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俺来也俺啦最新官网无码,青草青草视频在线观看2,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不用下载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大石橋村的簡單與堅守

林強
2024年01月31日10:2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我的家鄉在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資中是文化名城,這里不僅出了晚清的狀元駱成驤,城里還有獨特的文廟和武廟,兩廟相隔只有百余米。上世紀60年代,我在武廟上學,在文廟玩耍。我讀書的教室就在武廟偏殿的武星廂房。在那里,我不僅背熟了九九乘法表,知道了雷鋒的故事,還從那些臺階欄桿的雕龍石柱上、紅墻青瓦中受到了歷史文化的熏陶和浸潤。

1969年1月,不滿16歲的我下鄉插隊,插隊的大井公社六大隊離縣城有20公里路程。那時,我每月都要步行回城,途中必經大石橋,這是資中通往威遠公路上的第一座橋。當時大石橋是我們的驕傲,因為那個時候資中沱江河上還沒有大橋,過河需要走用小船搭建起來的浮橋,因此大石橋就顯得特別重要。正是因為有了這座橋,當地人簡單地把這里取名為大石橋大隊。這個名字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大石橋村。

當年我每次路過大石橋都會在此休息,看見的農舍都是土墻,土墻上蓋的是麥稈和草,偶爾見到瓦房,仔細一看原來是學校。1969年,大石橋大隊同我的生產隊都施行的工分制,一個主要勞動力一天最高計10個工分。大石橋大隊的10個工分為人民幣3角6分,我的生產隊為3角2分。

1969年5月,大隊的赤腳醫生在縣里辦事,托我把她買的藥品帶回村。當我路經大石橋時,正碰上一戶人家的小孩生疾病發燒,上吐下瀉。當時大石橋沒有醫療救助點,去縣上就是一次長途跋涉。我取出了隨身帶的退燒藥和止瀉藥,讓孩子馬上吃下去。我沒有立即離開,而是等到孩子退燒后也沒有再拉肚子,并留下一天的藥后才安心回村。耽擱了4個小時就意味著要摸黑前行,回到生產隊已是深夜。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藥是用來治病的,這個陌生的孩子需要它。

村民告訴林強,因為這里建了廠,才有機會在經開區買新房。林強攝

還是在大石橋,1970年的10月,一臺老式的大巴車熄火了,怎么也動不了。上了年紀的司機正拿著鐵制的搖把,吃力地搖,他滿頭大汗,車子卻紋絲不動。這時,司機發現了站在旁邊的我,他見我身體結實,長得有勁,就把手套交給了我,叫我試試。我也搖了好幾分鐘,累得直喘粗氣。司機在旁不斷地教我怎樣用力、怎樣加速。我使出了全身力氣,搖得頭昏目眩。就在這時,車子搖燃了。司機為了答謝我,便請我上車。車子開了一段路后又熄火了。這時,司機又把長長的搖把交給我。有了上次搖車的經驗,車子很快就上路了。那段路,每停一次我就搖一次,直到順利地到達車站。告別時,司機對我說的話也很簡單,“以后途中搭我的車不用買票。”現在想起來,我做那些的初衷也很簡單,有力氣就要使出來。

隨著歲月的消散,我已不再年輕,但那一幕幕往事卻像越陳越香的老臘肉,有了近乎回顧人生的味道,讓人感受到簡單和堅守的價值。于是,我決定再去一次大石橋村。出發前,我做了一些功課,知道原來的大石橋大隊現在變成了資中縣的經濟開發區。

從成都東站出發,34分鐘高鐵就到達了資中北站。資中的沱江河上已經架起3座大橋。很快到了大石村,一座又一座高樓、一片又一片的廠房和寬闊的公路,讓我迷糊了,找不到該走哪一條路。我尋著記憶找上了通往威遠的那條老路。在大石橋旁邊有一片新建的廠房,建得很現代氣派。我在大門口遇見了四川騰舉共同管業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長陳工力,他正在門口送參觀學習的客人。

陳工力的個子比我高一個頭,年齡只有40歲左右,青年時是四川省田徑的運動員。他的教練余東岳是我同期的運動員。我們有了這樣的經歷,溝通起來就更加親切。陳工力告訴我,共同管業生產基地一期總占地面積104畝,總建面積39302平方米,2021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2023年7月全面建成投產,現在不銹鋼管道的銷售網絡已經覆蓋了全國大多數省份。

陳工力的父親是這個企業的董事長,與我同年,都是資中人。我問他:“你和你的父親為什么要把廠址選定在大石橋村。資中是農業大縣,大石橋村離成都又有150公里,會給廠里的發展造一些不便。”他的回答同樣很簡單:“資中是爺爺父親的家鄉,沱江的水和資中的文化養育了我們……”

我開始參觀工廠,用相機不斷地記錄那些我不熟悉的機器。在寬敞的廠房對比下,工人們顯得很小。工人們大多來自當地,很大一部分還是婦女,年齡多在30歲至45歲之間。他們的工作很熟練,不時給我們介紹不銹鋼鋼管耐腐蝕性和無毒無味的優點,一下就能感受到他們是經過專業培訓的。

中午,我同廠里的員工一起用的工作餐。我旁邊的兩位女員工都來自大石橋村。她們的家離工廠只有幾百米。我問起了她們家里的情況。年齡大的一位叫周玲玲,今年43歲,有一女正在上高中,丈夫長期在外打工,家里的父母多病。另一位叫楊麗,今年35歲,有一個12歲的女兒,丈夫在新疆打工。她們給我說,在這廠里,扣除五險一金后,還能掙到3500元,同時能照顧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她們很滿意,也很感謝這個廠給她們提供了工作機會。除了她們提到的這些,我感覺她們更是活出了女性應有的風采。

我給陳工力說想去這兩位女工家里看看。陳工力馬上安排他的助理準備了兩份伴手禮讓我帶上。他的想法很簡單,員工家的老人也是廠里的一家人。他的舉動不僅讓我感動,而且佩服。我提著禮品在助理的引領下到了員工家。她們兩人的家都在大石橋旁邊。他們的父母見到我,聽說是廠里領導過來看望,又是拿煙又是倒茶,還要留我們吃飯,很是熱情。他們興奮地告訴我們,因為這里建了廠,他們才有機會在經開區買新房,并且下個月就要搬新居了。我向老人打聽55年前這里有小孩發燒拉肚子的事情。老人告訴我,年輕時候聽劉大媽說過這件事,但她已經去世了多年。當時孩子還小,也很可能記不清楚了。

我想,一個人一生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給你一些什么。無論走在哪里,那都是你該去的地方,經歷一些你該經歷的事,教會你一些道理。

林強看望大石橋旁的老人。甘文秀攝

陳工力同他的父親在大石橋村的土地上創建共同管業生產基地,有太多的不易。他們用善良和愛心贏得了當地群眾的稱贊。在當地黨政的大力支持關心下,他們父子與當地村民共同托舉起大石橋村鄉村振興的繁榮和文明。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簡單和堅守的價值,都去關心和幫助身邊比我們弱一點的人,大家相互激勵、守望相助,傳遞溫暖、增強信心,我們明天一定會更美好,我們這個社會一定會更和諧。(作者系全國模范軍轉干部、全國第二屆“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