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創新百強” 成都這8個區憑什么?
聚焦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航空裝備等新興賽道,提升發展“含新量”
3月28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重磅發布賽迪創新百強區(2024),對全國地級市市轄區創新能力進行了綜合評估,成都八個區——武侯區、龍泉驛區、雙流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成華區、新都區攜手上榜。
據了解,賽迪創新百強區(2024)構建了“創新生態、創新動力、創新主體、創新成果”4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能上榜“百強區”,可以說是對其創新環境、創新服務、創新主體、創新成效的一個綜合肯定評價,標示著上榜區的“含新量”很高!
為什么是這8個區?
記者了解到,市委明確要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提升發展“含新量”“含金量”“含綠量”,更好激發高質量發展強大動力。各區(市)縣結合資源稟賦,系統梳理自身產業特征,明確創新的重點發力領域或技術方向,開展一系列扎實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聚焦新興賽道
凝聚發展新動能
成立微波射頻產業科創聯盟,發布《加快建設微波射頻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的政策措施》,組建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產業發展科技顧問團隊……自去年獲評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群以來,武侯區圍繞微波射頻產業高質量發展動作頻頻,引導集群內企業搭建產業化互動平臺,不斷推動“產政學研用金”深度合作,呈現上下游對接耦合、協同發展的態勢。武侯區內四川大學等高校院所有15個國家級科研平臺,5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優質的科創資源也為微波射頻產業創新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錦江區深入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前瞻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類腦智能、基因及細胞治療等新興產業,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去年,錦江區招引華潤數科物聯網全國總部等重大項目19個,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家、高成長創新創業企業93家,新登記內資經營主體42835戶。
青羊區緊抓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落地的重大戰略機遇,堅定發展以航空產業為引領的先進制造業,突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不斷增強“航空科技創新”核心功能的展示度和牽引力,持續凝聚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動能。該區精準開展航空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工作,持續推進航空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加快航空先進制造業提能。目前,全區航空上下游企業近200家,航空配套產業集群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發展集群。此外,青羊區擁有高能級創新平臺116個,“專精特新”企業58家。
首次貫通成渝“氫走廊”的49噸重卡源自“新都造”,國內首列氫能市域列車裝上新都“氫能心臟”,中國首家智能化輥壓成形工廠啟動……今年以來,一項項技術突破從新都區傳來。新都區聚焦“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以上下游融通、左右岸協同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一方面深耕航空大部件、航空發動機、民機三大細分領域,加快進軍無人機、小型私人飛機等低空經濟領域,深化軌道交通“研造修”一體發展,另一方面加快未來產業布局,做強氫能源、網絡通信等新賽道。
建設創新平臺
吸引企業人才落戶
2023年,龍泉驛區出臺實施“科創十條”,新增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8家、企業技術中心和創新平臺6個,“四上”企業研發投入增長18.7%,預計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450家以上。引進高層次人才18人、創新團隊4個,簽約落戶國家深部巖土實驗室、吉林大學成都技轉中心,新增市級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平臺4個。龍泉驛區聚焦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強化生產性服務業支撐能力,從突破搶占智能網聯新賽道、探索發展氫能產業新領域、塑造新能源汽車發展新優勢等方面著力,實施高端優勢價值鏈培育行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聚焦“新”質態,雙流區以新質生產力積蓄高質量發展強勁動力,已建成研究院、產業園等各類載體面積達98萬平方米,其中國家級孵化器2個、國家級眾創空間2個,入孵項目769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73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個,駐區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累計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239個(國家級35個、省級107個、市級97個)。“人造太陽”實驗室中國環流三號、中國環流二號,紅外太赫茲自由電子激光裝置這樣的國之重器,雙流區獨擁3個。
繼長三角之后,全國第二個轉化中心——先進技術成果西部轉化中心落戶金牛。中心成立4個月,已梳理匯聚合作伙伴300余家、轉化機構23個,入庫首批成果500余項,簽約落地項目25個;聯合飛機落戶金牛投資建廠,打造航空級的傾轉旋翼無人機,未來將讓“空中汽車”飛進尋常百姓家……金牛區聚焦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同時發力,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平臺,提升企業成果吸納轉化力,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不斷構建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的生態體系。在人才方面,目前金牛區擁有全職院士10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680余人、省部級高層次人才1600余人。
成華區不斷激活區域科創資源、打通成果轉化通道,推動都市工業“1+2+N”和現代服務業“2+3”產業體系集群成鏈,做強“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賽道。在龍潭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的成都機器人創新中心,已投用智能制造設備300余臺套,聚集了安川、發那科、西門子、埃斯頓、卡諾普等工業機器人鏈主企業。截至去年底,全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94家、瞪羚企業8家,“專精特新”企業達67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個、市級產學研聯合實驗室8家,聚集人才總量超40萬。(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方耀 陳泳 袁弘 李柯雨 粟新林 盧佳麗 杜文婷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