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升初,實外校長告訴家長:
要認清“天才型學生”的存在 不要過度焦慮
上周開始,成都發布、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紅星教育聯合推出且持續整個升學季的“我為群眾辦實事”成都升學公益服務季系列活動,進入到小初銜接直播系列。眾多名校名師針對家長在小初銜接中遇到的問題,給予了專業的解答和指導,受到了家長們的關注和點贊。
本周,來自成都實外新都五龍山學校、成都立格實驗學校、都江堰市萬匯學校的名師、名校長來到直播間,為各位家長帶來最為專業的小初銜接指導。4月19日,來到直播間的名校長,是成都實外新都五龍山學校校長李俊。
警惕過度焦慮
家長要認清“天才型學生”的存在
從小學進入初中,很多家長都會呈現出焦慮的狀態。從選校開始,選擇好學校又開始擔心老師,選擇好老師又開始擔心孩子是否順利融入學習狀態。一旦孩子沒有按照家長的預期發展,焦慮就會瞬間放大。從而各種科學地或不科學地方式方法一股腦全用上,不僅讓自己疲憊,也讓孩子學習壓力更大。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看待這種狀態?在李俊看來,出現焦慮是一種正常的狀態。甚至對于教育的焦慮,從某種程度上看,并不完全是一件壞事。當然,如果焦慮發展為過度焦慮,家長需要格外重視。而不讓焦慮發展成過度焦慮的關鍵,便是認清一個現實——天才型學生的存在。李俊介紹,在眾多學生中,一定存在天才型學生。比如,學生在初二便把高中的知識全部學完,從初三開始進入到競賽學科的學習,在五大學科競賽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樣的學生,就是天才型學生。從他多年來的教育教學經歷上看,這樣的天才型學生幾乎全部是天賦加持。
“但家長并不需要過度緊張。去年四川參加高考的人數超過55萬人,在眾多學生中,能夠達到學科競賽要求的不到300人,能夠進入冬令營的也只有寥寥數十人?!崩羁≌f,在天才型學生之外,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學習習慣上的培養,家庭教育理念和習慣的培養以及家長正能量的陪伴。一旦為孩子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就可以自主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
老師、課程都一樣
同班同學之間成績為何出現巨大差距?
進入初中,學生不僅需要在3年后面對學業生涯中第一個考驗——中考,還將在6年后面對更為重要的高考。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讓孩子在未來中、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
李俊認為,99%的孩子學習能力并沒有較大差異,但在現實中,往往會出現相同班級、相同教師、相同課程下,孩子最終呈現出的成績有著巨大差距。而造成這樣差距的主要原因,便在于學習習慣上的培養。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在直播現場,李俊也分享了他多年來總結的學習習慣培養經驗:“責任支撐、目標引領、信心驅動、興趣激發、習慣制勝、方法建模”。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對孩子過度保護。如果一味保護孩子,不讓他進行切實的感受,不僅會讓孩子缺乏對于現實探索的興趣,也容易造成一些親子關系的緊張。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鄧文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