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40分鐘完成手術 讓92歲高齡髖部骨折患者重新站起來
張大爺及家屬為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骨科(關節外科)醫護人員送錦旗。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供圖 |
“沒想到我都92歲了,骨折手術完第二天就能攙扶著下床活動,我以為要在床上躺大半個月才能下床呢,現在能獨自行走了。”出院當天,張大爺(化名)為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骨科(關節外科)全體醫護人員送上一面表達感激之情的錦旗。
不慎摔倒致骨折
張大爺平素身體健康,有時間還會打打太極、轉轉公園,退休生活雖平淡但也樂在其中。近日,張大爺在家中走路不慎摔倒,摔倒后髖部劇烈疼痛,無法活動,被家屬送至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X片提示髖部骨折,遂住進骨科(關節外科)。
入院后,該院關節外科專業組長、副主任醫師班照楠對張大爺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和評估,經過團隊討論,保守治療除了存在骨折畸形愈合和不愈合的風險,還可能會導致臥床相關并發癥,這些并發癥對張大爺是致命的。
因此,手術治療是當前的首選,使張大爺能早期離床活動,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耐心講解 消除患者緊張情緒
張大爺自入院后,一直處于緊張焦慮情緒中,擔心預后不良,擔心自己下不了手術臺,更擔心術后要一直躺床上度過余生。
為了安撫張大爺的情緒,班照楠耐心講解手術流程,具體闡述預后及恢復情況,并向張大爺展示以往手術成功案例,最終幫助張大爺克服了對手術的恐懼心理,愿意接受手術。
多學科協作破解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張大爺已經92歲高齡,老年髖部骨折因其高死亡率、高致殘率而被形容為老年患者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經過前期身體檢查,骨科(關節外科)組織老年髖部骨折圍術期MDT團隊(骨科、老年病醫學科、康復醫學科、臨床營養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及麻醉手術中心多次會診討論,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和風險應急預案,為張大爺行腰麻下行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班照楠帶領團隊,憑借精湛的技術,順利實施手術,手術時長40分鐘。
一筆一畫 講解術后注意事項
張大爺因為年齡大聽力不太好,為了使張大爺能夠完全理解術后康復治療,班照楠在報紙上一筆一畫講解術后注意事項,經過骨科醫護團隊的精心照料,手把手對張大爺進行術后患肢功能鍛煉,術后第二天在助行器的輔助下離床行走。顯著的療效獲得了張大爺及家屬的一致好評,對這次手術及術后快速的康復非常滿意。
很多人認為老齡患者不適合做手術,應該保守治療。班照楠表示,老人發生髖部骨折后通常難以愈合,保守治療需要長期臥床,不僅使得生活質量受到影響,還將帶來很多的并發癥,例如肺部感染、壓力性損傷、血栓等,都將嚴重威脅生命,且年齡越大,風險越高。高齡并非手術禁區,對于高齡骨折老人,只要身體條件允許,經醫生綜合評估手術可行,建議骨折后盡早通過手術恢復行走能力,降低并發癥帶來的風險。(宋豪新、劉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