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單返利類詐騙發案量最大、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上升……
小心這十大高發電信網絡詐騙
6月25日,公安部公布十大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類型。據統計,2023年,電信網絡詐騙受害者的平均年齡為37歲,18歲至40歲的占比62.1%,41歲至65歲的占比33.1%,刷單返利、虛假網絡投資理財、虛假購物服務、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虛假征信等10種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發案占比近88.4%,其中刷單返利類詐騙是發案量最大和造成損失最多的詐騙類型,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的個案損失金額最大,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發案量明顯上升,已位居第三位。
刷單返利類詐騙
刷單返利類詐騙仍是變種最多、變化最快的一種詐騙類型,主要以招募兼職刷單、網絡色情誘導刷單等復合型詐騙居多。詐騙分子在騙取受害人信任后,以“充值越多、返利越多”誘騙受害人做任務,再以“連單”“卡單”等借口誘騙受害人不斷轉賬。此類詐騙發案量和造成的損失數均居首位,受騙人群多為在校學生、低收入群體及無業人員。男子小曹就被誘騙向指定賬戶累計轉賬42萬元。
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
詐騙分子發布投資理財信息,吸引人入群聊后拉入內部“投資”群聊,以“內幕消息”“回報豐厚”等,誘導其在特定虛假網站等小額投資獲利后加大投入,再編造理由拒絕提現。還有以網戀誘導受害人虛假投資。女子張某就被“網戀男友”誘騙“投資”,多次向指定賬戶轉賬100余萬元,并按客服要求繳納40余萬“罰金”。
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
詐騙分子發布低價打折、海外代購、0元購等虛假廣告,以及提供代寫論文、私家偵探、跟蹤定位等廣告;以“私下交易可節約手續費”等要求受害人私下轉賬;再以繳納關稅、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誘騙其繼續匯款。
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受害人購物信息后,冒充電商平臺或物流快遞客服,謊稱商品出現質量問題、快遞丟失需理賠等,誘導其提供銀行卡和手機驗證碼等。女子張某按“物流客服”要求下載聊天APP和銀行APP操作“理賠”,卻被誘騙轉賬。
虛假貸款類詐騙
詐騙分子發布“低息貸款”“快速到賬”等信息,后冒充銀行、金融公司工作人員,謊稱可“無抵押”“免征信”“快速放貸”等,引誘受害人下載虛假貸款APP或登錄虛假網站,再收取“手續費”“保證金”等。男子王某點擊“低息貸款”短信中的鏈接下載APP貸款,不料“貸款凍結”,被騙6萬元“解凍費”。
虛假征信類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銀行、金融機構客服,謊稱受害人之前開通過一些平臺的百萬保障、金條、白條等服務,或申請校園貸、助學貸等賬號未及時注銷,或信用卡等存在不良記錄;后以消除不良征信記錄、驗證流水等為由,誘騙其貸款轉到指定賬戶。男子鄭某經“客服”誘導進行“清空貸款”操作,被騙14萬余元。
冒充領導熟人類詐騙
詐騙分子利用受害人領導、熟人的照片、姓名包裝社交賬號,添加受害人為好友或將其拉入微信聊天群后,謊稱已將某款項轉至受害人賬戶,并發送偽造的轉賬成功截圖,催促其代為向他人轉賬。女子方某在微博上收到“姐姐”發的消息,幫其墊付名牌包錢款,結果被騙。
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關類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工作人員來電等,以受害人涉嫌洗錢、非法出入境、快遞藏毒、護照有問題等,威脅其到賓館等封閉空間配合調查。女子杜某接到自稱某刑偵支隊的視頻電話,假民警以其“涉嫌洗錢”,讓她轉移銀行卡內資金,并通過銀行貸款15萬元后一并轉賬至“安全賬戶”。
網絡婚戀、交友類詐騙
詐騙分子用照片和虛假身份騙取信任,與受害人建立戀愛關系后,以遭遇變故急需用錢、項目資金周轉困難等為由索錢。男子武某與“大學畢業生”小楊網戀8年,被對方以母親突發疾病搶救無效死亡等借口不斷索財,至今年4月累計被騙160余萬元。
網絡游戲產品虛假交易類詐騙
詐騙分子發布買賣網游賬號、道具、點卡的廣告,以及免費、低價獲取游戲道具、抽獎活動等信息,以“低價”等誘導受害人私下交易,或誘騙其“抽獎”,再以操作失誤、等級不夠等理由,讓其付“解凍費”“會員費”。 (北京晚報記者 林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