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俺来也俺啦最新官网无码,青草青草视频在线观看2,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不用下载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四川提升再生稻平均產量 試水“關鍵一招”

2023年11月05日08:46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稻田“留白”,機收也能實現“噸糧田”

  “今年,全省預計再生稻有收面積486.7萬畝,平均畝產154.9公斤。”近日在自貢市富順縣舉辦的四川省再生稻生產現場觀摩會透露今年四川再生稻生產的一組數據。

  幾天前,再生稻畝產的四川紀錄被打破——瀘州市合江縣大橋鎮上房村的再生稻高產示范片平均畝產489.9公斤。

  今年,四川再生稻蓄留面積達550萬畝,居全國第一。但與省內高產典型、省外平均畝產400多公斤的優勢產區相比,我省再生稻平均產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如何提高全省再生稻均產?影響再生稻產量的因素很多,近年來,農業專家、種糧大戶聯手,找準癥結,試水“關鍵一招”。

  癥結

  人收高產,機收低產

  在川南、川東以及川東北海拔較低、光熱條件較好的稻區,有再生稻的蓄留傳統。每年8月上旬收割第一季后,充足的光熱還能讓田里的稻樁重新發苗、抽穗、灌漿,一種兩收,提升糧食產量。

  瀘州市瀘縣方洞鎮,粟喻糧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世超種植了1600畝水稻。雖然水稻種植面積在當地沖在前頭,但在再生稻這一季,劉世超是個“后進生”,基本屬于“人種天收”那一類。

  “每畝收個幾十公斤差不多了。”劉世超說,水稻種植面積大了,必須靠機械收割。頭季稻成熟后,收割機在田里走一遍,碾壓不少稻樁,一畝地收不了多少再生稻。

  合江縣大橋鎮農技中心主任范銀欽也提到,當地種糧大戶多使用機械化,機械作業碾壓稻樁,再生稻畝產較低,不到100公斤。

  但是,對一些人種人收、精耕細作的散戶來說,再生稻畝產普遍能達到250公斤到300公斤。在富順縣古佛鎮鳳儀村,種了5畝水稻的余啟彬算過一筆賬,每年頭季稻的收成剛好和成本抹平,“一年下來就指著再生稻的賺頭。”對于余啟彬這樣的散戶來說,再生稻產量越高,一年的種植收入也就越高。

  專門搞高產攻關的示范田,在全程人工種收等技術的支持下,產量更高了。

  上房村示范片高產成績打破四川紀錄,專家們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冷靜,“對于種糧大戶來說,這個產量水平很難復制。”

  破題

  推廣再生稻全程機械化栽培

  目前,在省內幾個再生稻主產區,種糧大戶普遍采用機收。如何提高種糧大戶的產量水平,是四川再生稻平均產量提升的關鍵。

  “不可復制,但能‘追趕’。”在四川省再生稻生產現場觀摩會上,再生稻栽培專家、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員徐富賢為來自全省再生稻適宜區的100多名農技推廣負責人授課。

  徐富賢把重點之一放在一項為種糧大戶準備的關鍵技術——再生稻全程機械化栽培。春耕插秧時為頭季稻機收留出作業走道,走道空行不插秧;收割時不碾壓稻樁,留下的稻樁再蓄留再生稻。

  “這種適宜機收的種植方式能夠在種糧大戶中快速推廣,是提高全省再生稻產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徐富賢說。

  增產效果如何?去年,劉世超試著用這項技術蓄留50畝再生稻,頭季稻畝產650多公斤,再生稻畝產350多公斤,“實現‘噸糧田’!”

  他算了一筆賬,按照兩季稻一共2000斤來算,一畝地成本1700元,收入2700元,純收1000元。以前只收頭季稻,一畝地算下來收益只有300元左右。

  劉世超說,今年,他規劃了400畝的再生稻蓄留面積。

  不僅在瀘縣。這兩年,在四川農業大學專家團隊的指導下,自貢市開始示范這項技術。“今年效果不錯,預計再生稻畝產可以超過350公斤,再加上頭季稻平均超680公斤的畝產,實現一畝地全年產糧食一噸的‘噸糧田’目標。”自貢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盡管各地有了初步成果,但從全省來看,再生稻機械化生產還在探索階段。“接下來,全省將集中開展全程機械化技術攻關和試驗示范,解決制約再生稻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的瓶頸問題。”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到2030年,全省再生稻有收面積達到550萬畝,平均畝產提高到200公斤。(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闞瑩瑩)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