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10城行”系列訪談
攀枝花市委書記張正紅:錨定四川南向開放門戶定位 積極探索推進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
為扎實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聚焦實施四川省委“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發展改革委指導,人民網四川頻道開展了“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10城行”主題調研采訪活動,并從今(21)日起,陸續發布成都、自貢、攀枝花、瀘州、綿陽、南充、宜賓、廣安、達州、甘孜10市(州)的領導專訪和新聞縱深。在此基礎上,同步推出四川國企、交通、住建、金融、能源、衛健領域主要負責人專訪。敬請關注!
人民網攀枝花6月21日電 (李平、趙祖樂、彭茜)近日,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指導的“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10城行”調研采訪活動走進攀枝花市。
攀枝花市委書記張正紅接受了人民網專訪,分享攀枝花打造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全國重要清潔能源基地及攀枝花轉型發展的情況。
攀枝花主城區。王東供圖
人民網記者:2022年底,四川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攀枝花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的意見》;今年1月,攀枝花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攀枝花市委關于深入實施城鄉融合發展戰略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的意見》,請您談談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的有關情況。
張正紅:省委、省政府《意見》出臺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國家有關部委和省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依托堅實的工業化基礎、良好的城鎮化基礎、獨特的農業農村基礎,積極探索推進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米易稻菜輪作產業園。王禹豪供圖
一是共富組織和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構建起系統完備的政策架構體系、組織領導體系、工作落實體系和共同富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的頂層設計基本成型。
二是共富物質基礎持續筑牢。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推動全市經濟保持穩中向好態勢。2023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03.8億元,增長6.5%,規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實現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雙超”,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穩定在65%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穩居全省第二,分別增長3.9%、6.9%,全市各縣(區)人均GDP最高與最低的倍差縮小至1.8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縮小至2.08。
三是共富路徑經驗加快突破。在全國率先以1萬元為階梯進行家庭收入摸底,人均年收入1萬元以下家庭實現動態消除,家庭年收入10萬—50萬元(按3口之家計算)的群體占比達47%、提高1.2個百分點。創新開展鄉村、城區、城鄉融合三類共富單元打造,建成“零碳村莊”“幸福鄰里”“共富農場”等20余個共富基本單元和場景,初步形成“工會進村”“村集體+紅色資源”等特色實踐經驗。
四是共富建設力量廣泛匯聚。全國人大常委會、中央財辦、國家統計局等先后來攀調研指導,國家發改委3次來攀開展專題調研并建立季度交流機制,持續跟進督導工作進度。今年2月,支持攀枝花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第1次工作例會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省委、省政府向中央專題匯報支持攀枝花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有關情況,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協監督建立省級統籌支持機制,40多家省級部門(單位)通過出臺專項政策、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等方式予以支持。今年4月,四川省推進攀枝花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專項小組第一次會議在成都召開。今年5月召開的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充分肯定了攀枝花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成效并提出了新的要求,讓攀枝花干部群眾深受鼓舞、倍增信心、倍添動力。
今年,是攀枝花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出成效出經驗的突破之年,也是攀枝花市委確定的“大抓落實年”。我們將以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為戰略牽引,聚焦縮小“三大差距”,統籌推進“四化同步”,大力實施區域協同共富、強村富民、“消底提低擴中”等“六大行動”,努力實現高水平共建共治共享,分批次總結提煉經驗做法,適時推廣實施。
人民網記者:攀枝花擁有豐富的清潔能源資源,在“雙碳”背景下,攀枝花如何更好地發揮這一優勢,建設全國重要清潔能源基地?
張正紅:攀枝花是我國“西電東輸”重要基地和省委、省政府定位的全國重要清潔能源基地,同時也是我國新能源示范創建城市和全省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優勢獨特、基礎很好。近年來,我市把清潔能源產業確定為全力打造的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從2025年、2030年、2035年3個時間節點明確了具體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市清潔能源電力裝機容量達800萬千瓦,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32%左右,綠色低碳產業實現營業收入800億元,氫能產業產值達50億元。到2030年,全市清潔能源電力裝機容量達1670萬千瓦,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40%左右,綠色低碳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300億元,氫能產業產值達300億元。到2035年,全市清潔能源電力裝機容量保持1670萬千瓦,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升到48%以上,綠色低碳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000億元,氫能產業產值達500億元。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從3個方面著手:
