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俺来也俺啦最新官网无码,青草青草视频在线观看2,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不用下载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中國科幻 可賀可期(堅持“兩創” 書寫史詩·新征程 新輝煌)

2023年02月28日07: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為電影《流浪地球2》海報,圖②為電視劇《三體》海報,圖③為電影《獨行月球》海報。

  從《三體》小說風靡全球,到《流浪地球》《獨行月球》等影視制作日臻精良,中國科幻文藝蓬勃發展、生機涌動,海外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備受矚目的文藝現象。本期三篇文章從不同角度聚焦中國科幻文藝,揭示科幻領域對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的創新探索,感受科幻背后來自科技進步、時代發展的巨大支撐,探討中國式想象走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文化使命。                       

  ——編  者

 

  充滿活力的文藝領域

  阿  來

  從本質上說,科幻是一種類型文藝,但它在類型創作中注入了前沿的科技元素和科學思想,所以帶給人非同一般的感受和影響。早在20世紀之初,魯迅先生翻譯出版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的《月界旅行》時就說過,科學小說“經以科學,緯以人情”。而今,科技創新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在重視科技、發展科技的當下,科幻文藝自然受到更多關注。

  大概20多年前,我們在辦《科幻世界》雜志的時候,便堅定了起點要高、要能跟世界對話的決心。途徑無外乎兩條,一是廣泛而系統地譯介世界科幻文學經典,把科幻文壇最好的作品、最好的作家介紹到中國;二是努力在年輕作者中發掘人才,給他們施展才華的天地。今天中國科幻文學的中堅力量,如王晉康、劉慈欣、韓松等,很多都是在那個時期成長起來的。

  其間,我們組織若干次科幻大會,邀請國際一流作家來跟本土作者對話。這些作家不僅都來了,而且非常關注中國科幻的發展。如今,中國科幻文學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更加為國際同行所矚目。科幻影視也是如此。曾經在看外國科幻大片的時候,我心里想著中國什么時候才能做出這樣的電影。電影《流浪地球》系列已經讓我們看見了這樣的可能、這樣的現實。就是靠著這樣一股精氣神,幾十年時間,中國科幻達到讓人刮目相看的規模和水平,成為最有活力的文藝領域之一。

  年輕的當代科幻創作者有熱愛、有激情、有強大的吸收能力,還有對中國文化的體認和理解,幾方面相互作用,孕育出中國科幻文藝的獨特氣質。悠久的歷史傳承、深厚的文化土壤、代代相傳的價值觀念,決定了中國科幻一定有對人類命運和人的價值的不同書寫。電影《流浪地球》里“帶著地球去流浪”的情節設定就非常有中國文化特色,危急時刻不是坐著飛船去尋找新的生存空間,而是懷著故土情懷將地球一起帶走。中國科幻里類似這樣的文化因子還有很多。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科幻與世界對話,不僅要在主題上具有探索性,要對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科學前沿保持敏感,還要挖掘和展現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擁有對科幻類型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創作自覺。作為一種類型文藝,科幻創作需要熟練掌握類型程式,但是最好的作品一定是超越類型的。許多科幻經典都是如此。寫出中國科幻獨特風格和突破科幻既有類型程式,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

  面對近年來持續的科幻熱,許多出版機構、影視公司和文化創意機構加入進來,在科幻產業領域謀劃實踐。我由衷地希望,大家能夠把科幻作為長遠的事業來發展,在開掘潛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創作群體創造力的培植涵養。科幻創作者自己也要有定力:是滿足于各領風騷三五年,還是追求持續噴涌的寫作生命?是想寫3年,還是想寫30年?創作者應該放遠眼光,多在積累上下功夫。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從文學經典的閱讀到科學知識的吸納再到審美修養的提升,不斷錘煉鍛造創作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了解國情、了解民心,提升自己閱讀生活、閱讀社會的本領。期待更多優秀創作者在科幻領域積累、創造,拿出更多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精品之作。

  (作者為中國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

 

  走向世界的文化使命

  陳楸帆

  回顧新世紀以來的這20多年,不難發現,隨著世界范圍內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科幻文藝的題材內容、形式形態和創作傳播都在發生變化。中國科幻尤其成為一道醒目的風景。海外讀者和觀眾渴望從中國科幻中了解中國人如何想象未來,如何看待科技與人類與萬物的關系,這成為中國科幻吸引世界目光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新興技術領域,中國已走在探索前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技術,將源源不斷地為科幻創作提供靈感源泉。無論科幻內容與形態怎么變,它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探討科技力量如何影響并改變人們看待世界以及跟世界互動的方式。這個影響和改變可能比較隱蔽,很多人察覺不到,科幻要做的就是將司空見慣的事情陌生化,從而引發人們思考。現在科幻創作就已涌現出以結合傳統文化(如《中國軌道號》《新新日報館》等)、探討生態文明(如《零碳中國》《固體海洋》等)、聚焦元宇宙及人工智能(如《無名鏈接》《AI未來進行式》等)為主題的新風潮。

