約束機制,開展“畝均論英雄”評價,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率。
翟剛介紹,堅持“四化同步”是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新型工業化的必然選擇,四川有以下幾點考慮:
一是在推動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賦能行動,制定發布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助力全省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全面加強現代信息基礎能力,以“5G+工業互聯網”推動傳統制造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大力培育應用新模式,加速產業迭代升級。
二是在推動新型工業化與城鎮化的良性互動方面,主動適應以都市圈和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城鎮化進程,積極推動重大生產力布局調整,具體就是突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總牽引,重點打造成都都市圈先進制造業核心區,加快“兩翼三帶”制造業崛起,強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和北翼地區制造業協同,打造瀘州-宜賓,南充-達州制造業組團,做強成德綿眉樂雅廣西攀經濟帶、成遂南達經濟帶、攀樂宜瀘沿江經濟帶制造業。著眼“五區”產業共興,推動資源地、研發地、生產地、消費地聯動,實現人、產、城協調發展。
三是在推動新型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的相互協調方面,根據四川的地形地貌特點,重點發展耕、播、管、收全系列丘區山區智慧農機裝備,發展新型農產品初加工裝備,提高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大力發展新型農用化工,加快發展水溶性肥、復合肥、測土配方肥和肥料增效劑,攻破高效、低毒、低殘留等農藥核心技術,為糧食安全戰略提供有力保障。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環保技術向農業生產、經營、加工、倉儲、流通、服務領域應用和滲透,加速農業農村信息化和數字鄉村建設。推動農產品加工業高端化和精細化發展,做優川酒、川煙、川茶等優勢產業,助力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和實現共同富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