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蠶桑:綠色產業托起共富夢
在攀枝花市鹽邊縣境內,國勝河、永興河、惠民河3條河流在漁門鎮交匯,當地人親切地稱為“三源河”。大山深處的清澈之水,通過三源河源源不斷匯入雅礱江,與二灘高峽平湖的壯美奇觀、錯落有致的鄉鎮村莊相呼應,形成獨特而豐富的地理、人文、物產環境,繪就成一幅青山、綠水、人家彼此交融的自然生態畫卷。
春夏之際,庫區邊沿和三源河兩岸,微風拂過,10多萬畝茂密的桑樹綠浪翻騰,空氣中彌漫著桑椹的香甜,連道路都被豐盈滲出的桑椹果汁染成黑色、變得粘濕。
在這片土地上,鹽邊農人用時40余年,與土地深情對話,將蠶桑這個看似平凡無奇的“小作物”,耕耘成增收致富、產業鏈齊全、發展可持續、綜合產值約28億元的“大產業”。
成片的桑園。王東供圖
鹽邊蠶桑的成功發展,寫下了新時代鹽邊農人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注腳,托起了當地數萬家庭的致富夢想。近年來,鹽邊縣也以桑椹、絲綢等產品為媒介,對外傳遞出現代農業產業、優質農特產品的好品牌、好滋味。
40年 綠水青山孕育瑰寶
蜿蜒曲折的省道216線穿越鹽邊北部,以漁門鎮為中心,鹽邊蠶桑的種植區域遍布漁門、惠民、永興、國勝、紅寶等9個鄉鎮,在綠水青山間勾勒出一片綠海。鹽邊蠶桑種植分布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三源河流域和二半山區,截至2023年底,全縣種植面積13.1萬畝。不論走進北部哪個鄉鎮,都會被綠色、繁茂的桑樹所淹沒。
其實,鹽邊蠶桑產業和發展歷程并非一帆風順。據鹽邊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上世紀70年代末,鹽邊北部地區就開始種蠶桑,但過去,這里同其他地方一樣,是傳統的蠶桑種植,種桑樹主要是為了采桑葉養蠶。
2000年前后,北部地區二半山區核桃、花椒、枇杷等農作物興起,經濟效益相比種桑養蠶更高,一部分種植戶漸漸失去了種植蠶桑的信心。蠶桑下游的絲綢廠也受各種因素影響,生產經營乏力。彼時,鹽邊蠶桑因為經濟效益低,優勢不突出,整個北部片區的桑樹面臨被全部砍掉的危險。
在“砍掉”與“保留”的爭論聲音中,時任鹽邊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當機立斷,作出了正確選擇。鹽邊北部地區因氣候、環境非常適宜蠶桑種植,再加上蠶桑屬于綠色農業產業,不使用化肥和農藥,能對當地的土壤和水形成保護,其生態價值意義更為厚重。
緊接著發生了一場關于蠶桑產業的“革命”。鹽邊縣委、縣政府一邊拿出專項資金補貼養蠶農戶,一邊積極對外取經。先后通過對接農業高校,引進技術、招聘人才、改良品種、發展果桑等一系列舉措,既為廣大桑農“兜底”,又為蠶桑產業注入了新鮮血液。
時間來到2016年,此時鹽邊蠶桑產業已初具規模,發展水平也日趨成熟,全縣蠶桑種植面積擴大至10萬余畝,種植戶已近2萬戶。因桑果產量陡增、桑蠶養殖擴量,與其相關鮮果零售、冷鏈物流、桑果加工,以及蠶繭收購、蠶絲加工等均迎來了新的發展勢頭,鹽邊蠶桑產業終于迎來歷史性轉機。
這一年,中國蠶學會授予鹽邊“中國果桑之鄉”榮譽稱號,鹽邊果桑取得綠色食品認證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鹽邊桑椹從此名聲大噪,因有充足的陽光、肥沃的土地,加之產量高、果粒大、營養豐富,又富含氨基酸、維生素、β-胡蘿卜素及花青素等,深受市場和消費者喜愛。
四喜農業桑椹精深加工廠。鹽邊縣委宣傳部供圖
致富夢 產業托起農人希望
漁門鎮雙龍村,是鹽邊作為中國果桑之鄉地理標識的核心區,全村種植桑樹1萬余畝,年產新鮮桑椹1.5萬余噸、干桑椹約0.4萬噸、優質蠶繭約500噸。桑園里,59歲的村民劉元友正忙著采摘新鮮桑椹果。與其說摘,不如說是搖,只見他雙手握住桑樹樹干,一陣用力搖晃,成熟的果子接連從樹上掉下來,落入提前布好的接網中。“桑樹是我們鹽邊人的寶貝,是真正的‘搖錢樹’。”劉元友說。
“40年前,村里發桑樹苗,說以后這是我們的‘搖錢樹’,現在‘兌現’了。”劉元友回憶,那時他還是小伙子,看著只有小指頭大小的桑樹半信半疑,如今,從樹上搖下來的桑果,不論是鮮果還是干果,都有人收,真成了“搖錢樹”。去年,他家8畝桑園,鮮果、干果、蠶繭的總收入加起來有10萬元。
在鹽邊,人們都說桑樹的全身都是寶。對于當地黨委和政府來講,與蠶桑有關的所有產業,也都是寶貝,主要原因有三:
產品是寶,農民收入有保障。桑葉可以用來養蠶,可以做茶,養蠶賣繭加工成絲綢;桑果可以賣鮮果和干果,后期加工做成桑椹汁、桑椹酒、桑椹膏;桑椹干果、桑樹根等在中醫里可以入藥。
產量大,經濟價值高。全縣桑園面積13.1萬畝,其中,果葉兼用桑面積9萬畝,桑椹產量11.8萬噸、蠶繭2258噸、生絲150噸、蠶絲被4000條,蠶桑業產值約7億元。
