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10城行”系列訪談
宜賓市委常委、宜賓三江新區(臨港經開區)黨工委書記何永宏:錨定“一藍一綠”產業新賽道 為四川省級新區探新路、作示范
人民網宜賓7月8日電 (記者郭瑩)近日,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指導的“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10城行”調研采訪活動走進宜賓市。
在此期間,宜賓市委常委、宜賓三江新區(臨港經開區)黨工委書記何永宏接受了人民網專訪,分享宜賓三江新區為全省省級新區探新路、作示范,錨定數字經濟新藍海、綠色新能源為核心的“一藍一綠”產業新賽道不動搖,立足宜賓“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定位,科技創新體集群建設初具規模,全力確保改革試點有形有質、見到實效的考量和實踐。
為全省省級新區探索新路、作出示范,輻射帶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跨越發展
人民網記者:感謝您接受人民網專訪。宜賓三江新區是四川省首個省級新區,肩負省委“探索區域協同發展、城市轉型發展、產教城融合發展及開放型經濟發展”任務。請您談談宜賓三江新區的發展情況。
何永宏:宜賓三江新區是2020年2月18日經省政府批復設立的全省首個省級新區。新區從設立之初便被省委省政府賦予了“為全省省級新區探索新路、作出示范”職責使命,明確了“長江上游綠色發展示范區、創新型現代產業集聚區、國家產教融合建設示范區、四川南向開放合作先行區”的“四區”定位,先后獲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電子信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第四批國家示范物流園以及全國“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等殊榮。
新區鳥瞰。宜賓三江新區供圖
三江新區設立以來,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治理,不斷提升經濟承載力、創新資源集聚力、改革集成力、人口吸納力”,助推宜賓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跨越發展。GDP連續跨越4個百億臺階,2023年實現530億元,年均增速達20.3%;規上工業總產值從490億元增至1556億元;產業工人從4萬人增至12萬人;常住人口從27萬人增至42萬人,建成區面積從43平方公里增至5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從77.3%提升到82.8%,城鄉收入比由2.03縮小到1.89。三江新區核心區臨港經開區在全國230家國家級經開區綜評中排名從第35位上升至第22位,居西部第一。
東部產業園四川時代工廠。宜賓三江新區供圖
錨定數字經濟新藍海、綠色新能源為核心的“一藍一綠”產業新賽道不動搖
人民網記者:近年來,宜賓三江新區以新型工業化為導向,布局“一藍一綠”新賽道,扎實推進制造業“雙百”工程。請您介紹一下宜賓三江新區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的考量和實踐。
何永宏:宜賓三江新區錨定數字經濟新藍海、綠色新能源為核心的“一藍一綠”產業新賽道不動搖,動力電池產業實現從無到有跨越式發展,先后引進寧德時代、中材鋰膜等動力電池及配套企業93家,累計實現產值1672億元,其中2023年實現860億元,鋰電池出貨量超96GWh、增長34%,占全國出貨量15%、全省出貨量91%,四川時代獲認定全球“燈塔工廠”,助推宜賓創建成為“中國動力電池之都”。新能源汽車產業2023年實現產值48億元,凱翼汽車產銷5.2萬輛、出口2.8萬輛。智能終端產業持續騰籠換鳥,已集聚培育極米、朵唯等智能終端企業87家,產值由183.4億元增至552億元,2023年產銷手機已突破7640萬部、占全省同期產量52.5%。數字經濟加速成勢,簽約大華股份、紫光、中軟國際等數字經濟項目26個,數字經濟實現年度營收16.12億元。
宜賓市極米光電有限公司。宜賓三江新區供圖
接下來,三江新區將始終堅持工業當先、制造為重,加快推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產業發展塑造新優勢。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動力電池產業集群,積極引進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技術領先項目,推進各類創新要素集聚,提升產業創新研發能力和綠色制造水平,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群。搶抓未來產業賽道,加快引進培育新型儲能、數字能源、通用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區;積極招引機械加工、無人機電機等產業鏈企業,探索建設低空經濟示范區;實施人工智能1號創新工程,加快培育和形成人工智能新質生產力;以龍頭企業為牽引、科技創新體集群為載體,加快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千億智慧新能源產業集群。持續推動“智改數轉”,支持骨干企業爭創“燈塔工廠”“數字領航”企業,建設一批功能完備的智慧園區,推進數字化應用場景項目建設,運營交通碳大腦、車路協同等信息平臺,促進智能制造向要素集約化、能源低碳化發展。
