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資中縣木偶劇團——
每年進校園演出上百場(藝近人和)
2023年5月,資中縣木偶劇團走進幼兒園,小朋友們激動不已。 |
資中縣木偶劇團青年演員苦練基本功。 |
核心閱讀
從2009年起,資中縣木偶劇團每年進校園演出上百場,基本覆蓋了資中縣城鄉的學校。近年來,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送文化下鄉、資中大舞臺等文化惠民活動越來越多,參加這些活動成了劇團的常態。
早先的木偶戲,演員在帷幕后面,觀眾“只見木偶不見人”。這幾年,演員逐漸從幕后走到臺前,演起了“亮臺戲”,真正做到了人舞偶、偶似人,人偶合一。
變臉、吐火……提到這些川劇絕活兒,大家都不陌生。但讓木偶變臉、吐火,恐怕很多四川本地人都沒見識過。
在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有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作為稀有地方劇種,資中木偶戲流傳至今已有100多年,深受當地百姓喜愛,培養了一大批“偶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曾有多支民間木偶隊活躍在資中,1953年,合并成資中縣木偶劇團,一路走到今天。
從2009年起,資中縣木偶劇團每年進校園演出上百場,基本覆蓋了資中縣城鄉的學校。近年來,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送文化下鄉、資中大舞臺等文化惠民活動越來越多,參加這些活動成了劇團的常態。
木偶戲的活態傳承有了更廣闊的平臺。
帷幕后,演員一手撐桿、一手握扦,頭頂的木偶唱念做打一樣不落,既熱鬧又稀奇
球溪鎮距離資中縣城35公里,這里是資中縣木偶劇團團長胡海的老家。
71歲的林榜玉是土生土長的球溪人。孩童時第一次看木偶戲的場景,他回想起來仍舊鮮活如昨。“我那會兒才13歲,每天都盼著跟家里親戚到縣上,看木腦殼,好耍得很。”林榜玉說的“木腦殼”,就是當地人對木偶戲的愛稱。
那個年代,一場木偶戲門票要好幾角錢,足夠下館子美美地吃上一頓大餐,可林榜玉從不心疼,一連好多年,每次去縣城都要看。
木偶戲在當地也叫“頂像”。林榜玉的記憶中,“頂”得最好的是跟他同一個生產隊的楊啟富。楊啟富的父親楊榮山因木偶戲聞名鄉里,兒子楊武已經成長為資中木偶劇團副團長。
“他頂的木偶翻來滾去,眼珠子都能轉,跟真人一樣。”這些技藝在幼年的林榜玉看來神乎其神,“學都學不來。”林榜玉還記得,那時的木偶比現在要小得多,每次都得費盡力氣往前排擠,占個好位置,才能看得清楚。
生在巴蜀之地,川劇唱腔和武打動作在資中木偶戲里也是常見。帷幕后,演員一手撐桿、一手握扦,頭頂的木偶唱念做打一樣不落,既熱鬧又稀奇。
“現在跟老伴到兒子那兒住了,回來得少,但只要有木偶戲,就一定會看!現在的木偶戲內容有很多創新,更好看了。”多少年過去了,林榜玉的木偶戲癮一點兒沒少。
資中縣作家協會主席顧建德也是一名資深“偶粉”。從前在中學當校長,資中縣木偶劇團常到學校演出,一來二往,顧建德便和劇團熟絡起來。
“以前是和學生們一起看,現在是帶著小孫子一起看。”在資中縣政府的支持下,木偶劇團每個月都要在自己的劇場里安排一場專場演出,顧建德祖孫幾乎從不錯過。“爺爺,我也想要個‘木腦殼’。”每次看完,小孫子總吵著想要一個木偶,顧建德只得向老朋友胡海求助。“劇團里沒有空閑的,孩子這么喜歡,單獨給他做一個。”接過“定制”的孫悟空木偶,小孫子高興得手舞足蹈。
會變臉、能吐火的木偶,一上臺便技驚四座
據文獻記載,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始于清光緒年間,1877年左右。當時,木偶戲俗稱“三根棒”,其中兩根棒操縱木偶,俗稱“手扦”;另有一根棒為木偶主心骨,上端連接木偶頭部,下端由演員托舉操縱,因形似“杖”,故名“杖頭木偶”。
不少地方都有杖頭木偶,形態各不相同。大木偶形似真人,便于觀看但操縱吃力;小木偶操縱方便,但觀眾難以看清。資中杖頭木偶屬于中型,由此根據自身特點形成了獨特的操縱方式。演員左手握棒把木偶“頂”起,通過手腕保證演出中木偶要“平且穩”;右手搓扦,通過兩根鋼釬操縱木偶做出各種動作表情,講究“穩、準、活”。
“我爺爺曾經是走江湖的民間藝人,‘大地山河一擔裝’,個中辛酸難以言表。新中國成立后成了劇團演員,翻身做主人。你看那時候的劇照,連木偶眼里都閃耀著光彩。”楊武說。