一是統籌推進“水風光氫儲”五位一體、多能互補、協調發展。依托金沙江、雅礱江1100億立方米的年過境徑流量,以及年日照2700小時、尚有940萬千瓦風電和光伏資源待開發、工業副產氫豐富、電解水制氫潛力巨大的優勢,加快推進“提水灌攀”三位一體、仁和70萬千瓦光伏、銀江水電站等重大清潔能源項目建設,繼續規劃實施一批環境友好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項目,合理布局儲能產業,全面推進多能互補、協調發展。
攀枝花制氫設備。王東供圖
二是大力推動氫能制儲輸用和裝備制造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我市已建成全國首個管道輸氫母子加氫站和西南地區首條工業副產氫提純生產線,投運了一批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和氫能重卡,實現了“攀枝花氫”跨市(州)槽車運輸,初步打通了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今后,將進一步發展壯大氫制備產業,探索發展氫儲存產業,深入發展氫運輸產業,統籌發展氫能應用產業,積極推進制氫儲氫運氫裝備及零部件、氫燃料電池及整車制造等氫能相關裝備制造業發展,不斷延伸壯大氫能產業鏈。
三是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支撐產業和應用產業。發揮釩、鈦、石墨等原材料供給保障優勢,大力發展鋰/鈉儲能、釩液流電池儲能產業,依托全國在建規模最大的釩電池儲能電站示范項目、竣工投產的釩融科技2000立方米/年釩電解液生產線項目和當升蜀道30萬噸/年磷酸(錳)鐵鋰首期項目等,大規模生產磷酸鐵鋰、鈦酸鋰、碳酸鋰、石墨負極、燃料電池鈦雙極板、釩電解液等儲能材料,建實“中國釩電之都”,有力保障清潔能源資源留得住、運得出、用得好。
人民網記者:攀枝花市和涼山州共同組成攀西經濟區,是全省經濟版圖中的重要一塊,作為兩朵“資源之花”之一,請您談談攀枝花轉型發展的情況。
張正紅:2013年底,攀枝花被全域納入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10余年來,我市錨定產業升級、城市轉型的目標,大力發展釩鈦產業和康養旅游度假產業,推動攀枝花實現了由“鋼鐵之城”到“暖暖花城”的美麗蝶變。
攀鋼百米含釩鋼軌生產現場。王東供圖
一方面,我們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攀枝花鐵、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率分別由64%、37%、22%提升至75%、50%、35%。我市以全國0.7%的鋼鐵產量,帶動了全國80%以上的國產鈦原料和全球27%的釩制品生產,成為全球第一的釩制品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鈦原料基地及全國唯一的全流程鈦工業基地。2023年,全市釩鈦產業產值(521億元)首次超過鋼鐵產業產值(432億元),“中國釩鈦之都”由“資源之名”成為“產業之實”。
另一方面,我們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科學統籌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在經濟效益持續提升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得到穩步改善。2023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7.3%、居全省第3;水環境綜合排名居全省第1、全國第16。我市依托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候資源優勢和藍天白云、青山碧水的自然環境優勢,大力發展康養旅游度假產業,在全國首倡“康養”理念、率先制發康養產業項目認定標準,積極打造“暖暖花城 慢漫生活”城市品牌,先后入選首批國家醫養結合試點城市、中國城市宜居競爭力排行榜50強、中國氣候宜居城市、中國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20強市等,連續3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形成了“北有秦皇島,南有攀枝花”的康養產業發展格局。
當前,我們正聚力建設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和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今年,全國釩鈦磁鐵礦儲量規模最大、共伴生元素最多、資源潛在價值最高的紅格南礦啟動開發,標志著“千億投資、萬億產值”的世界級釩鈦產業集群建設已拉開帷幕,將極大促進我市釩鈦產業發展壯大,助力全省打造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戰略基地。此外,今年下半年,第七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將在攀枝花舉辦,我市康養旅游度假產業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
可以預見,攀枝花前途光明、未來可期,誠邀大家來攀枝花成家立業、投資興業,與我們共享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的政策紅利和“暖暖花城·慢漫生活”的舒適愜意。
人民網記者:省委、省政府對攀枝花發展的新定位新要求中提到“一門戶”,即四川南向開放門戶,對此,您怎么看?
張正紅:建設四川南向開放門戶,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高水平開放大局,基于我市獨特的地理區位、現實需求、政策基礎、發展前景所作出的目標定位,也是攀枝花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理應承擔的重大使命。
從地理區位看,攀枝花位于川西南滇西北交界處、四川省最南端,北距成都630公里,南距昆明280公里,是涼山、昭通、楚雄、大理、麗江的幾何中心,與5市(州)直線距離均在200公里左右,是四川通往南亞、東南亞沿邊沿海口岸的最近點,南向開放和樞紐優勢突出。
2022年12月29日,中老班列(攀枝花)從攀枝花火車站首發。李淼供圖
從現實需求看,中老鐵路連接的東盟,已經成為四川省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老鐵路打通了東南亞經昆明到攀枝花到成都到歐洲的鐵路通道。未來,中緬鐵路貫通后,我國通過皎漂港進出口貨物可以繞過馬六甲海峽,縮短運距2000多公里,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2023年,新成昆鐵路全年累計發送旅客突破2000萬人次,單日最高發送量達10.4萬人次;中老班列(攀枝花)開行列數、貨物運量均居全省第2,實現月月開行、雙向開行,途徑攀枝花的人流、貨流充足,我市具備建設南向開放門戶的現實需求和客源貨源條件。
從政策基礎看,2018年12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就相繼發文把我市確定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去年我市又被確定為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和西部礦產品(鋼鐵釩鈦)骨干流通走廊“廊主”城市,為我市打造四川南向開放門戶提供了多重疊加的政策機遇。
從發展前景看,我市正在大力推進保安營機場改擴建、宜攀高速公路、攀鹽高速公路、攀枝花國際鐵路物流港等項目建設,大麗攀鐵路已納入國家《“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正努力爭取將昭攀鐵路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隨著這些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相繼建成投運,我市對外交通條件正在發生歷史性改觀,開放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下一步,我們將錨定四川南向開放門戶定位,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立足中老、面向東盟、鏈動歐亞,進一步打通對外大通道,提升中老班列通道能級和運營質效,建設更高水平的四川南向開放門戶,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不斷提升開放發展水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