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儲充放”一體化
這個“網紅”充電基地“很來電”
光儲充放智慧微網項目現場
在天府軟件園C區西北角,一個智慧充電場站極具科技感:光伏雨棚挺拔舒展,猶如大鳥張開雙翼;充電裝置采用智能群管群控系統,可支持56臺新能源汽車同時充電。
這是西部地區首個集碲化鎘光伏、梯次儲能、電動汽車充放電于一體的新能源智慧微網項目,由成都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成都特來電”)與成都高投聯合打造,于去年9月開始運營,已經成為“網紅”充電基地。
除了“看得見”的示范項目,其“看不見”的一線業務已經如毛細血管般融入城市:在成都區域,特來電已接入充電場站1600余座,充電終端30000余個。作為成都市首批虛擬電廠運營平臺聚合商,這些網點就是“來電”根基:聚合容量達53萬千瓦,可調節負荷近20萬千瓦。
“未來,特來電將常態化參與調峰輔助服務、需求側響應等互動業務,助力城市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成都特來電總經理陳亮表示。
“光儲充放”一體化 打造數字新基建典型項目
近日,在“光儲充放”智慧微網項目現場,記者看到幾排新能源汽車正在有序充電。星鉆形+鏤空設計的光伏雨棚新穎別致,吸引了不少司機拍照打卡。據介紹,雨棚設計的靈感來源于雷雨云中劃過長空的閃電。陳亮從光、儲、充、放等幾個維度,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這一項目的“智慧”之處。
光:光伏雨棚采用碲化鎘太陽能電池板,其對弱光敏感度高,具有較好的弱光效應,無論在清晨、傍晚,還是陰云雨天等弱光環境下都能發電。
儲:儲能裝置采用的是退役電池整包梯次利用技術,降低儲能用能成本。電池下方還創新設置了消防水池,在出現起火的情況下,電池機械會脫扣,跌落水中。
充:項目配置了2個液冷超充、33個直流快充、21個交直流慢充,可支持56臺新能源汽車同時充電。采用特來電智能群管群控系統,可根據不同車輛類型智能分配充電功率,滿足社會車輛及園區員工車輛的充電需求。
放:項目配備了4個80kW充放電終端,應用V2G(Vehicle-to-Grid,即汽車對電網)車網互動技術,每輛電動汽車的電池都可以“移動儲能”。
通過這種方式,車輛可在夜間低谷電價充電,日間上班期間高價放電,既能降低用車成本,也可以緩解高峰期電網壓力。
陳亮表示,整套系統實現充電網、微電網、儲能網一體化互聯互通,具備光伏發電、移動儲能、梯次儲能、有序充電、車網互動等功能,是虛擬電廠的重要載體。他介紹,有關部門正在制定雙向充放電標準及車網互動聚合商參與電力交易具體細則,期待下一步進行商業化推廣。
布局成都1000多個小區、辦公區 成為首批虛擬電廠聚合商
在陳亮看來,特來電更廣泛的業務支撐,在于其遍布成都1000多個小區、辦公區的新能源汽車充放電業務。正是依靠這張龐大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特來電可以充分調動資源,參與虛擬電廠建設。
虛擬電廠,顧名思義就是一個虛擬化的電廠,它不直接發電,卻起到了“電廠”的作用。陳亮介紹,虛擬電廠是一種基于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和軟件系統的能源管理系統,它通過聚合分布式電源、儲能系統、可控負荷等資源,形成一個統一的虛擬化電力生產和調度系統,參與電網的調度運行,并為電力市場提供靈活性服務。
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6.07%;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552萬輛,占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76.04%。在陳亮看來,電動汽車數量不斷增加,其巨大、不確定且即時的充電需求,對電網的影響不可忽視,只要有效管理起來,就是一種資源。
“電動汽車是天生的虛擬電廠載體,就像一塊‘充電寶’。”陳亮表示,在動力電池生命周期內,能支撐約2000次滿充滿放,但一般私家車在其生命周期中最多滿充滿放約1000次,也就是說還有約1000次充放電能力可以開發出來,用作能源交互。2023年,特來電虛擬電廠參與四川電力需求側響應7次,參與充電場站100余座,調度容量達140MW,通過調節充電負荷進行電力削峰,緩解供電壓力。
2024年3月,特來電作為成都市首批虛擬電廠運營平臺聚合商,率先與四川省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成都市虛擬電廠展開技術測試與對接。目前,特來電虛擬電廠在成都區域已接入充電場站1600余座,充電終端30000余個,聚合容量達53萬千瓦,可調節負荷近20萬千瓦。
探索“成都模式”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作為行業先行者,特來電構建了國內最大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據介紹,目前特來電已在全國形成超過1324MW的響應調節能力,累計響應次數超500次,響應量超180MW。“通過提供多場景綜合能源解決方案,特來電能夠在全國360個城市實現分布式光伏、儲能、電動汽車等需求側資源的聚合、協調、優化,形成規模化調節能力。”陳亮介紹,特來電將充電網+微電網+儲能網聚合為新型虛擬電廠,支撐電力系統安全可靠運行,推動電力系統安全降碳、提效降耗,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充電難問題越來越突出。幾年前陳亮和他的團隊嘗試用新的方式在居民小區建設充電樁,并最終形成了小區充電的“成都模式”——“統建統管、兩級調控”,利用特來電的平臺和技術優勢,對居民小區充電基礎設施進行統一的建設和維護管理,讓老百姓像安裝燃氣和寬帶一樣便捷地安裝充電樁。“這個模式從成都推廣到全國,得到了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和十幾個省市的認可和支持,是第一個從成都走出的充電行業標桿模式。今后的虛擬電廠建設階段,我們希望成都依然能起到示范引領作用。”陳亮說。
在去年底印發的《四川省2024年省內電力市場交易總體方案》中,零售市場交易主體增加了車網互動聚合商。陳亮介紹,通過車網互動方式,電動汽車用戶可以在電價低時從電網買電,電價高時向電網售電,這樣不僅能讓用戶獲得一定收益,也能發揮虛擬電廠的作用,削峰填谷、緩解電網壓力。
陳亮表示,特來電也在積極獻智獻力,推動車網互動交易細則落地、創新不同場景車網互動商業模式。在他看來,不斷應用新的技術、新的模式,為電動汽車的推廣提供更多的應用場景,為虛擬電廠切實發揮作用提供“來電”支撐,正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直觀體現。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實習記者 王俊峰 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