大學城。宜賓三江新區供圖
立足宜賓“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定位,科技創新體集群建設初具規模
人民網記者:宜賓三江新區是全國首批、西南地區唯一的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核心示范區,請您分享一下宜賓三江新區堅持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助推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的路徑和舉措。
何永宏:近年來,宜賓三江新區立足宜賓“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定位,堅持產學研統籌、企校社聯通,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科技創新體集群建設初具規模。健全科技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增長近2倍、達231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4家。培育集聚創新研發平臺,省級以上研發平臺從11個增至45個,相繼入駐歐陽明高、鄧中翰院士工作站和13家產研院。實施“揭榜掛帥”等專項行動,技術合同成交額由0.9億元增至14.3億元,全社會R&D經費由9.5億元增至21億元。高標準建設大學城、科創城,在宜高校由2所增至12所,在校大學生從2.5萬人增至10萬人,設置主導產業關聯專業85個、每年培養專技人才超過1萬人。
科技創新體集群。宜賓三江新區供圖
接下來,三江新區將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牢固樹立“科技即產業”理念,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構建部門協同、國資賦能的“大科創”工作格局。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培育科技領軍企業,支持重點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推動成果產業化。加快創新平臺建設,聚焦主導產業和未來產業,招引一批新型研發機構、中試熟化平臺、科技企業孵化器,開展“技術研發+中試平臺+孵化載體+應用場景”的“中試+ ”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建設試點,打通科技攻關、中試驗證和成果應用。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建立國有資本導入退出機制,支持國有投資平臺構建“引進團隊—國資引領—項目落地—股權退出—循環發展”的產業運作模式。
凱翼汽車。宜賓三江新區供圖
8大試點任務有序推進、“6+34”兩張清單高效落實,全力確保改革試點有形有質、見到實效
人民網記者:宜賓三江新區是四川省首批集成授權改革試點,在改革創新方面做了諸多有益探索,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何永宏:試點以來,宜賓三江新區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效率組織、高質量推進,8大試點任務有序推進、“6+34”兩張清單高效落實,全力確保改革試點有形有質、見到實效。
探索“四化同步、城鄉融合”新路徑,長江工業園“四化同步、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在推“小切口”改革13項,有序推進“三江田園”改革集成示范、未來城鎮新形態試點和現代化農民新市鎮試點,完成全省首例自然資源集成出讓項目。高標準運營科技創新體集群,三大核心平臺已入駐簽約項目109個,總入駐率達50%以上,相關經驗做法在全省集成授權改革新聞發布會上專題發布。實施開放能級提升工程,西南跨境新零售體驗中心開業運營,凱翼汽車獲批商務部二手車出口資質,建成全省首個5G智慧港口,全省首條“川-渝-滬”外貿集裝箱班輪快線開行至今通航990航次。健全行政審批運行機制,探索實施“綜合窗口改革”,企業開辦實現“一件事、零成本、4小時辦結”,出口退稅辦理從7個工作日縮短至1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辦理實現1小時辦結,項目審批時限平均縮減51%。深化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優化“大部制、扁平化”模式,創新設立3個主導產業局,全員聘用中層以上崗位人員,企業服務中心、中心法務區等“五中心”高效運行。積極探索共有產權住房試點、房票安置,動力電池特色小鎮成為新型城鎮化新典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