父親去世后,14歲的唐友民“頂班”進入劇團,開始學習木偶戲表演。演著演著,唐友民對木偶制作也產生了濃厚興趣,回家自己搗鼓,漸漸學會了維修木偶和制作一些小道具。
隨著越來越多年輕演員加入,唐友民慢慢轉向幕后。2010年開始,他全職從事起木偶制作。據他介紹,最初的木偶頭部由麻柳樹雕刻而成,整個木偶有五六斤重,“頂”起來不難,但長時間“頂”,演員就很辛苦了。演員出身的唐友民深知操作木偶的艱辛,便花大力氣嘗試給木偶“減重”。經過研究,他改進了材料和工藝流程,比如木偶頭部改由紙殼糊貼,一下子減到只有兩三斤重,大大減輕了演員的負擔,而且不影響表演效果。
作為木偶主心骨的棍上藏著各種機關,有了這些機關,木偶就能完成彎腰、眨眼等精細靈巧的動作。唐友民愛琢磨,總想著做出點兒不同以往的新東西來。2006年,他盤算著把川劇的變臉、吐火絕技跟木偶戲相結合,幾個月“研發”,唐友民真的做出了會變臉、能吐火的木偶,一上臺便技驚四座,“出去比賽拿了好幾個金獎。”
“木偶戲早年行走民間,一個戲班子就是一大家子人,每個演員啥子都得會。搭臺布景,大家一起上,最快10分鐘就行。”唐友民笑著說道。
2008年,時隔20多年,木偶劇團重啟面向社會招考。新鮮血液的加入,讓劇團重新煥發出活力。
1994年出生的周顏能歌善舞,從小也是一名“偶粉”。2012年,周顏高中畢業,正好趕上劇團招人,她便考入資中縣木偶劇團,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10余年。
10余年里,周顏完成了從青澀稚嫩的新人到技藝嫻熟的老演員的轉變。“木偶戲看著好看,練起來是真苦。”周顏一伸手,兩個手心滿是繭子。當年同一批進團的八九個年輕人,留下的只有三人。周顏心里也曾打過退堂鼓,但當臺下觀眾的掌聲響起,看到孩子們滿心喜愛,她覺得還是“值得堅持下去”。現在,劇團里來了更年輕的00后,從打下手到上臺演出,他們也正在完成自己的蛻變。
木偶戲不僅在資中當地擁有眾多“偶粉”,早在1995年,資中木偶劇團便首次走出國門
一路走到今天,資中木偶戲深受當地群眾喜愛,原因何在?顧建德認為,只有創新求變,才能“一直抓住觀眾的心”。
以演出為例,早先的木偶戲,演員在帷幕后面,觀眾“只見木偶不見人”。這幾年,演員逐漸從幕后走到臺前,演起了“亮臺戲”。“我們真正做到了人舞偶、偶似人,人偶合一,現場效果更好了。”胡海說,這對演員的基本功提出了更高要求。
“靜舉”是木偶表演最基礎的動作,要求將木偶舉得高、舉得穩。每天早上練功,演員們都要先舉上半小時。除了“靜舉”,還要練習“木偶操”。“每天都要練,演員練不到位,木偶的動作表情自然也不到位,觀眾可不好糊弄。”胡海說。
“在保留經典節目的基礎上,我們每年還要報送新編創節目10余個,在主管部門那兒‘考’過了,才能繼續進校園。”胡海說。
進校園時,將學生們喜歡的經典動漫、音樂與木偶戲結合;送文化下鄉,表演一些折子戲、小品,還會融入少數民族的藝術元素。木偶戲的藝術內涵越來越豐富,小小木偶,映射著大千世界。
“劇團最困難的時候,只有4名演員能夠上臺,其中一個還是我本人。”胡海感慨萬千,如今木偶劇團有演職人員46人,90后近20人,不再是聚散無常的“扁擔劇團”了。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一切自信從容的背后,是無數個不眠之夜的思索;所有表面的風光,都是由常人難以理解的艱辛和努力在支撐。“但大家對我們的喜愛,從未少過一分。這份厚愛,支撐著我們這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地方戲走到今天,一路向前。”胡海說。
木偶戲不僅在資中當地擁有眾多“偶粉”,早在1995年,資中木偶劇團便首次走出國門,赴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阿拉木圖進行友好交流演出。演出大受歡迎,謝幕時,孩子們紛紛涌上舞臺找演員要簽名,抱著木偶合影留念。“本來計劃演一個月,演出太火爆,又延了一個月。”胡海說,這些年來,資中縣木偶劇團先后赴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藝術交流。
行走在基層,又能登大雅之堂,有著100多年歷史的資中木偶戲,一步步探出一條與時俱進的傳承路。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1日 2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