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古籍“活”起來
“古籍活化 傳承書香”征文活動的部分獲獎作品。 |
“識典古籍”古籍數字化平臺。 |
以《子不語》《聊齋志異》為背景展開奇幻想象,以《世說新語》《儒林外史》為線索呈現古代社會風貌,以《長恨歌》《牡丹亭》為靈感“續寫”更豐富的生命體驗……日前,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抖音集團主辦,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與番茄小說聯合承辦的“古籍活化 傳承書香”征文活動收官。在征集到的3萬余部以古籍為藍本進行再創作的作品中,最終角逐出15部獲獎作品。
當經典古籍邂逅網絡文學,古老的故事在當代作者的筆下衍生出更多可能。
展開古今對話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一部部經典的古籍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如何讓這些珍貴的古籍為更多人了解和熟悉?從通俗易懂且受眾廣泛的網絡文學入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不少網絡文學作者看來,古籍是一個文學創作的“靈感寶庫”。古籍之中有著異彩紛呈的世界,當下流行的仙俠、玄幻、鬼怪等題材,不少藍本都出自經典古籍。本次征文中獲得一等獎的作品《鄱陽湖君傳》脫胎于《子不語》中黑魚精的故事,作者將原作中的立場反轉,把主角設定為“一條只做好事卻突然遭劫被斬的魚妖”。該作品沒有局限于套路式的復仇故事,而是講述了主角以真誠之心帶領百姓奔赴好生活、追求與自然和諧發展共存的故事。
以古籍為線索進行二次創作,也可以為古籍中的故事“補足”,以不同視角更全面、更細致地呈現當時的社會風貌。獲獎作品《長安香》以《長生殿》中李隆基與楊玉環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為基礎,但卻將視角放在了一個性格灑脫卻又有著旺盛生命力的小人物身上。通過女主角張云京的故事,描繪出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百姓的生活狀態。
而對于另一部分作者來說,他們更渴望通過自己的作品與古人“對話”,以古籍為靈感講述現代人的故事。獲獎作品《無情調》可以說是《牡丹亭》的“續寫”,但作者卻并不完全認同湯顯祖的“至情論”。與復述愛情跨越生死的故事相比,她更希望在保留原有故事背景和風格的基礎上,以現代人視角,用更多筆墨描寫主人公用智慧去解決問題、擺脫煩惱,強調身處逆境要自立自強的精神。
“此次征文,就是嘗試著通過形式創新,完成對古籍的另一種活化,讓它們在作者筆觸下‘活’過來。”番茄小說總編輯謝思鵬表示,“我們鼓勵作者創作與古代醫術、技藝、職業、傳統文化題材相關的故事,向讀者展示瑰麗的中華文明。”
吸引更多受眾
在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看來,古籍不應成為圖書館中“束之高閣”的文物,而應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化探索,將其蘊含的精神智慧與精神財富揭示出來,并賦予其今人的情感、價值、精神和想象,激活古籍這片“文化高地上的璀璨花園”。
“按照我的看法,每一部古籍的活化大概都是我們在時光長河里的一次穿越。”張志清說,“古人的故事躺在書庫里,等待著今人的發掘。本次活動征集到了3萬部小說,這個數量已經頗為壯觀,但我依然期待著未來更多作品的產出和全社會更廣泛的參與。”
在番茄小說執行總編樂力看來,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拉近古籍與更多普通人的距離,讓有興趣的讀者能更便捷地接觸到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獻,并進一步激發人們對古籍的興趣和熱愛。“作為一個‘看’書的平臺,我們一直在努力讓每一本書都能夠被需要它的人看見,古籍也不例外。”樂力說。
對于網絡文學創作者而言,以古籍為靈感進行再次創作,也是降低古籍閱讀門檻的一種嘗試。在獲獎作者任歡游看來,古籍就像是“古代人裝在玻璃罐里的時光膠囊”,以文字形式把歷史以一種緩慢且浪漫的方式傳至當下。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創作,以更通俗的方式讓更多讀者了解古籍。
借力數字技術
如果說網絡文學讓更多人對古籍產生了興趣,那么想要將這份“興趣”轉化為對古籍和古籍保護事業更長久的關注,則離不開對古籍更深入的了解。古籍活化需要以保護歷史文化為前提,也需與當下的媒介環境、社會價值充分融合。
在張志清看來,圖書館及古籍館將古籍等代表民族文化的文化遺產收藏保存,是一項從“歷史的長河當中呵護到今天”的工程,而數字化技術和數字化閱讀平臺,則能夠在這項工程當中發揮獨有的作用,以數字化手段助力古籍的流傳。
作為數字閱讀平臺,番茄小說在古籍的普及與傳播方面,不斷進行著探索。通過公版書引入上架,番茄小說為更多讀者帶來在手機上即可閱讀經典古籍的便利。據介紹,目前累計有超過5700萬人閱讀過這些在番茄小說上架的公版書,其中《西游記》《紅樓夢》等四大名著和《孫子兵法》《山海經》等國學經典是最受歡迎的內容。
在本次征文活動中,“識典古籍”平臺為創作者和讀者帶來更多深入了解古籍的機會。2022年10月,由“北京大學—字節跳動數字人文開放實驗室”研發的古籍數字化平臺“識典古籍”上線,通過OCR校對校勘、自動標點、實體識別、自動翻譯等技術的整合,如今已實現了2000多部古籍的電子化和可視化。作為一款文化公益產品,“識典古籍”平臺為公眾提供免費閱讀和利用古籍的便利。
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研究員、北京大學數字人文中心副主任楊浩表示,從簡牘到紙張、從手抄到雕版印刷,古籍的保護與傳承經歷了數次物理載體變革和媒介變革,一直面臨突破載體限制的問題。如今,數字化技術和人工智能,正在幫助古籍“插上騰飛的翅膀”,實現高速且高效的傳播。在當下的數字環境下,通過網絡平臺及可視化技術助力人文學科打造基礎信息設施,對于智能時代數據驅動的人文研究范式,有著積極的價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