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四川縣(區)委書記訪談
四川省大竹縣委書記李文章:聚力點燃創新引擎 重塑大縣榮光、建設美好竹鄉
人民網達州6月27日電 (記者朱虹)近日,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指導的“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10城行”調研采訪活動走進達州市。
在此期間,大竹縣委書記李文章接受了人民網專訪,分享大竹縣發展新興產業,加快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等城市規劃建設、“擦亮‘川字號’土特產品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如何實現“向新而行 向高而攀”的考量和實踐。
打造一批國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人民網記者:感謝您接受人民網專訪。在最近召開的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加快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大竹縣作為產業大縣,請您談談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李文章:作為全省首批工業強縣示范縣,近年來大竹的產業在轉型中逐漸“蝶變”。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堅持“抓產業緊盯工業不放,抓工業緊盯制造業不放”,聚焦“制造業突破性崛起”關鍵大事,大力實施先進制造業提質倍增計劃,同步推進三產融合增效,推動大竹在新一輪產業競爭的賽道上換道超車、強勢突圍。
鳥瞰達州市大竹縣城。大竹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是推動產業集群再上新臺階。推進制造業企業“貢嘎培優”“珠峰攀登”行動,加大政策、要素、環境配套保障,同步實施“百億企業、千億產業”培育計劃,培育壯大天寶錦湖、川環科技、東柳醪糟、鶴鳴宏華等頭部企業,打造龍頭型企業引領、上下游企業集聚的全產業鏈條,力爭3年內“2+3+N”產業集群產值突破500億元。
航拍大竹經開區。大竹縣委宣傳部供圖
二是推動發展平臺躍升高能級。堅持把園區作為制造業突破性崛起的“策源地”,構建以大竹經開區為核心,石河、廟壩、月華、柏林、川渝合作示范園等產業園區協同發展的“一區五園”格局;建設一批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技術轉移轉化及科技成果資源共享。
三是推動智改數轉釋放新動能。搭建大竹“智改數轉”服務中心,推行智改數轉診斷“保姆”服務,強化華為大竹云計算數據中心儲存交互和算力支撐,建立縣域企業緊密型高效能生產協同機制,3年內基本建成智慧工業園區,90%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實現乘“云”而上、借“數”發展。
四是推動標志產品突圍新賽道。全面承接“雙城圈”重慶極核優質要素溢出,打造“零部件加工”到“一體化整裝”的地方性產品;充分發揮苧麻、竹林等再生資源富集優勢,搶占“以竹代塑、以竹代木、以竹代鋼”新賽道,形成“竹麻”拳頭產品,打造一批國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川環科技公司生產車間。大竹縣委宣傳部供圖
統籌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兩個重點”
著力夯實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創新產業“三個支撐”
人民網記者: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對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整體謀劃,強調要以創新為主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請您談談在創新方面,大竹縣有什么成效和下一步有什么舉措。
李文章:近年來,大竹縣統籌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兩個重點”,著力夯實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創新產業“三個支撐”,有效打通科技經濟結合、科技金融結合等“三個通道”,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至62%,打造工程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創新創業平臺34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95家,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80.9億元。不創新無新路。下一步,大竹縣將聚力點燃創新引擎,加快匯聚澎湃動能,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積極融入成渝科創走廊,支持和引導企業建立科創平臺,培育一批國省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平臺;充分發揮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天使孵化器作用,做大做強與四川大學共建的特色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發展壯大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平臺,推動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
二是構建科研創新生態。依托數字經濟產業園、院士專家工作站、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構建縣域創新生態系統,助力重點企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加大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推動創新資源、人才、政策、服務向企業集聚,培育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讓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新型工業化的“最大增量”。
三是建好創新人才寶地。堅持科技創新與人才隊伍建設同步發力,完善以創新能力、科研質量、學術貢獻、項目績效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聚力構建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推動職業院校圍繞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設置一批學科專業,培育壯大高素質的產業工人和大竹工匠隊伍。
大竹北城新區一角。大竹縣委宣傳部供圖
充分發揮縣城的關鍵支撐作用和縣域統籌功能
完善城市路網,暢通城市“經脈”
人民網記者:四川省委、達州市委都對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并明確“支持符合條件的縣城按照中等城市規劃建設”。近年來,大竹縣城建設成效明顯,符合建設中等城市的條件,請您給我們談談大竹如何推進中等城市規劃建設?
