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預防為主+科技賦能” 推動構建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體系
改革背景
近年來,隨著成都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高度聚集,城市功能日趨復雜。這些變化也給成都城市安全運行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亟需通過延伸感知網絡、完善監測預警、增強分析研判、優化輔助決策、構建規范體系等手段提升城市安全綜合治理水平,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國務院安委辦明確成都、合肥、佛山等18個城市,開展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體系建設試點。智慧蓉城建設調度會議明確由成都市應急局牽頭,會同市經信局、市城管委、市住建局等部門,聚焦安全韌性城市建設,加快建設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推動提升城市生命線、生產安全、自然災害、公共安全等領域綜合監測預警智慧化水平。
安全態勢圖。成都市應急管理局供圖
具體舉措
成都市應急局堅持以“智慧蓉城”建設為統領,以國家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試點任務為契機,依托并深度融入智慧蓉城“王”字型架構,大力推進成都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
一、構筑“統建+分建”平臺建設模式。按照“統籌規劃、整合利舊、創新引領、協同聯動、共建共享”總體建設思路,采取“統分結合、示范推廣”的方式開展平臺建設。先期由市安辦牽頭,統一在城市高風險區域、高危行業領域、交叉管理地帶建設感知網絡,打造市級監測預警平臺,形成示范效應。市級行業部門、區(市)縣、權屬單位根據建設成果以及建設指南,進一步推動本行業領域區域感知設施建設,逐步構建起覆蓋全域的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體系。
二、創新“共享+新建”感知網絡搭建機制。按照“投建管營”一體化服務新模式,依托市域物聯感知中心,匯聚已建城市安全監測感知系統數據,并通過采購感知數據服務,在燃氣、供排水、橋梁等高風險領域區域新建部署感知設備2.3萬余臺套,實現二環內638.2公里燃氣管線、420.8公里供排水管線、繞城內23座重點橋梁,以及14萬平方米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的感知網絡覆蓋。平臺共接入全市城市安全類感知設備99萬余臺(套),并匯聚12345、119、120、網絡輿情等公眾感知數據,共享行業部門(單位)30余類33億余條數據,積極構建“技防與人防互補、線上與線下融合”的城市安全感知網。
三、構建“事件協同+跨界共治”聯動處置機制。以“高效處置一件事”為目標,編制印發《成都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處置規則》,明確了燃氣管網泄漏、地下空間甲烷聚集、橋梁結構異常、橋車超載、供水管網泄漏、地下電纜爆燃6大板塊23項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預警事件及處置閾值規則。借力智慧蓉城“王”字型架構,打通預警事件跨界流轉“通道”,依托城運平臺事件樞紐實現預警事件高效流轉,實現多單位協同處置事件閉環處置,推動實現部門聯動跨界防范。
四、探索“先進技術+基礎支撐”創新實踐路徑。在智慧燈桿上部署掛載AI攝像頭、液位計、應急廣播等感知設備,構建“慧看、善聽、能說、勤思”的城市安全微腦。創新在感知設備部署選點時應用風險智能評估等模型,在燃氣領域應用泄漏溯源、地下空間風險耦合分析等模型,在橋梁領域應用有限元建模等技術,在綜合研判分析應用次生衍生災害鏈推演等模型,并通過“智慧蓉城算力基礎+模型訓練學習”的方式,持續提升平臺輔助決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
五、孵化“共建共享+應用推廣”集約應用生態。推動城市安全數據庫、城市安全生命體征、城市安全標準體系等共建共享,推動各級各部門廣泛參與試點建設,持續推進感知數據、應用場景等建設成果的共建共享、推廣應用。搭建具有通用、簡易、基礎業務側規則的人員密集場所場景標準功能框架,以接入感知設備、功能優化適配等低成本方式,快速將場景復制推廣到商業綜合體、老舊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推動應用場景的擴面增效。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標簽化治理12345、網絡輿情等公眾感知數據,快速篩選抓取與市民群眾息息相關的安全問題,及時關注重點區域安全情況,提升城市安全智慧治理效能。
取得成效
一、建強平臺功能支撐,構建監測預警體系。以“感知網”布設、“全景圖”呈現、“功能數據標準3大體系”支撐、以“N”個場景應用的平臺功能體系,打造地下管網、橋梁、人員密集場所、城市交通、危化品全鏈條、自然災害等8大綜合應用場景17個專項子場景,覆蓋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自然災害4大板塊,開展風險評估、溯源等模型應用及大數據耦合分析,通過實戰應用迭代優化系統功能,做優做精“能監測、會預警、快處置”的監測預警體系。
自然災害場景。成都市應急管理局供圖
二、強化風險智慧管控,實現事件高效閉環。平臺實現二環內638.2公里燃氣管線、420.8公里供水管線,以及繞城內23座重點橋梁、14萬平方米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風險智慧管控,并依托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中心開展7×24小時監測值守。截至目前,已發現并處置預警事件226起,為城市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精心打造專項場景,為大運會保駕護航。協調大執委和相關市級部門(單位),接入大運村場館、高風險地下管網、危險化學品企業及車輛、保障方案、應急資源等在內的10萬余條數據,從全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大運村及場館周邊風險防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3個方面,完成“大運會城市側安全保障”智慧場景打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