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俺来也俺啦最新官网无码,青草青草视频在线观看2,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不用下载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遂寧蓬溪群利鎮印花村:“小積分”撬動鄉村“大治理”

2023年05月15日11:1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春末夏初,行走在遂寧市蓬溪縣群利鎮印花村,一棟棟整潔的民居樓房、一條條干凈的水泥村道映入眼簾。道路兩旁的枇杷掛滿枝頭,水鴨悠閑地在湖面劃水,一派悠然的田園風光。

印花村是如何實現人居環境大變樣的?群利鎮黨委副書記唐娟笑著說:“‘一長五聯+積分制’是關鍵。”

以“點”為單位 整合農村常住人口

印花村由原印心村和鮮花村合并而成,共889戶,常住人口有320多戶。如何有效管理分散的農戶?經過前期調研,2022年7月,印花村開始推行“一長五聯+積分制”基層治理模式。

據唐娟介紹,按照地域相鄰原則,以院落為單位,按每20戶常住農戶設1個“點”的原則,將全村320余戶常住戶劃分為16個“點”,每個點民主推薦1名“點長”,對本點位進行全面監督管理。

“這樣便于統一管理與服務,同時也讓每個點位形成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唐娟翻開一本小冊子,封面印著《蓬溪縣“一長五聯+積分制”鄉村治理掌上通》字樣,“你看,我們評比的內容就是根據農村實際亟需解決和提升的方面,非常具有針對性。”

一場以“文明聯創、衛生聯潔、治安聯防、糾紛聯調、困難聯幫”為抓手的鄉村治理模式在印花村全面鋪開。

量化積分 鄉村治理有了硬抓手

點長到位了,目標定下了,如何激發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唐娟指著這本小冊子說:“里面藏著答案。”“五聯”對應著鼓勵和禁止的事項,每個項目的加扣分值一目了然:“義務勞動”加10分、“公共區域有人管”加10分、“進村黑榜”扣10分……

“我們采取月評比的方式,實行評比加扣分制。”她繼續介紹,每個點基礎分0分,每月由積分評議委員會通過實地走訪,綜合群眾申報、上級反饋等情況,組織開展1次評比活動,積分排位前三名的“點”納入每月兌換獎勵范疇。對積分排位前三名的點位分別獎勵1000元、500元、300元建行生活等額電子消費券,所獲獎勵由本點農戶共同平均享有;同時對排位前三名的點長額外獎勵。

“一長五聯”模式的有效實施,離不開資金保障和技術支持。據中國建設銀行遂寧分行員工、群利鎮合興村第一書記、印花村金融專員文陽介紹,遂寧市鄉村振興局與建設銀行遂寧分行聯手,采取“政銀”協作方式,同時整合村集體經濟收入、運行維護經費等資金,為活動開展提供經費保障,并采用建行數字鄉村治理相關系統保證評比活動順利開展,激發廣大農村群眾的內生動力、夯實農村基層基礎,著力構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有效提升鄉村治理能力。

“通過對農民日常行為和參與鄉村重要事務情況進行量化積分,并根據積分結果給予相應激勵或約束的方式,將農民群眾心中所愿、眼中所見轉化為具體分值。”唐娟一語道破,“這樣一來,鄉村治理由無形變有形,使軟約束有了硬抓手。”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合力推進“美麗新居建設”

激活一池春水。農戶參加鄉村治理的積極性被點燃。“我們也盼著居住環境變好。”“環境好了,看著舒服、對身體也好”……印花村的農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說著鄉村治理帶來的改變。

“原來的我們五點的房前屋后到處是亂堆亂放的柴草堆,村里生活垃圾、牲畜糞便隨處可見。現在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慣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第五點位“點長”劉中澤拿著剛用積分兌換的洗潔精和紙巾,笑得合不攏嘴。對于現在的生活環境,他贊不絕口。

對于印花村開展“一長五聯+積分制”以來的變化,在村里生活了50多年的村民張秀蘭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一長五聯+積分制’讓我們大家都受益。”張秀蘭表示,“現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家家戶戶自覺關注門前屋后的衛生,還會主動承擔無人居住房屋、公共區域的衛生打掃。特別是鄰里之間的關系,互幫互助,讓生活更和諧了。”

“有問題也不怕,在‘川善治’上發,很快就得到解決。”張秀蘭掏出手機,打開“川善治”小程序首頁,可以看見大喇叭、村民說事、書記公開信、大事記、黨群服務日志、三務公開等功能板塊。

人居環境治理,村民唱主角。村民之間“賺積分”“比積分”熱情高漲,互幫互助、志愿服務蔚然成風,鄉村煥發出新時代文明新氣象。印花村還依托“川善治”微信小程序,助力村級治理數字化、信息化。截至今天,遂寧已經有916個村加入川善治,服務村民10766人。

村子越來越美,道路越來越寬,越來越多的村民共享到美麗鄉村帶來的“紅利”,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現在,村里不但環境變好了,去年還被評為四川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遂寧市(4A)先進基層黨組織及“遂寧市鄉村振興示范村”。

“農民群眾是鄉村的主人,也應當是治理的主體,鄉村治理的核心就是要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鄉村振興的動力。”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劉文帥認為,群利鎮印花村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不同的積分標準,通過物質和榮譽雙重激勵,讓群眾的言行有“鏡子”可照、環境美化有“標桿”可學,“家風”“民風”同步改善。他表示,過去的“村里事”變成“家家事”,村民成為鄉村治理的主要參與者、受益者,“小積分”成為助推鄉村治理的“大能量”,為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侯杰、實習生吳舒婷、陳芳斌)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