產業鏈全,發展可持續。如今,鹽邊蠶桑產業技術成熟、產業鏈全,從果農種植、養蠶的一產,到果汁、果酒生產加工的二產,再到桑葚采摘體驗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三產,已初步實現三次產業全覆蓋,三次產業全產業鏈綜合產值約28億元。
如今,在鹽邊從事鹽邊蠶桑產業的種植戶、養蠶戶、銷售商、經紀人、創業者、企業工人等累計已超過7萬人。
2019年,位于鹽邊縣惠民鎮的鹽邊蠶桑現代農業園區被命名為市級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2023年,成功申報創建省級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該園區結合全省蠶桑產業發展和標準化基地建設項目,建設3萬余畝高標準桑園,建成3個標準化果葉兼用桑示范園,新建標準化蠶房5500平方米、共育室280平方米。
近年來,鹽邊縣先后成立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動蠶桑產業發展;編制《鹽邊縣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出臺《關于扶持蠶桑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組織群眾,發展產業,做強品牌,對接市場”工作思路;加強執法,嚴厲打擊各類侵害和擾亂蠶桑產業和市場的違法行為,為全縣蠶桑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走出去 “穿越時空”傳遞滋味
鹽邊蠶桑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展現出“母體”和“搖籃”般的培育能力,近年來先后催生和推動了一大批優質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在當地興起和發展。
攀枝花寶桑園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是鹽邊本土培育、自主生長起來的一家桑椹加工企業。企業2018年注冊,通過與廣東寶桑園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成為其最大的桑椹汁原漿供應商。企業加工生產的桑椹汁遠銷北京、上海、廣東、廣西等地。
攀枝花四喜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投資1.1億元,建設當地最大桑椹精深產業園,引進國內領先桑椹精深加工原汁線和原漿線,年產能達15000噸,在生產季節,日處理新鮮桑椹超過100噸,讓種植戶更有底氣。
中絲天成(攀枝花)絲綢有限公司,因原材料采用鹽邊的優質蠶繭,成為“解舒率”70%以上,繅絲單絲長達1200米以上的行業頭部企業,企業生產加工業的蠶絲和蠶絲被暢銷國內國外,深受下游產業和消費者歡迎。
中絲天成(攀枝花)絲綢有限公司繅絲車間。鹽邊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統計,截至目前,鹽邊縣蠶桑現代農業園區新型經營主體有532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5家,國家級示范專合社1家、省級示范專業合作社9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7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25家、縣級示范家庭農場121家。
企業和集體健康發展,不僅聯農帶農成效明顯,它們也以鹽邊桑椹果,桑椹深加工產品如桑椹汁、桑椹酒、桑椹宴,以及絲綢、蠶絲被等產品為媒介,將“滋味鹽邊”推出鹽邊、推出攀枝花、推出四川、推到全國乃至世界。
2023年以來,鹽邊縣進一步加強對桑枝、桑葉的開發利用,引進浙江巴貝集團組建成立鹽邊縣金桑葉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桑葉綜合開發利用;實施中絲天成桑枝食用菌項目,拓展桑枝有效利用等。
持續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創新開發推廣桑汁椒麻魚、桑根燉雞、桑椹糯米飯等“椹時美宴”桑系列特色菜品,在豐富“鹽邊菜系”的同時,有效推動桑資源向食品、飲品等領域聚集。
此外,鹽邊縣還連續多年舉辦桑椹采摘系列活動,形成了融合“桑椹林地采摘+農耕文化+旅游度假+研學旅行”為一體的旅游文化線路。截至目前,該線路累計接待游客超1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上億元。(徐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