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黨建引領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工作共同體”系列報道(七十三)
彝家茶香飄滿山 生態且拖等您來
“孫水河中水,靈關古道茶。”嶄新的瀝青路串聯起一個個農家小院,高高山坡上,綿延茶園里,滿目綠意中,彝家婦女背著竹制的采茶簍分布其間,雙手如“彈琴”般采下顆顆嫩芽。勾勒出一幅村凈、景美、人和的鄉村幸福美景。
5月11日上午,涼山州喜德縣且拖村舉辦了首屆茶園采摘活動,活動現場人聲鼎沸、亮點紛呈,趣味的采茶體驗、特色的民俗表演、滿山飄香的茶樹,無不令游客意猶未盡、流連忘返,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活動現場。喜德縣委組織部供圖
因地制宜謀產業,堅持高標準建設茶產業園區
且拖村位于喜德縣東部,“且拖”在彝語中是“臺地”“高地”的意思,距離縣城7公里,老成昆線、孫水河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村總人口746戶2723人,幅員面積23.33平方公里,地勢整體南高北低,高山谷地結合,海拔1850至240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1°C,年降雨量約1000毫米,溫和濕潤、冬暖夏涼,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為茶產業園區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自托底性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喜德縣搶抓機遇,依托資源稟賦,在各級幫扶力量支持下,在且拖鄉且拖村試點打造“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示范新村”,以“建園區、興產業、穩增收、促振興”為工作核心,結合且拖村實際,精心編制發展規劃,引進茶業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以復墾撂荒地為主規模化種植茶樹1240畝,讓“茶園經濟”成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助農增收的有效途徑,為如期擺脫欠發達縣域地位、奠定鄉村振興產業基礎打下了堅實基礎。
采茶體驗。喜德縣委組織部供圖
靶向發力促發展,有力拓寬群眾致富增收渠道
茶葉鋪就致富路,茶韻飄香促振興。一片小小的茶葉,把荒山變為茶山,把青山變為“金山”,生動演繹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征程中,縣委政府和東西部協作等幫扶單位把且拖村作為鄉村振興示范村,分兩期投入進行了重點打造。其中,一期投入資金2300萬元,重點打造人居環境、生態治理、微田園建設、民族團結、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和產業發展等,目前已全面完工,并建成投運1240畝的茶葉產業園區和1個茶葉加工廠。
通過盤活利用老村支部活動室,完成了茶業加工廠項目建設并投入使用,一方面解決了以往茶業加工問題,另一方面增長了村集體經濟收益。2023年以來,300余畝茶田每畝產值6000元左右,帶動當地茶農增收10余萬元;依托茶葉園區就近就業223人,實現每戶至少有1人就業,2023年人均純收入達13375元。
茶香飄滿山、村居舊貌換新顏。喜德縣委組織部供圖
“在當地縣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們成立了喜德縣瑪果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自公司成立以來,始終以綠色、生態、有機為發展方向,建成高標準茶園1000余畝,目前主要生產紅茶、白茶等;通過與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西昌學院農學院等高校建立科技服務聯絡機制,全力發展智慧農業。”茶園負責人唐小強介紹。
感恩奮進譜新篇,彝家兒女邁向幸福新生活
茶香飄滿山、村居舊貌換新顏。近年來,且拖村立足“幸福喜德、生態且拖”發展定位,依托各級幫扶資源,著力打造田園稻香、半山茶香、處處果香的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示范村,先后榮獲“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州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等榮譽稱號。積極爭取幫扶資金1350萬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先后引導村民種植茶樹1240畝,引進企業投資建設露天有機蔬菜園300畝,指導當地各族群眾開辦農家樂2家,流轉村民閑置住房改建成3家特色民宿。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3.29萬元。
采茶體驗。喜德縣委組織部供圖
“且拖村將按照“幸福喜德、生態且拖”發展定位,發揚“感恩奮進、且拖不拖”的精神,整合資源力量,切實增強內生造血功能,確保幫扶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以“兩帶兩園三區”為牽引,依托且拖村生態產業人文等優勢,著力建設鄉村振興示范村,重點打造“一心一帶一谷一村一園一環”(綜合服務中心、孫水河生態修復帶、梨花溪谷、彝漢民族團結村、有機茶生態種植園、鄉村振興產業示范環),為喜德現代化建設高質量發展貢獻源源不竭的‘且拖力量’?!睕錾街菝裾诌x派喜德縣且拖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懷表示。(布約金浩、阿丁木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