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持續推廣丘區玉米機械化播種 “農機+農藝”帶動單產大面積提升
4月9日下午,達州市宣漢縣峰城鎮龍泉村,村民楊國清拿起鋤頭,出現在一片平整好的土地里。同一時間,在另一片地里,一場丘陵山地玉米機械化播種現場觀摩會正在進行。
四川玉米播種面積2800萬畝左右,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丘陵山區。近年來,在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玉米機械化播種持續推廣,優勢更加凸顯。更多的“楊國清”丟掉鋤頭,用上農機。
全省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約47%
正是玉米播種季節,楊國清和其他5名村民受雇于當地種糧大戶蘇中華。當天,6人的主要工作是開溝、覆壟。一天下來,能夠完成2畝至3畝的開溝面積。
觀摩會上,來自四川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的農機專家劉波,向大家介紹團隊研究的幾款玉米旋耕施肥播種機。其中,效率最高的一款,一小時可完成17畝至19畝的旋耕、施肥、播種任務。在峰城鎮,蘇中華承包了480畝土地,今年絕大部分將完成宜機化改造,使用機械種植玉米。蘇中華算了一筆賬,人工播種一畝地成本在600元至700元之間,機械播種費用在150元左右。播種一畝地,可省下約500元成本。
近年來,在農業科研專家和農技推廣部門的協作下,各種機械正在四川丘陵山區玉米種植區域快速推廣開來。劉波說,針對小散戶的碎片化土地和種糧大戶比較集中的規模化土地,團隊設計了不同的播種機械。例如觀摩會上展示的一款履帶自走式電動大豆玉米播種機,十分受小散種植戶的歡迎。“這款機器具有充電方便、續航時間長、輕便好操作等優勢,充電3小時,可連續工作8小時,一小時能播種3畝至5畝。”劉波說,小型機械和大型機械市場售價控制在1萬元至2.6萬元, 是小散種植戶和種植大戶比較能接受的價位。
目前,四川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約47%,相較全國90%的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但一些積極的變化正在發生。去年,種了40畝玉米的楊國清也購買了兩臺微耕機,70多歲的老伴也學會了操作。“一個人用一臺機器,一天就能耕2畝,輕松多了。”
實現農藝和農機相結合
機械化播種,還能大面積提升玉米單產水平。
作為一名玉米栽培專家,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永紅已在峰城鎮開展30年高產攻關工作,見證了這里的玉米最高畝產從1000公斤,一路不斷提升。
把高產攻關成果轉化到大面積生產上來,是劉永紅和團隊這兩年的工作重點。“大面積生產離不開機械。提高玉米大面積單產的關鍵就在于,把我們研究出來的高產技術和機械化結合起來,實現農藝和農機相結合。”
最大限度提高玉米種植密度,是當前世界玉米增加產量的主要途徑。“機械化種植的優勢在于,大面積生產時能穩定有效保證播種密度,提高播種質量。”四川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喬善寶說。
蘇中華已看到成果。去年,他通過全程機械化種出的玉米最高畝產達1290.8公斤,平均畝產也超過800公斤,遠遠超過峰城鎮624公斤的平均畝產水平。
今年,劉永紅和團隊的目標是,加大力度推廣單產提升成果,帶動宣漢全縣玉米單產增加3公斤至5公斤。(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闞瑩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