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親:廣安大型交響組歌 《春天頌歌》唱響浙江南潯
大型交響組歌《春天頌歌》音樂會巡演現場。
激情演唱。
“彎彎的渠江水,渠江水喲,清清瀝瀝出賨州喂。千年牌坊村喲,牌坊村喲,誕生偉人鄧小平喲……”4月11日晚上7時許,在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南潯校區大劇院內,隨著優美動聽的歌曲聲響起,大型交響組歌《春天頌歌》音樂會巡演在南潯區正式拉開帷幕。
從廣安出發,《春天頌歌》踏著文化走親的腳步,跋涉千山萬水來到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巡演,將一部洋溢崇敬、緬懷、勵志、奮進情愫的交響樂章送到了南潯區人民身邊,推動兩地文化交融互動。
唱響春天的旋律
大型交響組歌《春天頌歌》感動南潯觀眾
4月11日晚上,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南潯校區大劇院內燈火輝煌,南潯區干部職工、市民及學生們早早來到這里,等候欣賞一場特殊的音樂盛宴。
當時鐘指向晚上7點整,樂隊指揮馮轅輕展雙臂,悠揚的器樂聲在大廳響起。隨著合唱歌曲《渠江》和女聲獨唱《牌坊村清水塘》曲調從舒緩轉向高亢,觀眾仿佛置身于上世紀那個風云變幻的年代,好似看到少年鄧小平正從渠江東門碼頭乘船離開廣安,遠赴法國留學,開啟他波瀾壯闊的偉大人生。
據介紹,《春天頌歌》以鄧小平同志波瀾壯闊的人生軌跡為主線,創作《渠江》《赤光》《烽火》《勝利》《春天》《大海》共六章10首歌曲。通過合唱、獨唱、二重唱等表現形式,展現出小平同志從渠江東門碼頭乘船走出廣安,在法國勤工儉學時期參與創辦《赤光》雜志,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轉戰南北、馳騁沙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中國建設和發展嘔心瀝血,推動改革開放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在經歷九十三個春秋后回歸大海等場景,從不同角度展現出鄧小平同志的偉大思想、崇高精神、非凡智慧和人格魅力。
本次巡演由浙江省湖州市合唱協會、湖州市總工會職工合唱團及無錫洛可可樂團出演。歷時70多分鐘的演出中,氣勢恢宏的合唱陣容、磅礴大氣的舞美背景震撼和打動著現場觀眾,激發出大家強烈的情感共鳴。每曲唱罷,觀眾席上均爆發出熱烈持久的掌聲。
“第一次在現場觀看這種大型交響音樂會,感覺非常震撼,回響在大廳的旋律讓我內心澎湃,聯想到這背后的歷史,我們要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大一學生趙楊健表示。
“這場視聽盛宴,不僅歌頌了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還歌頌了以小平同志為代表的無數革命先輩無私奉獻、心系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偉大精神。我們要向革命先輩學習,自覺把人生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和民族的復興偉業貢獻力量!”南潯區文旅體局干部朱玲芳如是說道。
據介紹,南潯區與廣安區于2018年牽手結對“東西部協作”,5年來兩地動員各方力量和資源,在產業、人才、技術、教育、醫療等多層次多領域合作。此次文化走親,既實現了兩地文化資源共享,也給南潯區群眾帶來了新的文化視聽體驗。
頌揚小平豐功偉績
《春天頌歌》填補大型交響組歌創作空白
《春天頌歌》由四川音樂學院原院長、省文聯原副主席、省音樂家協會原主席敖昌群教授擔任藝術指導,廣安市二級巡視員、市文聯原主席童光輝作詞,廣安市文聯副主席、市音協主席張宗科作曲。
“作品填補了國內利用大型交響組歌這一藝術形式頌揚鄧小平豐功偉績的空缺。”張宗科表示。據悉,早在2016年,童光輝便啟動了《春天頌歌》的構思作詞,歷時近1年時間,完成了6章共10首歌詞的創作。2017年至2018年間,張宗科利用工作之余,歷時1年多為這一交響組歌完成譜曲。2019年1月,在詞曲創作完成后,在廣安舉行了《春天頌歌》作品研討會,并于2020年邀請省內詞曲作家及廣安本地音樂創作者共90余人,再次對作品進行了集體打磨。
2021年6月10日晚上,在建黨10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大型交響組歌《春天頌歌》音樂會首場演出在廣安市民廣場工人文化宮舉行。“首演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四川音樂學院合唱團兩個省內頂尖團隊演唱曲目。”張宗科告訴記者,飛揚的歌聲、催人奮進的旋律,深切表達出家鄉人民對小平同志綿綿無盡的思念和真摯的情感。首演活動的成功舉行,讓張宗科非常激動與自豪。在他的心里,讓交響組歌《春天頌歌》到更多地方巡演,讓更多觀眾了解鄧小平的豐功偉績成為他最大的愿望與期待。
張宗科說,2024年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推動《春天頌歌》音樂會巡演對于歌頌小平、弘揚文化、宣傳廣安具有積極意義。據悉,在南潯區巡演結束后,交響組歌《春天頌歌》還將組織到成都、重慶及深圳、珠海等地進行巡回演出。
架起潯廣“連心橋”
為東西部協作注入新的文化內涵
在湖州市文化館副館長、擔任此次南潯巡演指揮的馮轅先生看來,廣安和南潯雖然相隔千山萬水,卻有著美好的緣分和深厚的情誼。“通過文化走親,架起了兩地人民之間的‘連心橋’,促進了兩地文化交融互動,推動了兩地文化繁榮發展,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東西部協作注入了新的文化內涵。”馮轅說。
實際上,南潯區和廣安區兩地在牽手結對不久,便啟動了“文化走親”活動。廣安區文廣旅局副局長李勇告訴記者,2019年,南潯區文藝工作者陳家駿先生來到廣安區,采風創作了主題歌曲《小康密碼》,反映南潯廣安兩地在東西部協作這一機制下,凝心聚力協作奔康的精神風貌和美好景象。該歌曲拍攝制作成MV后,于2020年12月17日在廣安區正式發布,在兩地播放傳唱后收到良好社會反響。
不僅如此,南潯區在2021年9月舉辦桂花節之際,廣安區文廣旅局組織20多名文藝工作者,不遠千里送去了川劇變臉、諧劇《雪花飄飄》、非遺云童舞及歌曲演唱4個節目,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藝表演同樣贏得了南潯區群眾的點贊。
“今年初,廣安區文廣旅局還爭取到東西部協作資金300萬元,計劃在花橋鎮建設全省首個鄉鎮文化大禮堂。”李勇透露,早在2月份,南潯區便派出文化專家到廣安區,指導鄉鎮文化大禮堂的設計工作。“建筑面積達到400余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當地農耕文化、家風文化等的展示陣地。”李勇表示。
記者還得知,今年秋季,廣安區將組織部分鄉鎮積極參加南潯區鄉鎮文化旅游節慶活動,送去川劇表演、掌上木偶、舞獅等演出節目。同時,廣安區也將邀請南潯區文藝工作者參加該區龍安柚旅游文化節活動,將南潯區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送到廣安區群眾身邊。
文化走親,越走越親。李勇表示,南潯區和廣安區將以“文化走親”活動為契機,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深挖鄉村文化底蘊,加強文藝工作者之間的交流協作,促地兩地特色文化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為兩地群眾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用文藝助力鄉村振興,奏響“精神共富”新樂章。
□廣安區融媒 張國盛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