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文旅融合發展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近年來,華鎣市祿市鎮黨委深入貫徹落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統籌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探索形成“紅色引領、綠色發展、多元融合”發展模式,取得豐碩發展成果。
紅色引領聚人心
群眾精神“富”起來
“這些泛黃的老照片,不僅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革命先輩們英勇無畏、前赴后繼精神的真實寫照。”7月1日,位于華鎣市祿市鎮涼水井村的三紅黨建中心內,前來參觀的游客劉燦有感而發。
涼水井村系開國中將畢占云將軍故里,上川東地工委祿市特支、華鎣山起義女戰士等曾經在這里戰斗。近年來,祿市鎮黨委以“弘揚紅巖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永葆紅心向黨”為指導,深挖本土紅色資源,先后建成“三點一中心”,即中共華鎣市委黨校開國中將畢占云教學點、祿市特支教學點、華鎣山起義女戰士教學點、三紅黨建中心紅色教育基地,年接待省內外群眾50萬人次。涼水井村成為紅色文化厚重、紅色教學點集聚、紅色教育濃厚的知名紅色旅游目的地。
為把握紅色旅游的發展機遇,村民們通過土地流轉、房屋轉讓等,不僅創辦了獨具特色的民宿,還自主經營起了農家樂、日用品超市。如今的涼水井村,游人絡繹不絕,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
值得一提的是,該鎮巧妙地將紅色文化與現代創意產業相結合,攜手專業文化創意機構,精心研發了包括紅色將軍主題茶杯、創意折扇在內的10多款文創商品,不僅拓寬了紅色文化的表現形式,還賦予了其新的生命力。此外,通過精心打造“花海涼水井”這一紅色旅游品牌,該鎮成功推出了超過20種特色農產品,將紅色記憶植根于地方經濟發展之中,實現了文化傳承與經濟繁榮的雙贏局面。
綠色發展惠民生
群眾腰包“鼓”起來
在涼水井村集體經濟企業——華鎣市花海涼水井飲用水公司的生產車間,全自動生產線的機器正在穩步運轉,工人們在各自的工作區域內進行清洗、灌裝、貼標、包裝等作業。
“從2022年建廠,我就在這里上班,主要負責搬運送貨,現在我每月有4000多元工資。”涼水井村村民鄒世乾滿意地說道。
近年來,涼水井村以黨建為引領,依托本地資源,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產業。2022年,涼水井村利用原廢棄小學,改建成花海涼水井飲用水廠。“從2023年正式運營至今,水廠共銷售桶裝水20余萬桶、瓶裝水30余萬件,為村集體經濟創收160余萬元。”該村黨支部書記李清洪說。
為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該鎮黨委堅持“組織建在產業上,抓好黨建促發展”思路,成立廣安蜜梨產業黨支部,構建“幸福蜜梨”片區大黨委,探索形成“大黨委+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黨員+農戶”發展新模式,高標準建成廣安蜜梨產區4.5萬畝,創建全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培育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專業合作社3家,年產值2億元。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花卉產業,種植花卉苗木5200畝,建設中國梨香花海鄉村田園度假區,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祿市鎮先后榮獲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鎮、四川省鄉村治理示范鎮、四川省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省級樣板鎮等稱號。
多元融合促和諧
群眾笑容“甜”起來
近日,祿市鎮矛盾調解中心工作人員,在該鎮走馬嶺村摸排出一起關于贍養老人的糾紛。
據了解,當事人周某的兒子因公犧牲后,因贍養問題與兒媳王某有矛盾。為妥善化解糾紛,祿市鎮“言和堂”調解工作室牽頭組織華鎣市政協、走馬嶺村干部、雙方當事人、鄉賢調解員,成立調解小組,在該工作室進行了“一站式”調解。
調解小組聚焦雙方爭議的核心,巧妙運用親情的紐帶作為橋梁介入該糾紛。同時,調解員從法律條文出發,深入淺出地闡釋法理,更融入了道德觀念與倫理考量,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在這個過程中,調解員鼓勵雙方當事人采取“設身處地”的思維方式,引導彼此站在對方的角度審視問題。最終雙方當事人終于打開心結,達成調解協議,王某現場支付了周某贍養費。
通過聯動調解,讓矛盾糾紛得以實質性化解,這只是祿市鎮促進多元融合和諧發展的一個縮影。
長期以來,該鎮黨委通過開展“萬旗聯心”工程,組織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織密“鎮黨委+黨支部+黨員先鋒崗+黨員”的網格體系。實行“1+N+N”多元調解機制,成立“言和堂”調解室,解決群眾“微矛盾”,實現“瑣事不出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服務不缺位,工作不斷檔,矛盾不上交”,2023年,信訪案件較上年減少80%。同時,在華鎣市率先建成“安易辦”便民服務平臺,實現142個便民事項一站式辦理,試點推廣“清風華鎣·陽光三務”電視公開平臺,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推動村級“三務”在陽光下運行。
“祿市鎮黨委緊扣全鎮‘112233’總體工作思路,以黨建引領為抓手,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做大做強廣安蜜梨等特色產業,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接下來,我們將以更高標準狠抓工作落實,著力推動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祿市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東閣說道。(華鎣融媒 范青燕 陳林 實習生 余倩 廣安日報記者 劉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