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變“糧庫” 樂山有“糧”方
近日,樂山市“金口河區烏天麻和黃柏產業建設項目”和“夾江縣石斛產業建設項目”入選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森林糧庫”建設項目名單。9個項目,樂山入選2個,占比達22%。如此高的占比樂山憑啥?樂山的森林里,到底藏著哪些“寶藏”?一起去林間探秘一下吧!
建設“糧庫”底氣何在?
森林糧庫,主要包括森林中產出的干鮮果類、木本油料、道地藥材等食物。在樂山,森林糧庫建設早已有了基礎。
在距離夾江縣域工業區最遠、人口密度最小、森林覆蓋率最高(70.8%)的華頭鎮,23000畝石斛種植基地蔚為大觀。這里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空氣濕度大于80%,水質常年保持在II類以上。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這里的石斛品質很高。
華頭鎮的疊鞘石斛種植歷史可追溯至隋唐,到清朝嘉慶年初,開始廣泛推行人工石斛種植。2013年,該地石斛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18年,入選國家石斛林木種質資源庫。如今,石斛產業在華頭鎮14個村(社區)均有分布,全鎮9000余戶中,70%的群眾參與種植。
除了石斛,樂山還有烏天麻、青梅等特色林產品。剖析樂山建設“天府森林糧庫”的底氣,這些優勢一一展現開來。
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從自然資源環境看,樂山市境內地貌多樣,以山地和丘陵為主,七山二丘一平,三江匯流,風光秀美,物種豐富,有大熊貓、藏酋猴等珍稀野生動物210種,珙桐、楨楠、紅豆杉等珍稀樹種37種,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差異化發展森林糧食提供了有利條件。
從林地基礎看,全市森林面積達到1167.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1.09%、居四川省第4位,人工蓄積量居四川省第1位,全市林下經濟規模達到66.26萬畝,全市經濟林規模達到213萬畝、產量33.7萬噸,龐大且可有效利用的林地也為“糧庫”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向森林要糧“糧庫”怎么建?
去年12月,全省建設“天府森林糧庫”工作會議就已繪好藍圖: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市場導向、因地制宜,科技賦能、特色取勝,通過育主體、擴規模、塑品牌、提質效,構建林糧生產、經營和服務體系,高質量建設“天府森林糧庫”。
深耕細作,久久為功,樂山“不打無準備的仗”。以華頭石斛產業基地為例,早在2021年,就引進了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楊洪斌專家團隊,成立樂山市楊洪斌專家工作站,并成為全國首個石斛產業方面的專家工作站,旨在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對夾江石斛全產業鏈進行指導,以堅實的人才和科技基礎賦能“糧庫”的高質量建設。
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路徑,也是樂山高質量建設“天府森林糧庫”的秘訣之一。夾江縣石斛產業基地核心區轅門村,2020年就已建成轅門村仙草谷國家級2A景區。基地以“發展石斛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成功舉辦3屆石斛花節推廣活動,大力開發休閑旅游、科研教育、生態康養等項目,年接待游客量達50000余人次,轅門村也在2021年成功創建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接下來,樂山市將以強化基地建設,以國家儲備林、“天府森林糧庫”等重點項目為抓手,大力推廣混交造林、復合經營模式,加快推進林糧基地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培育;進一步加強示范引領,優化森林糧庫產品布局,打造集森林食品種植培育、生產加工、產品研發、物流購銷為一體的現代化林糧產業園區,推廣“訂單生產”“互聯網+”“直采直供”多種模式,孵化金口河烏天麻、夾江石斛、峨眉龍須筍、沐川百味筍、峨邊夢筍、馬邊青梅等優勢特色林產品開展“三品一標”注冊認證和公用品牌、區域品牌創建,打造“天府森林糧庫”的“嘉州樣板”。(楊爵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