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民生實事“上新啦”,一年接著一年干
綿陽市民生實事監督員督導西山公園文物維修保護項目及古子云亭重建(恢復)建設項目。綿陽市委目標績效辦供圖 |
“我們早就盼著小區增設電梯了!現在你看看,這電梯一安裝,老年人更方便上下樓了,生活也快捷了不少!”
“這兩年因病在家待業,就一直想出門找個活兒干。沒想到社區直接給我找了份小區門衛的工作,一個月能拿兩千多,還有社保!”
“聽說這個信用就醫服務可以先就醫、后付費,當時我還不太相信。沒想到在手機上關聯信息后就可以直接先就醫后支付,真是太方便了!”……
2024年綿陽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政府工作的目標取向和價值追求。”日前,綿陽市2024年5類30件民生實事項目出爐,既有“兩江四岸部分地段提升改造”“農村供水保障”“鄉鎮通三級公路”等“民生大事”,又有“老年幸福餐廳”“健康敲門行動”等“關鍵小事”,涵蓋交通水利建設、醫療社會保障、鄉村振興等多方面。
重任在肩,使命在前,綿陽圍繞民生實事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讓一個個民生承諾、一件件民生實事,變成了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好日子。
傾聽民意,解開“民生之憂”
民生實事,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才能體現民愿、實現民意?“定題”是關鍵。
花菜炒肉、涼拌豬耳、肉沫豇豆、清炒小白菜,外加一碗紫菜湯,2月5日中午12時許,年過六十的周奶奶約上三位好友,像往常一樣走進綿陽市涪城區平政社區幸福餐廳。“這里的飯菜便宜又好吃,還專門為糖尿病、高血壓等特殊病人群定制了20種健康套餐,我們吃得安心也放心。”周奶奶端著餐盤笑著說。
“綿陽按照‘一刻鐘’就餐服務圈合理布局,已科學規劃34個老年助餐點,形成市、區、鎮(街道)三級有序推進格局。”綿陽市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進一步延伸服務范圍,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2024年綿陽還將鏈接社會資源,通過堂食和送餐服務,每月免費為困難的高齡、獨居和留守老年人提供營養午餐,搭建起便利可及、類型多樣、平價優質、服務溫馨的老年助餐服務體系,讓老年人盡享幸福“食”光。
聽“民意”定“民生”。綿陽市創新探索市縣鄉三級人大全覆蓋實施、一體化推進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綿陽市民生辦緊盯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目標,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圍繞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會同市直有關部門深入進行調研論證,重點選取群眾反映最強烈、最迫切需要解決,以及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較大影響的事項,先后辦成了一大批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好事實事,實現了民生實事項目“群眾想什么”與“政府干什么”精準對接,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嚴實舉措,兌現“民生承諾”
2024年,如何扎扎實實有序推進民生實事不縮水、不走樣?堅持“十個指頭彈鋼琴”,扎扎實實做好“兩手抓”是關鍵舉措。
一手是抓民生實事監督員,為民“代言”確保實事辦一件成一件。
“為困難群體代繳基本養老保險個人部分落實了嗎?”“綿陽文物保護工作推進情況如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推進遇到什么難點、堵點?”……綿陽市創新組建起一支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媒體代表等構成的全市首批30名監督員隊伍,全過程參與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征集、推進過程監督等工作。
不久前,綿陽市民生實事監督員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前往花園小區及西山公園等地,對老舊小區燃氣管網改造等民生實事項目進行現場督促檢查,厘清項目進展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切實將基層監督再延伸,著力做好群眾的“代言人”。
另一手是抓民生資金保障,一筆筆資金助企紓困,讓群眾也有所得。
在辦實事過程中,綿陽始終堅持把民生優先、民生資金投入放在優先位置,牢記“為民理財、理財為民”理念,建立民生實事資金撥付“綠色通道”。
2023年,綿陽雙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因重點人群稅收減免政策,享受到了稅收優惠109萬元。在嘗到“甜頭”后,綿陽雙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部長趙喜妹對2024更加充滿期待:“在各項惠企利民政策支持下,我們完成了2023年目標任務,屠宰量同比增長25.9%,對2024年更有信心!”
“真金白銀”也在持續加碼中——綿陽市兜牢民生保障底線,加大財政民生投入力度,確保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占比65%以上,計劃投資民生實事項目77億元,較2023年增加近50億元,全力兌現對綿陽人民的莊嚴承諾。
落實服務,提升“民生溫度”
“東東也要和媽媽一樣去‘上班’啦!”2月5日早上9點,住在綿陽市科技城新區火炬二小附近的東東牽著媽媽的手,興高采烈地走進“家門口”的托育機構——綿陽市科技城新區總工會舉辦的2024年寒假愛心托管班。
在托管班里,環境溫馨舒適,室內鋪著木地板,室外有一大片操場供體育鍛煉。在教室門口處的小黑板上,還寫著一周不重樣的趣味課程表。“以前孩子放假了,但我們還沒放假,也不放心把孩子一個人留在家里,只能到處找人照顧。”東東媽媽說,“現在好了,這里的托管時間能根據我們上下班時間設定,‘上班帶來,下班帶走’,大大緩解了我們的育兒壓力、生活壓力。”
這樣的改變得益于綿陽大力推行的托育服務。近年來,綿陽堅持補短板、增供給、提質量,通過多渠道拓展教育資源、全方位提升服務品質、高水平保障全域實施等舉措,在托育服務工作方面持續發力,讓廣大育兒家庭“幼有所育”需求得到了一定滿足。
綿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要爭創全國嬰幼兒照護示范市,新增普惠托育服務機構12家、嬰幼兒普惠托位800個。
朝著新目標,綿陽還將在“幼有所育”畫卷上有更多著墨:全市現有招收3歲以下嬰幼兒的托育服務機構380余家,供給托位1.9萬余個,每千人擁有托位3.99個,普惠性托位2612個;充分考慮人口變化和城鎮化發展趨勢,堅持普惠優先原則,經過實地考察、綜合評估,選擇安州區、江油市、三臺縣、鹽亭縣、梓潼縣11個項目點,新增600個普惠性托位;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建設一批示范性普惠托育服務機構……放眼望去,綿陽正在不斷從“幼有所育”邁向“幼有優育”。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當時間的鐘擺指向2024,綿陽市將堅持把民生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促發展、保民生的重要措施,腳踏實地、心系百姓,熱切回應群眾“民意”“民聲”,努力把群眾的急難愁盼變成群眾滿意的“民生答卷”,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