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十大名中醫 | 張廷模:德醫雙馨六十載 仁心仁術鑄醫魂
張廷模給患者看病。人民網 王凡攝
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導張廷模是一名中醫藥專家,雖然年逾八旬,他仍活躍在中醫臨床、教學一線。從學醫、踐醫到傳醫的60年來,張廷模始終用行動踐行著“盡心盡力為患者服務,用心用情為學生引路”這句肺腑之言。
2022年,四川省十大名中醫評選,張廷模榜上有名。作為醫者,他救死扶傷,點亮生命的希望;作為師者,他教書育人,點燃人生的希望。
面對成績,他說:“我的實際年齡已經80歲了,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繼續盡心盡力地為患者服務,并把我這些年來的經驗和思考用文字梳理后進行分享,讓后人能夠少走一些彎路。”
醫者,救死扶傷
從醫60年來,張廷模對內科疾病和皮膚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他辨識疑難重癥精準,療效顯著,治愈多例“病危”的剝奪性皮炎、不明原因高熱等住院患者,其療效令主管的西醫專家稱奇。
張廷模醫藥兼修,古今并重,基礎堅實,知識面廣,并積累了獨到的用藥經驗。曾經,成都中醫藥大學一名職工因持續高熱“病危”,在西醫醫院10余天通過各種檢查,無法確定診斷。張廷模應邀診視,認為患者乃濕熱遏阻少陽而兼氣虛,以蒿芩清膽湯加減,囑服3劑。患者當晚7時左右服藥,11時開始退燒,又留院觀察3天,體溫正常出院。
張廷模除了醫術精湛,醫德也十分高尚。這與他的家族祖傳行醫、傳承醫德有直接關系。
張廷模出生在中醫世家,是家族醫術的第四代傳人,很小的時候便跟隨在父親的身邊看著父親治病救人。其父張濟良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醫德高尚,父親的診室永遠為病患敞開,來者不拒。看到有病人因為沒錢治病,甚至還會自掏腰包為病人買藥。張廷模耳濡目染,不但繼承了父親的義診傳統,而且將足跡伸得更遠、踩得更深、拉得更長。
1963年,20歲的張廷模被分配到四川省瀘定皮膚病防治醫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只要一有空,他就背著一個出診箱,到鄉下為鄉親們治療。
17年間,無論深夜黎明、嚴寒酷暑、風霜雨雪,只要患者有需要,張廷模就會肩背藥箱,奔走在瀘定蜿蜒的鄉間小路上,為鄉親們送醫送藥、把脈問診。走村串戶,及時為患者解除病痛,讓張廷模成為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健康“守護人”。
離開四川省瀘定皮膚病防治醫院后,他也一直秉承著治病救人的醫風醫德。曾經,成都紅牌樓服裝廠有一名退休工人因中風,家中只有兩位空巢老人,不便出門看診。張廷模得知該情況,為幫助其盡快康復,主動利用休息時間免費上門看診。一年時間,張廷模每周風雨無阻前往病人家中義診,直至病人康復。
應邀到新津縣中醫院的6年間,張廷模通過門診、查房、講座等方式培養基層中醫藥人員。雖然張廷模是名老中醫,他的門診掛號費始終是每人次50元,一直沒有漲價。他離開時,新津縣中醫院統計他開過的藥方,均價30元左右。他說,讓廣大患者花盡量少的錢,取得盡可能大的療效,是醫生必須具備仁心仁術。
師者,傳道授業
張廷模不僅是懷有仁心仁術的醫者,也是教書育人的師者。作為首屆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他豐富的臨床實踐、浩瀚的學術思想是中醫藥學發展的重要智力資源。
1978年,張廷模以優異成績考上了成都中醫學院首屆中醫藥研究生。讀研期間,除專業學科外,他還認真學習了四川師范大學教授講授的訓詁學,對于其后的職業生涯受益匪淺。
那些年,他為了學好中醫,在學習資料上,也很是舍得投入。1977年,每月基本工資24元,他就可以花費17.5元購買一套《中藥大辭典》;1979年,每月工資42元,他就可以花費32元購買一套《辭源》。他說,學中醫,一定要研究古籍文獻,中醫藥文獻言簡意賅,領悟前提,方可洞悉真諦。因此,他還把中國古代各種中醫學典籍買來逐一研讀。現在他的家中有中醫藥經典原著、中醫大辭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以及詞源、辭海、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爾雅等辭書數百冊,都是上世紀自購的,其中不少書已經被翻閱得很破爛了。
畢業時,因為成績優異,臨床經驗豐富,學校讓張廷模留校任教。他說:“當時中藥學是我們學校的金字招牌,也是一個品牌學科,要在這個學科任教,要求很高。”張廷模自覺先天口才不足,給表達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了不砸品牌學校的“金招牌”,研究生畢業后,他更加廢寢忘食地投入到中醫醫理的學習中。
他首創以藥物功效為核心的教學方法,上推性能、下聯應用和證候禁忌等知識,有效解決了中藥涉及面廣、不好講又不好學的難題,達到事半功倍、執簡馭繁的效果。他為碩博士研究生、本專科學生及中醫藥人員講授《中藥學》及各種專題講座萬余學時,被學生評為“最喜歡的老師”。
2003年,張廷模還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遴選為全國示范教學師資培訓班主講人,為20余所院校教師代表全程示范講授《中藥學》80小時,相當于120學時,錄制的光盤廣為流傳,被行業內師生視為《中藥學》教學經典,為全國中醫藥院校中藥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
傳承國粹,培桃植李。他說,醫生是一個“晚熟”的職業,需要知識全面、醫藥兼修,慢慢積累臨床經驗。英語中,醫生和博士都是一個單詞,這也說明醫者需要較高的學術素養。“醫學生們要珍惜學醫的機會,要刻苦、要耐得住寂寞,一步一個腳印,只要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逐步的積累,傳承創新中醫藥的成就一定在我們這一代人之上。”
六十載春秋,張廷模初心不變。一襲白褂、一身責任、一腔熱血,用他的醫者仁心,為一個個患者解除病痛,指引著無數人為醫學事業奉獻大愛。(王凡、實習生吳舒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