李文章:大竹作為達州市唯一一個城市建成區面積突破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30萬人的縣城,具備建設中等城市的空間格局、基礎支撐、人商流量,這也是大竹發展的底氣和活力所在。市委明確提出“按照中等城市規劃建設大竹縣城”,為大竹繪好了“大寫意”,大竹就要畫好“工筆畫”,我們將對標省委、市委要求,充分發揮縣城的關鍵支撐作用和縣域統籌功能,完善城市路網,暢通城市“經脈”,在3年內完成“中等城市骨架全面建成”關鍵大事,建設重慶都市圈北向衛星城。
大竹縣紅花灣交通樞紐。大竹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是首抓空間布局。無縫對接達州主城“南拓”,加快建成32公里環城大道,全線拉通竹鳳大道、北城干道兩條貫穿東西、南北的城市主軸,加快建成翠屏大道、錦繡大道、高鐵站路網組團等干線道路,構建“一環兩軸多干線”的60平方公里城市主骨架。
二是優抓城市建管。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全面推進城市更新和功能補短,全域開展“城鄉融合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推動北城新區、高鐵新區、東柳產城融合區組團式發展,加快建設“內外兼修”的美好竹城。
三是重抓產城融合。優化以大竹經開區為核心的“一區五園”產業空間布局,分類建設金利美“夜經濟”、幸?;透琛百徫镄汀薄⒈背切聟^“娛樂性”、巴國古城“文創類”四大商圈,加快中農儲·川東智慧國際農博城、川渝(大竹)貨運物流基地等項目建設,打造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范區。
大竹縣苧麻豐收場景。林仁榮攝
鮮明“農業出彩”思路
擦亮“竹字號”土特產品牌
人民網記者:大竹縣既是工業大縣,也是農業大縣,特別是提出了“農業出彩”思路,請您談談大竹縣如何貫徹落實省委“擦亮‘川字號’土特產品牌”決策部署,讓“農”字底色轉化成出彩亮色,更好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呢?
李文章:談到大竹農業,我先用三個6來為大家簡要介紹。第一個6,糧食產量位居全省第6;第二個6,在達州市農業“國”字招牌“四鄉三都兩基地兩縣”中占據6席,素有中國苧麻之鄉、中國香椿第一縣、中國醪糟之都、中國糯米之鄉美譽,并被納入國家優質糧油基地、全國優質生豬生產基地;第三個6,我們做好“土特產”文章,打造了“稻麻茶竹椿蝦”6張名片,大竹田里有稻蝦、坡上有椿麻、山中有竹茶。總體而言,大竹傳統農業基礎扎實,正處于農業大縣走向農業強縣的關鍵時刻,我們將鮮明“農業出彩”思路,擦亮“竹字號”土特產品牌。
一是讓“土”有根。其一,采取“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量質并重建好“天府良田”,守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其二,在不與糧爭地的前提下,抓好“土特產”種植基地培育,讓田邊路邊、荒山荒坡成為一道道亮麗的產業線,確保特色產業基地保持在100萬畝左右。其三,縱深開展種業振興行動,拓展國家級水稻制種大縣建設成果,擦亮農業“芯片”,讓更多的大竹好種子破土而出。
東漢醪糟公司生產車間。大竹縣委宣傳部供圖
二是讓“特”有品。當前,我們的重點是要推動“土特產”形成突破性、示范性、標志性的品牌效應。糯稻方面,傳播好“中國醪糟發源地”聲音,推動糧油現代農業園區、稻漁園區聯合創建國家級園區;苧麻方面,高質量承辦中國(達州)世界苧麻產業發展大會,推動苧麻園區爭創省三星級園區;白茶方面,堅持“穩面積、提品質、壯品牌”的思路,制定大竹白茶等級標準,做靚“大竹白茶”區域公用品牌;竹方面,加快竹材料科技產業園建設,創建省級現代竹產業基地;香椿方面,完成“大竹香椿”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使用,掌握香椿行業話語權;小龍蝦方面,建立四川稻蝦產業研究院,推廣“平田”養殖模式。
三是讓“產”有鏈。堅持一手抓種植基地培育,一手抓龍頭企業壯大,推動農民種植端、企業加工端、市場產品端同步發力,加快延長做強生產經營鏈、精深加工鏈、品牌價值鏈,走好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力爭新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實現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產值突破100億元,既讓大竹農業金字招牌熠熠生輝、全國知名,又讓群眾增收致富、生活甜美。
護城河新貌。大竹縣委宣傳部供圖
向新而行、向高而攀
為重塑大縣榮光、建設美好竹鄉而努力奮斗
人民網記者:此次我們的采訪主題是“向新而行、五區同興”,我們了解到,大竹縣也提出了“向新而行、向高而攀”,請您為我們談談在這方面的整體打算。
李文章:今年3月,大竹召開了縣第十四屆黨代會第四次會議,確立了“向新而行、向高而攀,為重塑大縣榮光、建設美好竹鄉而努力奮斗”主題,“新”就是要聚焦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向新而行、行而求變;“高”就是要把牢高質量發展“硬道理”、錨定市委賦予大竹南翼跨越的“硬任務”,向高而攀、攀高致遠。
我們將以重塑大縣榮光、建設美好竹鄉為總目標,堅持“工業強縣、農業出彩、三產聚能、民生提質”思路,實施“主城引領、兩區聯動、城鄉融合、全域振興”戰略,集中力量抓好“生命之水”高質量配置、制造業突破性崛起、立體綜合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中等城市骨架全面建成、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成功“五件關鍵大事”,向新而行、向高而攀,加快構筑新優勢、奮力鑄就新輝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竹。具體而言,就是要重塑“全國爭先進、全省當標桿、全市扛旗幟”的大縣榮光,建設“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美好竹鄉,力爭到2026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沖刺700億元;用3—5年,沖刺全國百強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