  科幻是一種開放、多元、包容的文藝類型。科技從業者、企業家、教育工作者、藝術家等各行各業的讀者觀眾,從科幻作品中汲取靈感,科幻創作也表現出越來越廣泛的視角和風格。我們出現了《三體》這樣處于“金字塔尖”的作品,也需要大量類型風格多樣的作品,這樣才能夯實基礎。現在許多寫傳統文學、推理小說的作者也來創作科幻小說,而且寫得非常好,帶動了科幻與推理、懸疑、情感等其他類型作品融合,創造出新的混合類型和敘事風格,突破了傳統科幻文藝的界限。隨著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融入科幻影視,觀眾的視聽體驗也不斷被刷新。

  今天說起科幻,它已經不單是文學樣式,還包括綜合性的動畫漫畫、影視作品、游戲、沉浸式體驗主題樂園及周邊產品,這給了科幻創作者更廣闊的空間。據有關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營收829.6億元,同比增長50.5%。中國消費市場不斷發展,對科幻內容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大。一個從原創出發,同時不斷匯聚文創力量、豐富形式業態、延伸產業鏈條的科幻產業就在不遠的未來。

  隨著中國科幻文藝在國際上越來越受歡迎,新的國際交流合作方式不斷涌現。通過出版譯介、聯合制作、產業互動等形式,中國科幻將創作出更多跨越國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優秀作品。當然,中國科幻要走向未來,必不可少的是文化使命感。如何將中國人對科技、宇宙、未來的想象,深刻、優雅、活潑地展現給世界,同時藝術地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美學精髓,傳遞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和諧理念,呈現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入思考,這是擺在中國科幻人面前的課題。

  (作者為科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科幻文學委員會副主任)

 

  科技進步的文化映射

  李  菂 

  廣受人們喜愛的科幻小說《三體》,虛構了一個探索地外文明的“紅岸基地”。現實中,除了基礎天文學研究之外,“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日常工作也包括搜索地外文明。作為科學工作者和科幻愛好者,我時常有感于科學與科幻的這種奇妙連結。

  科學研究和科學幻想都需要直面未知的勇氣。以地外文明探索為例,從上世紀70年代,就有大型天文望遠鏡將加載了人類文明信息的信號發射到宇宙深空。“中國天眼”不對外發射信號,而是系統地尋找來自太空的帶有智慧特征的電磁信號。地外文明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外星人是否會跟人類進行友善的交流?這些都是目前沒有答案的問題。但如果不進行探索,人類只能被動接受任何可能。科幻創作同樣是一種探索,甚至可能有更多、更純粹的探索之喜悅。我很喜歡劉慈欣的作品,除了《三體》,還有《超新星紀元》、《鄉村教師》以及《地火》這樣的早期作品。在我看來,他作品的內核不是技術而是人,其中貫穿著對人類文明的前瞻和對人性的思考,充盈的人文關懷令人感動。

  科幻文藝和基礎科學研究的興盛都離不開一個風華正茂的國家、一個朝氣蓬勃的時代。前沿科學尤其天文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發現”,而“發現”的重大進展往往依托于探測能力的飛躍。這飛躍的背后是強大的國力支撐。以天文學最年輕、最活躍的快速射電暴研究為例。快速射電暴在1‰秒可以釋放足夠人類社會使用1萬億年的能量,它的發現意義深遠。2022年,“中國天眼”發表其捕獲的全球首例持續活躍的重復快速射電暴,編號FRB 20190520B。在“中國天眼”投入使用之前,我們在快速射電暴研究領域缺乏有力工具。自2020年正式運行,不到3年,依托國家支持下的這一大科學裝置,我們在這個新興前沿實現了從追趕、參與到局部引領的跨越。FRB 20190520B的發現得益于我國持續投入的大科學裝置建設,得益于以南仁東先生為代表的幾代中國天文人的努力。

  和科學研究一樣,科幻創作同樣離不開時代的土壤,好作品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建立在整個國力基礎之上。科幻小說想象的邊界、科幻影視的表現內容和制作水平,無不需要現實科技條件的支撐。正如導演郭帆所說,強盛的國家才能托舉起強大的科幻產業,當中國人建立了空間站、實現了太空漫步,觀眾看到《流浪地球2》里中國航天員出艙的場景時,就毫不感到違和。可以說,今天的科幻熱,是國家科技發展在文化上的必然映射。

  在快速射電暴等新興前沿領域,中國學者依托自主設計、制造完成的大科學裝置,不斷拓展人類視野,給人類帶來更大想象空間。作為基礎科學研究人員,我特別期待快速射電暴這樣激烈而神秘的天象不僅被科學家看見,更被科幻作家想到,孕育出更多精彩的故事。我期待科研能夠增強人類想象力,科幻為歲月傳承文明。

  我經常和團隊里的年輕人說,我們做的事,要能匹配我們所處的時代。我所從事的領域依然需要全面的學習、追趕,與此同時,我很高興看到年輕一代已經有了平視世界的底氣。期待我們的科學、我們的科幻有越來越多的原創,越來越多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越來越多的坦然平視、一往無前。 

  (作者為“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本報記者徐馨采訪整理)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28日 20 版)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